第22节 不要走进“质量过剩”的误区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强调质量十分重要,但也不要走进“质量过剩”的误区。在“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1)这一短语中,“质量”一词并不具有绝对意义上的“最好”的一般含义。质量是指“最适合于一定顾客的要求”。这些要求是:①产品的实际用途;②产品的售价。
一个有趣的现象:产品并不是完全靠质量取胜,有时候过高品质的质量反而成了一个“缺点”。
中国就有过“质量过剩”的典型例子:
20世纪70年代“的确良”布料服装极为流行,于是有厂家推出一种极为耐穿的“的确卡”布,按理说,这是一种十分经济实用的产品,理应比“的确良”更流行,然而此产品上市一批后,再也没有上市过。为什么?因为一套“的确卡”服装可以穿10年,人们还买第二套干什么?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不再仅仅是用来保暖,更起一种美化作用。你一套衣服穿10年,天天“的确卡”,美化什么?
还有,前两年海南一家厂商生产了一种毛巾,质量很好,样式也不错,就是销路不畅。后来问经销商“你们为什么不愿进我们的货?”经销商一语道破天机:“你们的毛巾两三年都洗不烂,怎么会畅销呢?”
这是创新的一个误区:追求过高的质量。因为如果每个产品都有“金刚不坏之身”,哪里还会有新产品问世呢?假若消费者在产品还没有用坏时就淘汰了它,那也是资源的一种浪费。市场经济既要求某些商品如消耗性日用工业品必须高质量,同时又要求其质量不能太高了。
产品的自身寿命(损耗、消耗到不能用了)与产品的市场寿命(消费者已不感兴趣了)不是一回事。在计划经济时代,一款“解放”牌汽车,可以生产三四十年而不用改型换代,但今天的流行色是季季翻新。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加快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更替,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也在不断地淘汰旧产品。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万岁产品”。既然明明知道某件产品一两年内就会遭到淘汰,何必非要给它过高的质量呢?殊不知,过高的质量必须以过高的人、财、物、时间、管理成本为代价。
国外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家开始研制生产“短命产品”。美国人出门不带雨伞,碰上下雨,便花二三美元买上一把喜欢的素色伞用过即扔。台湾制伞商据此设计了一种竹骨、棉纸伞面的简易伞,只能开合四五次,很受美国人欢迎。而中国内地很结实的伞却卖不动。如今,这种台湾“短命伞”占据了美国进口伞的60%,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美元。
如今,纸制品多了起来。日本有家企业研制了一种外观漂亮、气度不凡,但寿命只有9个月的纸制手表,价格仅3.5美元,一下子便打开了北欧市场,风靡全欧洲。这种手表除了指针是塑料的,其他全为纸质。纸手表除了显示时间,也能表示日月,误差每月才十秒。纸的表面涂有一层乙烯树脂。能够保证它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纸衣服是一次性衣服,穿脏了扔掉即可。纸被子是用15层特殊的薄棉纸缝制的,盖上它不但柔软、舒服,而且相当暖和,价格也便宜。这种纸被子特别受消费者的欢迎,用脏了也不必洗,当作废纸扔了就是。纸制用品是以石油副产品聚丙烯和天然石粉制成,不用木浆,不损大树,而且这些纸能够多次回收,再造同样质量的纸,造纸过程中也无工业污染。
开发“短命产品”已逐渐形成一股消费潮流。经济越发展,市场化程度越高,“短命产品”就越有市场。企业研制、开发“短命产品”,既可以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使产品的目标市场量大面广,又可以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刺激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消费者为什么喜欢短命产品?一是它价格便宜,用后弃之不心疼,二是它常变常新,迎合消费者求新、求奇的心理。
企业开发“短命产品”要掌握“适中”二字:功能适中、质量适中、价格低廉,这样才能需求旺盛。
“质量过剩”,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消费者,都是金钱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