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吉庆事件(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姚吉庆当初在担任华帝集团总经理的时候并没有与老板们签订合同,老板们也从未向其许诺过期权之类可以加强姚吉庆与华帝联系的利益报酬。尽管姚吉庆自己对这另有一番说法:“不订合同也好,如果签三年的合同,我很可能也走急功近利的终南捷径,就想这三年的事了,而不去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 股份制改造后,华帝引入了新的投资伙伴,增加了三个自然人股东。这样,股份公司就由三个公司法人和三个自然人股东组成,其中作为新增投资者的中山市联动投资有限公司成为第二大股东,占27%股份,华帝集团及其九洲燃具公司共持股份68%,为控股股东,5%为自然人股东。也许在这样的股东新格局里,黄启均已获得了他所需要得到的最新支持。 因为姚吉庆的精力有限,华帝上市前的筹划工作一直由黄启均负责。黄启均高中学历,比姚吉庆大两岁,据说是老板中学历最高、较为年轻和有一定抱负的人。很早就有这样的风声——黄启均想当总经理而董事会不同意。于是黄启均揽下了股份制改造的活,为自己能够出任总经理布下了局子。 华帝有了“三分开”的说法,或许可以部分地解释没有让姚吉庆当新的股份公司总经理的原因,但这也未免显得有点牵强,让很多人不是那么同意。人们都在猜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姚吉庆的落马。是怕姚吉庆的威望提高于老板自身不利,还是担心姚吉庆在高功之后要求重赏,而要从自己钱包里掏钱给别人始终是一件不甚愉快的事情? 其实,姚吉庆说得很对,最主要的是这些老板对职业经理人的不放心,资本对知本存在着一种永远也挥之不去的戒心和内心防备,尤其是在中国。 “也许他们觉得自己也能这样做了。因为目前马路都修得差不多了,谁来开车都问题不大。人家请我们,是因为我们有这个能耐把路修好,否则请您来干吗?所以我说关键是心态,心态好就会不断地找自己的空间,老是去埋怨,好像天要塌下来了,没用,歇斯底里都是没有用的。所以企业和经理人之间一定要双赢,这是根本的东西。很多企业还是愿意走这条路的。但其他企业要做的话,前期就要把协议搞好。说这是教训也好。”2002年3月,姚吉庆选择了离开华帝。 一年后,在姚吉庆辞旧迎新的媒体见面会上,“放弃燃具做音响”、以新企业老板之一及企业CEO的双重身份出现在记者们面前的姚吉庆,满面春风,不见丝毫伤感,新闻稿中那句“曾经被资本主宰的姚吉庆现在变为资本的主人”的话浸透着浓浓的快意。这个曾经是“最早,也是最后一面旗帜”的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终于走上了另一条路。而这是否就是那条中国职业经理人梦寐以求的“康庄大道”,还要等待探路者一路前行所留下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