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反馈效应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及时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活动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  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等六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他知道叫他的客人是大名鼎鼎的松下先生?他紧张地问道:“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  松下略带歉疚地说:“牛排很美味,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  主厨与在场的其人都困惑得面面相觑,松下接着说:“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  在这里,松下幸之助所运用,就是即时反馈的技巧。  所谓反馈,原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  下面是心理学家赫洛克做过的一个著名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  赫洛克把被试者分成4个等组,在4个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激励组,每次工作后预以鼓励和表扬;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对存在的第一点问题都要严加批语和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只让其静静地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且每次工作后也不后也不给予任何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成绩最差者为第四组(控制组),激励组和受训组的成绩则明显优于被忽视组,而激励组的成绩不断上升,学习积极性高于受训组,受训组的成绩有一定波动。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学习和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和活动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激励的效果明显优批评,而批语的效果比不闻不问的效果好。  在生活中,有反馈(知道学习后的测验成绩)比没有反馈(不知道测验成绩),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即时反馈(每天知道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测验成绩要一周后才知道)所产生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  这个效应提醒我们,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活动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对于别人的活动必须及时地反馈调节。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指导活动中,要多种多样的手段即时地搜集和评定活动效果,如观察交谈、现场提问、效果评价等,然后及时反馈信息,随时调节活动过程,对存在的问题,也不必马上实施惩罚性的方式,而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疑难,不使问题累积。  在反馈时,要正确运用鼓励和批评。鼓励和批评都是把握的基本方式,不能偏废。鼓励很重要,但不能夸大其词;对错误和问题的批评要及时、慎重,不能讥笑和嘲讽。要使鼓励和批评收到实效,关键是理解和尊重,凭敏锐的感觉和沟通的智慧对症下药。  后来,心理学家布朗通过实验对反馈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反馈主体和方式的不同对学习和工作的促进作用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别人的反馈。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  一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  二是重视别人所作的评价,认真总结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是正确对待自己的进步,成功时不骄傲,仍坚持继续努力;进展不理想时不要丧失信心,决心迎头赶上。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