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人物:李纨(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来历:李纨是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嫁到贾家作了王夫人的大儿媳妇,倒也不算埋没,可惜老公贾珠是个短命鬼,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就死了。可怜李纨不到二十岁就作了寡妇,好在还生了一个遗腹子贾兰,贾府正宗的男丁里也就只有贾兰最让人省心。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不过,说句不中听的话,作寡妇有作寡妇的好处,李纨作了这个分管企业文化,对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高级副总裁,是属于级别高,责任低的轻闲肥差,每天带着几个年轻的姐妹们写诗作画,贾府的媳妇们哪个有她过的这么潇洒自在?况且还有些实际的好处呢。她自己认了一个诗社的社长做,也不出钱,就带着姐妹们找凤姐要钱去了。凤姐可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当下说了一轱辘的话,"亏你是个大嫂子呢!把姑娘们原交给你带着念书学规矩针线的,他们不好,你要劝.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他们各人出了阁,难道还要你赔不成?这会子你怕花钱,调唆他们来闹我,我乐得去吃一个河枯海干,我还通不知道呢!"
话虽然这么说,老太太一高兴要凑分子给凤姐过生日,凤姐却也还是站出来,说李纨孤儿寡母的不容易,她那分子就自己代她出了。看来有时候作一个弱势群体,还真是有不少便宜拿。
不过不要小看了这个企业文化,现在的公司们这么重视企业文化,记者一问到管理问题,十个有八个扯上企业文化,仿佛一个企业要赚钱,也得先学文化。可见闲差有闲差之所以存在的必然性,而能把一个闲差当到风生水起,那才叫水平。所以李纨在贾家集团所做的事情,远不止光教导贾府下一代和规范姐妹们的言行。一定要记着,贾府的所谓菩萨,都不是泥巴塑的,而是在这个势利场中百炼成钢的啊。
李纨才有真本事
我已经大学毕业有些年头了,不知道现在国内大学生出国的热情是不是还象我们上学时候那么高涨,但是据我观察,留学依然还是年轻人普遍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不过奇怪的是,我最近碰到的人,竟然全都是申请不成功的优秀人士。说他们优秀,可是一点都不为过,清一色国内顶尖大学毕业,或者托福GRE成绩巨高,或者根本就有美国大学的本科学历,在跨国公司的工作经验,本人已经移民国外,结果竟然被牛校烂校跟约好了似的据得干脆利落,掷地有声。
这些朋友们被打击的不行,周末阳光明媚,湖畔烧烤的时候都个个唉声叹气,愁眉不展。有的说,"我在网上看到那些喜气洋洋报告申请成功的人,在国内就是很一般的学校,很一般的工作,简直就没一样象样的。这些学校,真不知道是不是失心疯了。"身边一个在校留学生听了就不乐意了,出声说道,"好坏能力并不是你们想的这么简单,学校一般,工作一般,成绩一般,并不代表人家能力就一般。写个好陈述是能力,跟教授攀上关系也是能力,申请不到就是一个硬指标,说明你能力有差距啊。真有能力也就不用在背后眼红说坏话啦。"
这番话,说的那些朋友真是双重打击,越发面无人色了。仔细想想,却也未必不是这个道理。同样的事情我们其实时常遇到,有女明星很多人觉得无演技无身材无相貌,却红到发紫,有同事无能力无人缘,却节节高升,有公司产品人人说贵喊不值,股票却一路飙升。这个世界对能力的判断标准,或许真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就说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哪个不是有沉鱼之貌,咏絮之材,却个个命比纸薄,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其中只有一人除外,就是那守寡课子,终于等到兰桂其芳的李纨。我说她的命运不是悲剧,是因为她死了丈夫守寡,在那个时代是人之常情,虽然不人道,但身处其中,未必觉得不应该,不觉得不应该,就不会觉得太苦。所谓悲剧,大抵都是因为性格弱点引导主人公一步步走向不归路的,方能称为悲剧。随便安排一场车祸或者白血病的,那叫造化弄人,与悲剧无关。黛玉太痴,宝钗太忠,凤姐太精,迎春太愚,探春太狭隘,惜春太冷漠,唯有李纨,中等家世,中人之资,中庸之材,在龙争虎斗的荣国府,从未让人拿到一点错处,从来没有得罪过一个人,这才是真本事,也该人家守得云开见月明。
李纨有一个谁也没学到的本事,就是能把一碗水端到水平,一滴不漏,一点不斜。我最佩服《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的一门功夫,不是花言巧语,不是智计无双,而是她跟候通海那个蠢物较量的时候,头顶一碗酒,手托两碗酒,上身稳然不动,长裙垂地,身子却如在水面飘荡一般,又似足底装了轮子滑行,以细碎脚步前趋后退,竟然一滴都洒不出来。这门功夫,看起来容易,其实一定难的很,反正我是做不到的。
李纨却有这个本事。我细细数过一次,大观园的那个诗社,说的轰轰烈烈,无人不知,其实真正凑齐了人正儿八经一人交了一份卷子评出个优劣的,却不多。第一次起兴要起一个海棠社,李纨就说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管情说了大家合意.我们七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我们三个各分一件事.自己作了社长,日后的品评工作,就交给了自己。
第一社大家作海棠诗,黛玉写了四句"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还是宝姐姐的强一些,硬是力排众议,把黛玉排了第二。
我原以为李纨既然这么说,一定是不喜欢林黛玉伤于纤巧的文风,而中意宝钗的浑然大气。谁知道过了两天大家作菊花诗,林黛玉还是一贯的忧伤,薛宝钗还是往常的淡然,不过这次她评了林黛玉的三首诗一起高中榜首。林黛玉自己都过意不去,就谦虚道,:"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李纨又硬是说道:"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
于是,我又以为李大嫂的口味这几天又变了呢,转过年大家起了一社桃花社,填了一次柳絮词,竟然又是宝钗为柳絮翻案的大作,盖过了林黛玉悲戚缠绵的小令。俗话说的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在一堆差不多水平的诗作中评出一个第一第二来,本来就不容易,但是更不容易的是,竟然一碗水端的这么平,你占一次诗魁,我作一次尊,两大才女打个平手,李大社长竟然谁也没得罪,真是佩服啊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