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上的垄断(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20世纪70年代早期,邦克·亨特认为自己发现了白银市场中的机会,就像弗雷德里克·菲利普斯当年发现可用串珠赚大钱一样。当时,通货膨胀持续攀升,这意味着美元贬值的时候,即便在不考虑需求仍然大于供给的情形下,金银的价格仍有可能上升。
由于当时在美国个人持有金条是违法行为,所以亨特转而寻求白银。作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富豪之一,他大量地购买白银,几乎在单枪匹马的情况下,使白银的价格翻了一番,从1盎司3.27美元上升至6.7美元。与绝大多数的商品交易商不同,他动用转移的手段使白银从市场上消失。这种做法与300年前菲利普斯使用的招数一模一样。
截至1979年,亨特兄弟囤积了大量的白银,估计有2 000万盎司,据认为大致上等于当时流通的白银总量。随着市场上用于交易的白银数量剧减,在整个这一年中,白银的价格都在上涨。一时间,蒂法尼珠宝店为了对所有的银饰商品重新定价,甚至被迫让银饰部停业。
1979年底,卖空基本上在白银市场中消失,而卖空者为了补齐空头净额以便完成合约,被迫高价购买,这样就增大了亨特面临的业已很大的购买压力。1980年1月初,白银价格涨至每盎司50.06美元,同期黄金和白金的价格也同样骤然上涨。亨特兄弟囤积的白银总价格为100亿美元。华尔街上近60年来最大的一起垄断仿佛很快就会发生。
但是,所有未遂垄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这次垄断夭折,同时给亨特兄弟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他们用白银作为抵押举债数千万美元。由于利率高达19%,庞大的利息支出,对于亨特兄弟这样的富豪来说,也会感到害怕。
与100年前的黄金垄断如出一辙,美国财政部可以随时介入粉碎亨特兄弟的垄断意图。政府手中持有大量的银条和未发行流通的银元。
最后,随着银价上涨至十年前的10多倍时,很多由于亏损关闭已久的银矿又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重新开业。同样的,美国居民也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了大量家用银器。已经弃用的银币中所含的银的价值也超出了银币本身的面值,人们看到有利可图,便在市场上出售手中的含银物品。同时,成千上万的美国家庭也发现了这一天赐良机,决定把祖辈留下来的外形丑陋的银制茶具兑换成现钞。没有人知晓有多少吨维多利亚时代的银器被熔炼拿到市场上来流通。
随着市场上白银的供应大幅上升,而亨特兄弟实际上成为当时的惟一买主,银价最终崩溃。亨特兄弟为了保持银的高价位,被迫不停地举债,即使他们有万贯家财也不堪重负。而由于当时向亨特兄弟发放了高达8 000万美元的贷款,相当于此前两个月全国发放贷款总额的10%,向其贷款的主要银行和经纪行业也犹如鼎鱼巢燕。
1980年3月,银价降到每盎司40美元,并且仍在持续下滑。3月27日,当亨特兄弟再次办理抵押贷款无法支付保证金时,垄断宣告崩溃。经纪商们走投无路,开始背叛他们,恐慌笼罩着整个华尔街。白银的股价急剧下跌,在一天之内竟然下跌了50%,到每股10.82美元。“白银的黑色星期四”过后,亨特兄弟10亿美元的财富也付诸东流。
为了防止这种恐慌演变成全国范围内金融系统的大灾难,美国主要银行和美联储联手采取紧急措施。第二天华尔街的股价迅速止跌回升,市场恢复正常。要不是亨特兄弟,事情会变得更糟。由于当时的银价至少还算是保持平稳,所以银行家和经纪人重新调整了他们的贷款,允许他们在10年内还清借款。在20世纪80年代的整个10年中,随着产量激增,白银的需求整体不旺。在这期间,银价缓慢下滑,亨特兄弟的财务状况也每况愈下。他们于1987年被迫提出申请,要求对债权人实施保护。
弗雷德里克·菲利普斯来到华尔街时只是一名木匠,由于推测准确,去世时成为纽约最富有的人。而亨特兄弟来到华尔街时已经是得克萨斯州的第一富豪,由于预测错误而破产。
无论发生什么,华尔街自由市场机制都会一直运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