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rss

必读经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解密

孔子最宠爱的门生子路为何被砍成了肉酱?

时间:2018-03-30 22:45:04来源:作者:点击数:
应天书院,yzqz.cn
  一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
  
  子路家境贫寒,父母体弱多病,所以子路很小的时候就当了家,从事各种农活养活一家子。最苦的日子里家里连口米饭都吃不上,天天就只能吃野菜。看着父母那一双双渴望吃口热饭的殷切眼神,子路一咬牙,翻山越岭数十里山路,去亲戚家背了一袋米回来,在当时邻里间传为佳话。
  
  小时候的子路没少受同村村霸似的孩子欺负,但子路从未屈服过,他知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贫困的家境使他更加好强,从小到大可谓“身经百战”,练就了一身好功夫。而且好勇斗狠,用拳脚捍卫自己的尊严。
  
  长大后的子路俨然一副热血豪迈的古惑仔作风,好呼朋唤友,饮酒作乐。子路认为读书没什么用,只要你够凶狠,让别人都怕你,这才叫厉害。如果没有碰到孔子,子路可能会死在某一次帮派间争夺地盘的街头斗殴中。
  
  初见孔子,子路头戴鸡冠帽,肩披公猪皮,好不威风。孔子一身儒服,彬彬有礼。子路偏就看不惯孔子那一副满嘴之乎者也的儒士模样。结果一言不合,子路把孔子暴打了一顿。是的,你没有看错,在我们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孔圣人,被子路给暴打了…
  
  不过圣人就是圣人,虽然挨了子路一顿拳脚,但孔子不羞不燥,反而和子路谈起了德行,谈起了礼乐。子路看着眼前这个鼻青脸肿,站都站不稳的男人,眼神依然那么坚定。子路虽然比孔子高大得多,却感觉自己在他面前是那么渺小。
  
  孔子第一次问子路喜欢什么,子路说喜欢长剑。经过孔子循循善诱,言传身教,让子路产生了对儒学这门学问的渴望。到了第二次见面,子路丢弃了他的长剑,脱下了鸡冠帽和猪皮披肩,穿着一身儒服,恭敬地拜在孔子门下。不打不相识,这一对相爱相杀的师徒开启了他们对儒学的探索之路。
  
  孔子将子路收入门下后说过一句话:“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就是说自从我有了子路,再也没听到别人骂过我。这句话让岛主一度怀疑孔子收子路为徒的真实目的,不是看这小子能打,忽悠他来当保镖的吧。其实这也侧面反映出子路的变化之大以及对孔子学说的极力推崇。
  
  孔子当然不是敷衍子路,我们知道孔子最看重的学生是颜回,但颜回个人在德行上已经做到很完美了,几乎都不需要孔子再费心,只用例行公事般地夸奖几句。反观子路,却可以说是孔子最为上心的学生。
  
  孔子批评子路的次数是最多的,但这并不是讨厌,而是爱之深责之切。子路性情刚烈,也很坦陈,是少数几位敢直言顶撞孔子的弟子。师徒俩的拌嘴过程也是妙趣横生。
  
  孔子那一句经典的:“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是在批评子路。而子路甚至直言孔子:“子之迂也”,就是说你这个迂腐的老顽固。孔子也气得立马回了一句:“野哉由也”你这个放肆的混小子。
  
  照这个氛围,大多数人是聊不下去的,可这师徒俩都是爽朗豁达之人,反而乐在其中。子路知错就改,孔子有容乃大,两人互相成就对方。
  
  二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政治理念,平日里常怼老师的子路却是最忠实的拥趸,一直陪伴在孔子左右为其保驾护航。子路对孔子关心到了什么地步,就连孔子去见别的女人,子路都要生气。
  
  当然,大家别想歪了,事实上我们的圣人孔子也曾卷入过桃色新闻中,情况是这样的。孔子一行人周游列国途经卫国。卫国夫人南子,是个妖艳美人,史称其美而淫,生活作风有问题,但可以看出是个非常有文化追求的女人,因为她指名道姓要见孔子。
  
  也不知道为什么《史记》里面专门记载了孔子见南子这一段故事,说是两人隔着帷幕相拜,南子“环佩玉声璆然”,就是配饰发出清脆的响声,听起来还有一丝暧昧的气息。
  
  记载到这戛然而止,之后发生了什么事谁也不知道了。其他弟子倒还没什么反应,只有子路相当不高兴,怪孔子不该去见这个女人,坏了自己的名声。孔子一听子路怀疑自己,急了,反应可以说是相当可爱了,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就是说孔子发毒誓说我要是做了不好的事,就让老天厌恶我!子路这事才算完。
  
  子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率性的人,他的个性从来没有变过,一个勇字可以概括他,行怒形于色,直来直去,认准了的事就一定努力去完成,不会屈服。之前走的古惑仔路线,好在有孔子这样一位贤师,给子路灌注了儒学仁义的思想,让他能浪子回头,将他往正确的方向引导。
  
  子路能成为孔门十哲,成为政事科之优异者,步入政坛,造福一方百姓,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君子。孔子的教诲是功不可没的。
  
  三
  
  而子路之死,则将他对仁义礼智信的儒家精神坚守演绎到了极致。
  
  子路晚年在卫国做官,赶上卫国发生内乱,曾经被废的太子蒯聩回国夺位。当时子路正在外地出差,听闻这个消息子路连忙赶回卫国。在路上碰见从卫国出逃之人劝他别回去了,子路却执意要回,食人之禄,哪有遇难就跑的道理,这是不仁不义之徒。
  
  子路回到卫国,义正言辞怒斥蒯聩,蒯聩命属下石乞挥戈击打子路,子路已经63岁,不再是当年那个狂砍一条街的追风少年了。打斗过程中子路的冠缨也就是帽子被击飞了。
  
  如果这个时候子路选择屈服,仍有生机,而子路的所作所为却震惊了所有人。他颤颤巍巍地捡起被击落的冠缨,坚定的眼神一如当年初相见时的孔子。
  
  子路费力地戴着冠缨,正色道“君子死,冠不免。”君子即便死,衣冠也要整齐。就在这一过瞬间,对方也明白子路是永远不会屈服的,在他系好衣冠之后,挥刀将他砍成了肉酱。
  
  夫子,您看到了么,子路没给您丢脸吧,我算得上继承了儒家精神的君子吧。
  
  孔子听闻子路的死讯,嗟然长叹,将家里的肉酱全扔了,再也没有吃过。
应天书院,yzqz.cn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