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朱熹与军营妓女严蕊

  宋代的理学家、文学家朱熹,在今天看来,可以说是封建思想的卫道士,他与天台营(今浙江天台县)妓女严蕊,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故事。
  事情是,严蕊是天台县军营里的妓女,她非但容貌如花似玉,体态风韵袅娜,在当时独冠群芳,而且弹琴、下棋、书法、绘画、音乐和歌舞等方面也都名噪一时,没有人能比得上。除此之外,写诗填词还是她的拿手好戏。再加之她知识渊博,深通古今,善于交际,所以往往千里之外闻名而登门造访者很多。当时一名叫唐与正的人当天台县县令,有一天酒宴之上,他让严蕊以红、白桃花为题,写一首词。严蕊提笔即成,马上写了一首《如梦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唐与正看了,十分高兴,马上让人赏了她二匹缣作为报酬。
  又有一次,是在七夕的晚上,唐与正又在县衙内设宴。唐与正有个好朋友,叫做谢元卿,他早闻严蕊的才名,就提议让严蕊写一首关于酒会的词,以他的“谢”字为韵。谁知酒未一巡,严蕊词就写成了,名就叫《鹊桥仙》: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怕天上,方才隔夜。  
  这首词既写了他们在七夕的欢会,又写了历史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因此流传甚广。以致谢元卿将严蕊接到自己住处,几乎把自己钱财全都送给了严蕊。
  严蕊声名渐大,不料却祸从天降。原来,朱熹受皇帝之命,以使节行部到了浙江天台县,他想找唐与正的过错,就想到了人们传说的唐与正与严蕊交往。他认为县令作为一县之长,与军营妓女交往,是有伤风化之事,一定要严究。于是就派人将严蕊抓来,关在监牢里,毒刑拷打了一个多月,让严蕊招供。谁知严蕊十分坚强,虽然遍体鳞伤,却不说一句连累唐与正的话。朱熹没办法,就将她移到绍兴府,下了大狱。严蕊仍然是拒不招供。这时看管监狱的官吏就向严蕊讲好话,哄骗她说:“你为什么不早点招供呢?招了供,你不过是受顿毒打了事,现在已受过苦了,就招了吧!”严蕊义正词严地说:“我凭什么招供?我身为军营的贱妓,就是与唐与正有私情出格的事,也不会判我死罪,但是是非非,总要弄清楚,我不能凭空污人家唐与正的清白。”态度更加坚决。这样,严蕊又遭到了一顿毒打。消息传开来,闹得人声沸腾,议论纷纷,事情却没弄出个结果。朱熹也很难收场。
  不多久,朱熹被调到别的地方做官去了,而由岳霖接替了朱熹的职务,他也将这个案子接管了过来。一天,他把严蕊带上堂来,一看严蕊形容消瘦,面容憔悴,不禁生出了一种恻隐之心。他知道严蕊不会招供,招了供也定不了什么罪,很是佩服严蕊的刚强,就想将她释放。可是又怎么放呢?于是他心生一计,就对严蕊说:“听说你会写词,那么你就写首词为你表白表白吧。”只见严蕊身立公堂,不假思索,立即吟出一首《卜算子》的词来: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这首词,大意说自己沦落风尘,当了妓女,并不是就心甘情愿的,似乎前世命中注定了的。那么,我现在不管是获得自由,还是得不到自由,都完全依赖你这位官吏,即东君主了。我一定要离开这儿,这种境况怎么能够呆下去呢?要是你果真地把我放了,就不必问我到什么地方去了。这首词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妓女的无奈,也表明自己的清白,更流露了对自由生活的强烈渴望。岳霖听词后,很是感动,就当庭宣判,让严蕊从良嫁人了。
  严蕊的这首《卜算子》表现了她的才华,也表明了古时妓女的不幸遭遇。这首词传到了朱熹那里,朱熹对此怎么也不愿承认,却反过来说,这词是一位姓高的人写的,不是严蕊写的,企图否定严蕊其事以及此词的影响,又进一步暴露他道学家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