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武侯祠

  在杜甫草堂东南约五六里,只见一道红墙之内,殿宇宏伟,古柏森森,这就是著名的武侯祠。据史载,诸葛亮率师北伐,屯兵五丈原(在今陕西周至县境,渭水南岸),因积劳成疾,在军中去世。当时举国悲悼,各地都要求为他立庙,朝廷认为不合礼法,没有答应,于是出现了“百姓巷祭,戎夷野祀”的景象。为此,习隆、向充上表后主,请为诸葛亮在沔阳(故城在今陕西勉县东河水之北)立庙,以慰民望。后主答应了,于景耀六年(263)春立庙。诸葛亮死后七十年,李雄在成都称王,国号大成,开始在少城内为诸葛亮修建祠堂。因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忠武,故其祠堂被称为武侯祠。杜甫到成都,首先游谒的,就是武侯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据说武侯祠前有一棵大柏,合围数十丈,系诸葛亮亲手种植。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的武侯庙,同样是“中有松柏参天长”(《夔州歌十绝句》)。西周末年,召伯虎辅佐周宣王,率军征伐南方的淮夷,建立大功,于是有人在棠梨树下,作了一首诗怀念他:“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诗·召南·甘棠》)说召伯曾在这棵高大茂盛的棠梨树下止宿过,千万不要砍伐它。“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古柏行》)。诸葛亮祠庙中的古柏,同样由于百姓的保护爱惜,三国魏将钟会在率军进攻蜀国,路经沔阳武侯庙时,非但不敢敌视,还亲自进去祭祀,并下令军士不得在诸葛亮坟墓周围放牧砍伐。东晋桓温平定蜀中,将成都少城夷为平地,惟独对武侯祠,不敢有所损坏。钟会、桓温,都是恃才自大、骄横擅权的人物,但在诸葛亮祠庙前面,则不得不表示他们的敬畏之情。
  一部廿四史,上下数千年,其中身居高位、权倾一时的显赫人物,多若牛毛。尽管死时葬礼隆重,碑高墓大,还有一篇详细记载其官位功业的墓表,但曾几何时,这一切都烟消云散,其中绝大多数人,甚至连姓名也不为后人所知。那精心构筑、贮器藏宝的坟墓,只是诲盗之物,使白骨暴露荒野而已。为什么诸葛亮的祠庙,能始终得到人们不同寻常的敬重呢?
  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持蜀国政务。一片丹心,无愧天地,输心竭诚,化人如神;执法严明,赏罚必信,如水至平,如镜至明;长驱祁山,志存匡复,约束军士,不扰百姓。为诸葛亮作传的陈寿,曾这样赞叹:“诸葛亮之为相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都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惟其如此,才能做到吏不容奸,人怀自励,甚至使敌国将领和南方少数民族,也无不赞叹信服。
  虽然诸葛亮身居相位,独揽大权,但为人极其清廉。他曾上表后主,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死时,“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诸葛亮传》)。郦道元作《水经注》,在记沔水时,深为感叹:“诸葛亮之死也,遗令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惟深松茂柏,攒蔚川阜,莫知墓营所在。”诸葛亮生前不谋私利,不蓄私产,死后因此赢得人们真切的思念。直到唐代,蜀中士民,歌思遗烈,祭祀神灵,始终不绝。在中国政治家中,还没有哪个人,能像诸葛亮那样,得到世人如此由衷的崇敬,“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诸葛亮
  杜甫所游谒的武侯祠,原在惠陵(刘备墓)西南。明初,蜀献王朱椿认为丞相祠堂与帝王庙宇并立,于祀制不合,便以“君臣宜一体”为理由,废弃武侯祠,在刘备殿东侧塑诸葛亮像陪祀。明末,武侯祠毁于战火。清康熙十一年(1672),在明代遗址重建武侯祠,以前殿祀刘备,后殿奉诸葛,今天所见的,仍是这个君臣合庙。虽然大门高悬着“汉昭烈庙”的金字匾额,在建造时,又有意抬高前殿的殿基,以示“君尊臣卑”的差别,但人们始终把它称为“武侯祠”,以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在世人的眼中,诸葛亮作为智慧、廉洁、清正的象征,其地位要远在任何帝王之上。
  关于武侯祠前的大柏,还有一个传说。明嘉靖年间,建造乾清宫,派少司马冯清到四川寻找大树。冯清看到武侯祠前的古柏,正中心意,就派了许多人前来砍伐。忽然空中飞来无数乌鸦,鸣噪不止,齐啄砍伐者眼睑,结果只好作罢。从这件事看,乌鸦相貌虽然丑陋,但正义感极强,人们一贯鄙视,实在是以貌取鸟,有失公正。作为史实,这件事有些离奇,但若想了解民意,那么再也没有比这更真实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