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
 
 

内容提要

 




  《钟鼓楼》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并由此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钟鼓楼一带的故事,展示了极其丰富多彩的会场景,陈说着市井的悲欢、几代人的命运,穿越岁月烟尘,再看刘心武笔下的动人世相,犹如翻开了城市记忆的鲜活浮世绘……堪称一部洋溢着浓郁京味的现代《清明上河图》。

  在风俗、观念开始发生巨变的迷人的北京老城,鼓楼在前,红墙灰瓦;不断地迎接着一刻、睛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并作为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见证而永存。《钟鼓楼》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浸润会凸现出来,使人再次忆念起那个充满了渴望的年代。

作者简介

  刘心武,当代著名作家,194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50年后定居北京。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和《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引起轰动。1985年发表的纪实文学《5·19长镜头》涉及“足球文化”,再次轰动,其深远影响延至今。长篇小说《钟鼓楼》获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大奖。进入21世纪以来,除坚持小说创作外,还从事随笔和建筑评价的写作,以及《红楼梦》的研究,2005年在中央电社台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并出版同名书籍,又一次引发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