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登上神圣罗马皇帝的宝座,君士坦丁显然已让世界臣服于他的脚下——此言绝无夸张之处。公元8世纪,出现了一份名为《君士坦丁的捐赠》的文件。这意味着,它问世四百年后才被发现。考虑内中牵连,这不被早发现实在奇怪。它旨在肯定教皇是上帝在人世间的代表。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罗马教会宣称,该文件理应在4世纪即君士坦丁去世的公元337年之前写成,因为它是君
士坦丁向治愈他的麻风病的教皇西尔维斯特致谢的产物。为诚挚表达心中的感激,他将神圣罗马帝国的所有权力转呈给教会。这包括选立和废除君主的权利。
罗马教会刻不容缓地采取行动,于公元751年借选立丕平为法兰西第一国王实施了这种特权。墨洛温国王们就在此时遭到教会第一次废黜,并被臣仆——他们的宫相取代。教会主动支持继任的罗马天主教傀儡君主政体——加洛林王朝。墨洛温家族对此文件不会轻信,似乎毋需多疑。毕竟,君士坦丁与他们同出一血统,对他亲手签送掉他们数世纪天生权力的蠢行,他们只有瞠目结舌。我们还被认为应该相信的是,君士坦丁签文奉献他的皇袍和御仗,但高风亮节的教皇却拒绝接受。
教会恰是借此机会,从正统王族血统手中篡夺了王位。但在公众眼里,权利皆属君士坦丁,他可随意赠送。
自那时起,罗马教会势力飞升,凌空耀眼。每位欧洲君主继位,都是教会代表登堂加冕的结果。君主体制下由政府通过的所有法律,都系于该文件的纲领之下。教会的权力因而是绝对的。
然而,问题在于,《君士坦丁的捐赠》实属假造,教会从未合法地有权力来行使这些权利。从洛伦佐·瓦拉在文艺复兴时代质疑它的真实性开始,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他发现《君士坦丁的捐赠》里引用的《新约》文字,出于当时尚未存在的拉丁文本的《圣经》。这个文本的编撰人杰罗姆的出生时间,比君士坦丁理应签署文件的日期晚约20年。
此外,行文所用的拉丁语为“粗俗拉丁语”,问世晚于8世纪。4世纪使用的拉丁语是经典拉丁语。《捐赠》中提及的礼仪语,在君士坦丁时代也不存在。然而,这一切并未能雄辩有力地遏止《捐赠》这有史以来最大的骗局——它迄今仍在使用之中。
靠此骗局鸣锣开道,教会在中世纪不失时机地维护自己的权威。教皇格里高利九世【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征剿卡塔尔派的主使者)的侄儿。他1227继位,便与腓特烈二世争斗,致死未解(1241年卒)。他创立了罗马天主教迫害异教徒的“宗教法庭”。】于1236年10月23日致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1215-1250年为神圣罗马皇帝,数次被教廷宣逐出教。领导了为时3年的第六次十字军远征,与埃及苏丹达成和约,并接替耶路撒冷国王之位。因好学用才得到但丁的赞誉,还创建了那布勒斯大学。】标题为《奉献备忘录》的信中写道:
……由于罗马教皇统治着全体教士与人类灵魂的帝国,他也应统治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鉴于此点,他同样应理所当然来主宰凡间的事情,因为众所周知,上帝任命他管理世间的有灵之物。君士坦丁皇帝卑躬履誓,将帝国与皇玺和权杖一道,奉交于教皇千秋万代的照顾之下,同时捐赠的还有罗马城……
在不列颠,《捐赠》的推行使英格兰教会的大主教们恣意妄为地立王加冕。当亨利八世因其婚姻规格而与罗马天主教廷分庭抗礼时,他还是保留了大主教加冕立王的权利,因而使这骗局永久地用于其后每位不列颠国王的身上。当然,他本人首先就不该登基。正如我们在第三章有关爱德华四世父母身份的论述中所了解的,都铎家族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去觊觎王位。
倘按逻辑对此事作出裁断,该骗局牵连之深广难以估量:不列颠审议通过、并获大主教们依照《君士坦丁的捐赠》错误加冕之历代君主恩准的全部法律,都是无效的。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