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者序

 

作者:小查尔斯·斯克里布纳

  早已有必要出一部最新版的欧内斯特·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了。这类书迄今仅有1938年出版的一本收了首辑四十九篇短篇小说的选集,里面还一并收了他的剧本《第五纵队》。当时正是海明威写作的多产时期,有若干根据他在古巴和西班牙生活经历写成的小说刊登在杂志上,可是来不及选进“首辑四十九篇”里了。

  1939年,海明威已经在考虑出版一本足以与早期著作《在我们的时代里》、《没有女人的男人》和《赢家一无所得》相片美的短篇小说新选集了。2月7日,他从基韦斯特①的住宅,写信给斯克里布纳出版公司的责任编辑马克斯韦尔·珀金斯,建议出这么一本集子。当时他已完成五篇小说:《检举》、《蝴蝶和坦克》、《决战前夜》、《他们都是不朽的》和本集中首次发表的《有人影的远景》。第六七小说《山梁下》则将于不久刊登在1939年3月的《四海一家》杂志上。

  --

  ①基韦斯特:美国最南端岛屿,在佛罗里达半岛南端以南96公里的海面上。1928年,海明威返美后十年间多数时间在该岛居住。当地故居已对外开放。

  --

  后来,海明威出那本新书的计划并未实现。他曾表示要写三篇“很长的”小说以充实这本集子(两篇写西班牙内战的战事,一篇写古巴渔夫,同一条箭鱼周旋了四天四夜,到头来那条箭鱼却给一群鲨鱼吃掉了)。不过海明威一旦投入长篇小说的写作--未几那部长篇小说命名为《丧钟为谁鸣》出版了--其他写作计划便全都搁开了。我们只能推测他放弃了那两篇战争小说的写作,不过很可能原来要涉及的内容都写进那部长篇小说里了。至于古巴渔夫的故事,他在十三年后才终于回到这个题材上,把它加以发挥,改头换面,写进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早期短篇小说中有不少以密执安州北部为背景,他家在瓦隆湖畔有一所小别墅,他小时候和青年时代在那里度过暑天。他在那里结识的那伙朋友,包括住在附近的印第安人,无疑都写进各篇短篇小说里了,可能有些插曲至少有部分事实根据。海明威力求生动而精确地表达印象深切的重大尖锐时刻,表达那种不妨恰如其分地称为“对事物真谛的顿悟”的经历。身后发表的遗著《度夏的人们》和名为《最后一方清净地》的片断都出自这一时期。

  后期的短篇小说也以美国为背景,讲的是海明威做了丈夫和父亲,甚或病人的感受。人物角色和主题变化就如同作者本人生活那样丰富多彩。题材中的一个特殊来源是他二、三十年代在基韦斯特的生活。他驾驶自己的渔船“栋梁”号在海上的遭遇,加上他的广阔交游,就构成他几篇杰作的灵感。两篇写亨利·摩根的短篇小说《过海记》(载1934年5月号《四海一家》杂志)和《买卖人的归来》(载1936年2月号《老爷》杂志),都从这一时期汲取灵感,最后都一并写进长篇小说《有钱人和没钱人》中了,不过,按照初次发表时那样,分开来读,倒也恰当,而且饶有兴味。

  海明威一定是文学史上最有洞察力的旅行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从整体看来,描述了人间百态。1918年,他应聘作为美国战地服务队的队员,在意大利执行救护任务。这是他首次横渡大西洋,当时只有十八岁。他到达米兰那天,一个军火工厂爆炸。他和小分队中其他志愿人员奉命前去搜集死者残骸。才过了三个月,他双腿受了重伤,住进了米兰美国红十字会医院,随之接受门诊治疗。这些战时经历,包括他遇到的人物,为他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提供不少细节。这些经历还激发他写出五篇短篇小说杰作。

  二十年代,他几度重访意大利,有时作为专业记者,有时纯为游览。他那篇写跟一个朋友开车跑遍墨索里尼时期的意大利的短篇小说《祖国对你说什么?》成功地表达极权主义统治的酷劣气氛。

  在1922年到1924年期间,海明威几度去瑞士为《多伦多星报》搜集资料,他的课题包括经济状况和其他实际问题,但是也有瑞士冬季运动的描述,如双连雪橇、滑雪和险象丛生的雪橇赛。正如在其他领域中一样,海明威在发掘可以成为旅游热点的胜地和游乐项目方面,也走在他同侪前面。同时,他还积累了不少短篇小说的构思,题材有诙谐的,有严肃的,也有专写死亡的。

  1923年,海明威从当时居住的法国到马德里去游览,在美国朋友的陪伴下,首次观看斗牛。从第一头公牛冲进场中那时期,他就深为折服,离场后竟成为终身斗牛迷。对他来说,眼看一个人同一头狂野的公牛相斗,与其说是体育运动,不如说是悲剧。斗牛的技巧和惯例,徒步斗牛士必备的本领和勇气,以及公牛的凶猛暴烈,都令他着了迷。不久他就成为公认的斗牛知识专家,并就此题材写了一部著名的论著:《午后惨死》。有若干短篇小说也以斗牛为题材。

  后来,海明威竟爱上了西班牙的一切--它的文化,它的风景,它的艺术宝藏,以及它的人民。1936年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西班牙内战爆发,那时他是一个坚定的拥护共和国政府派,协同为他们的事业提供援助,以北美报业联盟记者的身份,从马德里报道这场战争。他根据内战期间在西班牙的全部经历,除了写出长篇小说《丧钟为谁鸣》和剧本《第五纵队》之外,还写了七篇短篇小说。

  1933年,他妻子宝莲的有钱叔叔格斯·佩弗提出资助海明威到非洲进行游猎。他完全被这个前景迷住了,还作了没完没了的准备工作,包括邀请一批朋友同行,并为此行选购合适的武器和其他装备。

  这次游猎虽只持续了十星期,但他所见一切事物都在他脑海中留下不可泯灭的印象。也许由于他满腔热情和兴趣的缘故,他恢复了几乎毫不失真地记录事物细节的童稚能力。他第一回遇到著名白种猎人菲利普·珀西瓦尔,顿时对他那份冷静而有时狡黠的行家风范佩服之至。游猎结束后,海明威脑海里充满了对写作具有无比价值的形象、事件和人物研究。此行收获就是写出非虚构小说《非洲的青山》,以及几篇精彩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包括《一个非洲故事》(1986年5月发表的遗著长篇小说《伊甸园》里,又把这故事穿插进另一个故事中),还有《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和《乞力马扎罗的雪》。

  尽管在巴黎的岁月对海明威发展成为作家起了明显的重大作用,然而他的短篇小说中以巴黎为背景的却寥寥无几。他自己也明白那点事实,在《不固定的圣节》的序言里,他不无惆怅地提到他本来也许可以写的题材,有些也许可以写成短篇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充任战地记者,报道诺曼底登陆和巴黎解放的消息。他似乎还召集过一批随德军撤退的军外侦察员。这期间他所写的短篇小说中虚构成份和非虚构成份的比例协调,也许从未确定,包括先前未曾发表的《岔路口感伤记》在内。

  海明威生命将近结束前,还为一个朋友的孩子写了两篇寓言《好狮子》和《忠贞的公牛》,1951年发表于《假日》杂志,本书予以转载。他还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过两篇短篇小说,《得了条明眼狗》和《人情世故》(都刊登于1957年12月20日的那一期上)。

  在全集的后部,我们编集了七篇以前未曾发表的小说作品。其中四篇是完整的短篇小说,另外三篇是尚未出版、尚未完成的长篇小说中的片断。

  总的说来,这部“观景庄”版收有二十一篇短篇小说,都未收在“首辑四十九篇”内。这部全集以海明威在古巴的圣佛朗西斯科·德·保拉的住所命名。他在晚年二十年中,断断续续住在“观景庄”里。“观景庄”在他心目中深为可贵,以此命名的全集汇编了他一生著作中更其可贵的主要部分似乎还恰当吧。

陈良廷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