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作品简介

  本书以主人公阿列克谢·阿尔谢尼耶夫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基本线索,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着重表达“我”对大自然、故乡、亲人、爱情和周围世界的感受。因此,关于这部作品的体裁,评论界一度众说纷纭。作品发表之初,就有人认定这是作家个人的“自传”,但布宁本人却断然否定了这一说法,强调它首先是一部文学作品。后来,确认这是一部小说的意见逐渐占了上风,但称它为“艺术性自传”或回忆录的,仍然大有人在。一些作家评传和文学史著作将这部作品视为长篇小说,崇拜布宁的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却把它称做中篇小说,但又认为它和一般的中篇小说有所不同。帕乌斯托夫斯基写道:“我依旧把《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称为中篇小说,尽管我同样有权把它称为史诗或者是传记。……在这一部叹为奇观的书中,诗歌与散文融为一体,它们有机地、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创立了一种新颖的、绝妙的体裁。”当代的一位俄罗斯评论家则说:这部作品“有点儿像哲理性的长诗,又有点儿像交响乐式的图画”。更值得注意的是,布宁自己在《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称这部作品为“笔记”。

  如果我们不限于概念的界定和辨析,而是进入文本内部,就会发现上述种种说法都似乎不无理由。《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的自传性是十分明显的。作品中含有作家本人的大量传记材料。例如,主人公阿列克谢度过童年的卡缅卡庄园的远景是:“荒漠的田野,那里有一座孤零零的庄园……冬天是一望无际的雪海,夏天则到处是庄稼、野草和鲜花……还有这些田野永远的宁静,它们的神秘的沉默……”这分明就是布宁童年时代生活过的叶列茨县布特尔卡庄园的景象。透过作品中关于阿列克谢的外婆家巴图林诺庄园的描写,则不难见出布宁的外婆家奥泽尔基庄园的轮廓。阿列克谢的幼年和童年岁月,考入贵族中学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寄宿于一个市民之家的情景,中途辍学后重返巴图林诺、不久后即得悉自己的诗作和文章首次发表时的喜悦,他前往奥廖尔市、哈尔科夫和克里米亚的最初几次旅行,他在奥廖尔一家报纸当编辑的经历,他那难以忘怀的浪漫史,等等,无一不映现出布宁本人早年生活的踪迹。阿列克谢周围的一些主要人物,从目睹家道中落而无力回天的父亲亚历山大,曾因参加民粹派活动而被捕的哥哥格奥尔基,到性情古怪的家庭教师巴斯卡科夫,他寄宿其中的那一家之主罗斯托夫采夫,再到他倾心和爱恋的莉卡等,所有这些形象都可以在布宁青少年时代的生活中寻得与之对应的原型。

  然而,《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决不是布宁早年生活的简单复现。作家的生活历程,仅仅是为他撰写这部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曾特别指出:这本书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一样,只有就其反映了作者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内心感受这一点而言,才可以算是“自传性”的;他本人更愿意把这部作品看做是“虚构人物的自传”。如果说,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场景和事件,都可以在作家的过往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影子,那么,作品的内容和作者实际经历之间的差距就更为明显。仿佛正是为了证明这一点,布宁夫人维拉·穆罗姆采娃后来才编写了《布宁的一生》(巴黎,一九五八年版)一书。书中所提供的大量资料显示:《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体现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和艺术虚构的奇妙结合。因此,显然不能把这部作品等同于布宁的自传,而只能认为是一部反映了包括布宁在内的十九世纪晚期俄罗斯部分青年知识者的成长和心路历程的自传体小说;同时,它又是一部充分呈现出布宁早年的生活印象、感受和体验的艺术作品,是作家以小说的形式对已逝年华的一种深情回望。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和其他作家撰写的同类体裁作品的最大区别,在于整部作品不是以记述主人公的经历和事件为主,占据作品主要篇幅的,是主人公的印象与感受。关于这一点,作者其实已通过作品主人公暗示给了读者。小说中写道:早在少年时代,阿列克谢“对事关心灵和生命的诗歌”创作的天赋就已经被父辈确认了。对于“生活”,他的理解也是独特的:“它是一些不连贯的感觉和思考,关于过去的杂乱回忆和对未来的模糊猜测的不停顿的流淌。”当他在痛苦地思考着如何写作时,曾在大街上侦探似的尾随着一个个行人,盯着他们的背影,努力想在他们身上捕获点什么,努力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他确认,自己的写作决不是为了“同专制和暴力进行斗争,保卫被压迫者和贫穷的人们,提供新鲜的典型,描绘社会生活、现代生活及其情绪和潮流的广阔图景”。他还曾这样自问:“为什么我非得要完全彻底地知道某一个人和某一件事,而不写我现在所知道和感觉到的人和事呢?”这一切既是阿列克谢的创作思想形成过程中闪现的火花,也是布宁创作宗旨的表露。整个作品正是将主人公心灵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的;读者所读到的,也主要是主人公的“不连贯的感觉和思考”、“关于过去的杂乱回忆和对未来的模糊猜测的不停顿的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