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奔放的爱情政治交响组曲
——代编辑前言
·管筱明·
十九世纪的法国作家中,在二十世纪仍然保持巨大活力的,以司汤达为最。法国每年的问卷调查,在“最喜欢的古典作家”一栏,司汤达总是名列前茅,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语言风格、审美情趣都大异于昨的今天,她的作品能够保持青春活力,久盛不衰,究其原因,恐怕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他的观念、情趣,与今天的读者没有很大的距离,不致妨碍他们阅读。他的不信宗教的态度,实证主义的立场(对他来说,数学、政治经济学、语言学都是存在的)使他免受当时的意识形态和宗教观念的侵染。他的一句名言“诗的精灵已经死了,怀疑的精灵来到人世”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第二,他包括小说、剧本、自传和有名的《日记》在内的全部作品,充分表现了他的“自我”,充满了至高无上的“我”的痕迹。它们从十八世纪的批评观、个人主义观和功利主义观(如爱尔维修,观念学派,卢梭等人的观点)出发,把小说中“叙述者——我”和“我——人物”联系在一起,探索了“人”的各种心理尺度。他那些关键性的词语(如“作为自己”“驱除幸福”“活力”等)包含了成为自己、自我完善、增强个性、与自己协调、让自己满意才是人的最终目的的意思。他在作品中说:“每个人最实在的东西,不是他自己的生活,还是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就是人真正的自我。”《红与黑》中于连·索雷尔的奋斗经历,不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又是什么?司汤达说:“于连·索雷尔就是我!”而表现自我、探索自我正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第三,司汤达从观念学的先驱那里,演绎发展出一种文学方法,一种美学的制作,它要求事实纪录和主观感觉的忠实性。要求排除激情的空想和对幻想的喜爱,用现实、细节、事实来取代它的表现,认识自我。观念学包括主观论(存在之物,人所感觉之物),也包括一种通过努力和活力来认识自我的意识,一种主题和想象的自律(出自于内心感觉,内部器官最初产生的图像),这样,便形成了他冷静客观地描写人物以及如抽丝剥茧般引出内心独自的写作方法。这种方法给二十世纪的作家提供了借鉴。我们从意识流作家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六十年代法国新小说派作家那里都可见到他的影响。这种方法当然也受到二十世纪读者的欢迎。
然而我以为,司汤达之所以成为当代法国最受欢迎的“古典作家”,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他几部主要小说的两大主题:一是爱情,一是政治,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有多少作家描写它?成功的作品又有多少?政治也许不能说是永恒的主题,但在迄今为止的社会中,始终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现实与历史问题,是人们热衷于讨论的话题,是文学经常表现的主题。古往今来,描写政治的作品又有多个?拆开来看,司汤达的小说无论哪个主题,在汗牛充栋的作品中都称得上佼佼者。然而,他最可贵的地方在于,成功地把两个主题揉合在一起,以爱情为脉络,以政治为根本,描写出一个风云变幻、天地翻覆,政体息剧变动的时期的社会风俗。把他的小说放在一起,称为热情奔放的爱情政治交响组曲也许是可以的。
下面,我们一部一部来看,司汤达是如何谱写这组交响曲的。
《阿尔芒斯》是组曲的第一乐章,亦是组曲的前奏。它描写的是一个阶级的没落,预告的是一次革命的发生。小说的副标题是《一八二七年巴黎一个沙龙的几幕场景》,这就告诉我们,小说写的是一八二七年的事情。这一年复辟王朝的政府通过了一项法案,给大革命时期被没收财产的流亡贵族予以赔偿。因此.本书的主人公奥克塔夫有望继承价值二百万法郎的财产。
然而,尽管他条件优越,十分富有,性格却具有复辟王朝的贵族特征。他体质虚弱,性格阴郁·落落寡合,不能忍受恶浊的环境,只有表妹阿尔芒斯是他的知己,阿尔芒斯性格坚强、举止优雅,在庸俗的环境中能保持纯朴、真挚的感情,但她却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女。既无门弟,又无财产。
然而理解毕竟是爱情的基础。感情一致使两个年轻人坠入了爱河。而财产、地位的悬差又使他们生出一些而膜、误会。尤其是奥克塔夫身体有疾,使两人的恋爱过程变得格外复杂。后来,而人受尽了互相折磨、又度过了自己或者别人制造的重重危机,终于宣布结婚了。只是后一星期,奥克塔夫告诉妻子,自己要去希腊为自由而战斗,在船上,当希腊海岸线遥遥在时,他服毒自杀了。死前给妻子写了一封信,透露了造成他死亡的秘密,原来他是个阳萎病人。
两个恋人的爱情悲剧写得哀婉感人:尤其是奥克塔夫既热爱阿尔芒斯,又怀着难言之隐的心理写得十分到位。两个恋人爱慕、希望、误会、嫉妒,最后“结晶”的过程更是写得峰回路转,波澜起伏。这些都使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正因为此,二十世纪的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德认为,《阿尔芒斯》是一本被不公正地忽视的杰作。
然而,使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震撼力的,是司汤达对没落的贵族阶级的揭露与批判。这是这部小说的政治基调。在司汤达的笔下,这个阶级的成员已经感到了自身的没落,不是醉生梦死,浑浑噩噩过日子,就是提心吊胆,生怕革命再度爆发,惶惶然不可终日,他们都顾不得摆出高贵的气派了,一个个显得那么卑鄙、势利。在赔偿法案通过之前,侯爵到处乞求,给儿子攀亲。到了法案通过的第二天,他有了钱,口气马上一变:“这下可以替儿子挑选妻子,而不用乞求了。”这一卑一亢,表现出何等低下的灵魂。
作为贵族阶级的佼佼者,奥克塔夫是忧伤而痛苦的,一方面,理智和历史观使他产生了负罪感,另一方面,复辟王朝的现实,本阶级其他成员的表现又使他厌恶与失望。他极为遗憾地认识到他“所看重的东西”即旧的秩序即将失去,又极为不安、极为恐惧地等待着“将要发生的西”即新的革命的到来,他感到他属于“将要失败的一方”。他说:
“我们就像是基督教行将征服一切的时刻那些异教的祭司。今天我们仍在迫害别人、因为警察局与财政大权在我们手上。但明天也许受迫害的就是我们。”
在司汤达的创作笔记里。奥克塔失被设计成颓废的贵族阶级的象征。他的阳萎就象征着贵族统治。司汤达像卢梭一样,指责这种统治是颓废的、去势的。结尾奥克塔夫在希腊海岸已经在望时死去的情节尤其具有象征意义,它表明在自由光明的时代到来之前,这个阶级将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小说中像阴形一样罩在贵族心头的革命,在小说发表三年之后就爆发了。三年,多么敏感的政治感觉,多么准确的历史把握!光是这一点,司汤达就堪称不朽。
《红与黑》是支响组曲的第二乐章,是下层社会的战歌。它的旋律是个人奋斗。它的基调是进攻。它讲述的是一个下层青年要改变地位,要获取成功而不惜一切手段,与社会抗争的故事。
一八二八年十月,司汤达在法院公报上读到一起谋杀案的报道:格勒诺布尔神学院的青年学生昂图瓦纳在一个律师家当家庭教师,勾引了学生的母亲,事情败露后,他逃到一个贵族家,还是当家庭教师,又把这家人的女儿诱奸了。一个女仆揭发了他的丑事。他被神学院开除了,绝望之下,他来到律师夫人每天必去的教堂,向她开了两枪然后举枪自杀。不久,司汤达又读到一则消息:一个叫拉法格的巴黎木匠,因为妒忌杀死了自己的情人。
司汤达受这两个案件启发,灵感忽至,在短短几个月里就写出一部长篇的初稿。小说原名《于连》。但司汤达一直不满意,因此书稿在案头搁了许久。到了一八三0年的一天早晨,司汤达忽然自言自语地对表弟说:“就叫《红与黑》吧,怎么样?”书名就这样定了下来。
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名字,司汤达没有明确解释。研究者悉心揣摩,认为主要有三重意思:一是书名高度地概括了小说所描写的历史时代:“红”是法兰西共和国和帝国时期军服的颜,象征着如火如荼的革命年代,“黑”则是教袍的颜色,象征着由教会势力控制的王政复辟;二是书名高度地概括了主人公的雄心和结局的矛盾。“红”表示教堂里洒下的鲜血,“黑”则表示当教士向上爬的途径;三是书名浓缩了主人公的悲剧。“红”象征教堂的煌煌烛焰,预示可以由教会这条道路发达,“黑”则象征了凄修的结局。不管哪种说法,都表明一点,像于连·索雷尔那样有天赋、受过教育的下层青年,在昨天可以通过红军服建功立业,改变人生,在今天只能借助黑教袍向上爬。
于连·索雷尔是一个本匠的儿子,聪明俊秀,读了不少书,渴望改变自己的地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市长德·雷纳请去当孩子们的家庭教师。初到市长家时,他胆怯、自卑,看到美丽的市长夫人他感到震惊,主人家奢华的生活让他羡慕。“这些有钱人多有福气啊!”他带着阶级仇恨在心里喊道。
于连渐渐对市长夫人生出了意思。但这还不是真正的爱。他只是出于一种野心,一种下层人要在这些上层人身上寻求报复的心理,来诱惑她。最初他用自己的才学和品德来吸引她的注意。接着他主动向她进攻。夜晚在花园里,他鼓起勇气悄悄抓住她的手。她把手缩回去,他又再次握住它。“他心里洋溢着幸福感,并不是因为他爱德·雷纳夫人,而是因为他的自尊心终子取得了胜利。”
然而于连·索雷尔这个最初并无爱情的举动却引出了一个最动人的爱情故事,德·雷纳夫人这个单纯善良的女子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把对于连的同情和怜悯发展成为爱情。而大胆进攻的得手,也诱出了于连真正的爱情。两个人尽管内心交织着犯罪感,还是堕入了疯狂的爱河。
但是他们的私情被一个女仆知道了。市长的对手瓦尔诺写的一封匿名信,差点坏了他们的好事。在紧要关头德·雷纳夫人表现了女人的大智大勇,她授意于连伪造了第二封匿名信,终于打消了她丈夫的怀疑。然而他们的关系不能再维持下去了。
于连·索雷尔离开市长家后,进了神学院学习。在当时的法国,教会和贵族一起统治平民。出身寒微的人要想发达,最可靠的途径就是加入教会。如果在四十岁上能混到主教的地位,每年就有十万法郎收入。
一次极好的机会,于连的恩师把他推荐给大臣德·拉莫尔侯爵当秘书。在那里,他出色的才干,谨慎的作风赢得了主人的信任。他的职务和薪金得到提升,还获得了一枚荣誉勋章。但在那里,他也和主人家的女儿发生了关系。
如果说于连爱上德·雷纳夫人,最开始是出于自卑引出的报复心,那么他的第二次爱情却是出自傲骨。玛蒂德是个高傲冷酷的女子,却被年轻教士与众不同的骨气吸引,开始对他生出热情。但是于连对她怀有戒心,生怕被地捉弄,迟迟不敢作出啊应。玛蒂德终于忍耐不住,派人给他送信,表示无条件爱他。
“我这个乡下穷小子,居然有侯门千金来向我表示爱情。”于连看完信这样叫道;对于送上门来的买卖,他出于自尊也要收下来。“有了这封情书,我就和侯爵平起平坐了。”他甚至怜悯起侯爵来。第二天半夜,当他从长梯爬进玛蒂德卧房窗口时,他的不幸也就开始了。
当高傲的侯爵从怀孕的女儿那里得知她和于连的私情时,先是气懵了,但为了爱女的缘故,老于世故的他立即将于连封为贵族,并安排他尽早结婚。只是既得利益集团怎会容许这样一个穷小子得势呢?由德·雷纳夫人的忏悔神父起草的一封信断送了于连的辉煌前程。于是他在星期天赶到教堂,向德·雷纳夫人开了两枪。
于连在法庭上说:“诸位先生,我很荣幸并不属于你们那个阶级。在你们看来,我不过是一个反抗卑贱命运的乡下人而已。”
“我不请求你们宽怒……即使我的罪并不重,我看到有些人也并不肯罢休,不肯因为我年轻而怜惜我。反倒要借我来杀一儆百,来惩罚妄图非分的年轻人,因为我们出生在下等人家……居然要混进有钱人引以为荣的上流社会里去。”
于连可以说是以爱情为武器,向上层社会进攻的拿破仑。他射向德·雷纳夫人的两颗子弹其实是射向整个上层社会的。他在法庭上的这番演说,更是向上层社会挑战的檄文。
对《红与黑》这部作品,一百多年来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是一部深刻的《人间喜剧》;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残酷的丑陋的作品。巴尔扎克把它归为“幻灭派”作品,朱尔·雅南把于连看成一个魔鬼,把整部作品看成可怕的偏见。的确,这部描写一个卑下能干的主人公,描写一种阴暗与血腥的美的作品,在当时是审美情趣上的一种突破、丑陋的美属于新的诗学,于连这朵“恶之花”也为当时的人难以理解。但司汤达的可贵之处,是揭示了这种丑陋的社会根源。在于连的故事发展过程中,一种严密的逻辑性把贵族、富人、教士的无价值(虚荣、谎言、保守、自私)与受过教育,富有才干的下层青年的全面对抗,以及他摧毁性的自信对立起来,对于连来说,唯一的价值是在否定之中,是在暂时的战术性的虚伪之中。于连玩虚伪,为的是戳穿这种虚伪,保护自己免遭伤害。总之,于连的“恶”是社会造成的。就连于连这种人物也是社会造成的。罗什福尔(ROchefort)称“在一个确定的时期,所有年轻人多少都是于连·索雷尔。”
司汤达在一八三0年革命前夕写出这部作品,表现了他惊人的历史洞察力和预感。司汤达在四十多年里经历了三次革命,并目睹了政权的多次更迭。他已经注意到,工业的诞生与发展,是引起社会变革的动力。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旧的秩序己被打乱,新的秩序尚待建立。社会在逼迫于连这些个人为了生存,为了幸福而斗争的同时,也给了他们成功的机会。果然,一八三0年七月,就在《红与黑》付梓的时候,巴黎数十万下层人民走上街头,用浴血奋战来追求于连要用不太光彩的手段达到的目的。
交响组曲的第三乐章是《红与白》。这是一首变奏曲,作品时而巴黎,时而外省,时而内阁,时而民间,用徐缓沉凝的节奏,低重浑响的乐音,把七月王朝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道德风气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
一八三四年,司汤达的女友戈蒂埃夫人交给他一部描写一位中尉的爱情故事。司汤达看了之后,触发了写一部长篇小说,表现七月革命法国与巴黎轶事的念头,于是他费时几年,几断几续,几番推倒重来,写出了这部长篇小说。照司汤达最初的笔记,本应写三卷。但是写完二卷后,他就把手稿搁下了,也不知是在写作过程中改变了计划,还是别的原因,不过从已经完成的两卷来看,故事情节基本完整,算得上一部比较成功的作品。
一八二0年七月二十七日,巴黎市民英勇地筑起街垒,举行暴动,推翻了复辟贵族的统治。但是,革命的果实落到了金融贵族手中。作为暴动主力的共和派,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作为被推翻的封建贵族,则人还在,心不死。《红与白》就是通过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和政治活动,来展现法国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据说“红”象征主人公吕西安·娄凡的共和派身分,“白”则象征保王党,因为法国王室的标志是白色的百合花。
与于连·索雷尔比起来,吕西安·娄凡就幸运多了。他是巴黎最富盛名的高等综合技术学校学生,成绩很好,只是因为共和主义的态度,被学校开除了。这个本质上也想像拿破仑一样轰轰烈烈做番事业的人,选择了军队作为步入社会的起点。他进了骑兵团当少尉,随军来到外省城市南锡驻防。
可惜他生活在一个平庸而腐败的时代。军队生活丈叫他失望了。他的同事都是些粗鲁愚蠢的人,一个个自私贪婪,得了一点蝇头微利就沾沾自喜;而且军营里思想陈腐,密探充斥,到书店买一本书都被人打小报告。长官规定他只能与保守的上流社会交往。星斯天要会做弥撤。
至于地方的风气,情形就更叫人汩丧。政府长官毫无权威,前朝遗老组成网络,暗中控制政局,连信件都要由他们检查,更不要说思想自由了。上流社会几乎是清一色的保王党。他们忠于已经下台的国王,憎恶新政府,尤其仇恨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趣味平庸,思想贫乏,喜欢在“三刻钟里不容争辩地谈论同一件事情。”
在这种环境之中,唯一使吕西安觉得安慰的,是他与德·夏斯特莱夫人的恋情。吕西安两次骑马从这位夫人窗前走过,两次都坠马倒地,这种命运的偶然性扯出了一段最浪漫的情缘。吕西安·娄凡瞥见了窗帘后面偷窥的美女德·夏斯特莱夫人,从此便将她记在心上。而德·夏斯特莱夫人对这个英俊少年也是一见钟情。然而,外省的保守习惯,不同的政治倾向,以及德·夏斯特菜先生留下的巨额遗产,都成了阻挠他们亲近的障碍。他们越爱越不敢吐露真情,越爱越难以接近。两人恋爱的过程,是一种螺旋的发展,在经历了爱慕、希望、误会、怀疑之后,到来的不是“结晶”,而只是和好,然后又开始新一轮误会,怀疑……爱情其实是一种痛苦。情人彼此折磨。等到心伤透了,泪流够了,“结晶”才又大又亮。
然而当地的贵族和耶稣会的教士却容不得他们恋爱。嫉妒心一旦加入了阶级仇恨,便变得格外疯狂。那美人本属于贵族营垒,况且还有令人垂涎的四十万妹妆。于是保王党头子德·普瓦利埃医生制造了一个阴谋,买通德·夏斯特莱太太家的仆人,导演了一场接生的假戏,使吕西安以为心上人与别人有染,生了私生子,绝望之下回了巴黎。
巴黎到底是政治、经济、社交中心。占据第一卷大部分篇幅的爱情故事,到了这里便退居幕后,成了使吕西安在恶浪翻腾的政治漩流中洁身自好的精神寄托,作者着力渲染的,是官场的腐败,选举的黑幕,其表现的广度与力度,在上个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很难见到。因此有人称这本书为“十九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小说”。
第二卷一开始。我们看到的是金融贵族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吕西安的父亲是银行家,他运用金钱的力量,轻而易举地把儿子安排进内务部。当了炙手可热的部长秘书。接下来他又施展手腕,使自己当上了国会议员,并通过宴请、收买筹手段,拉帮结派,形成了在议会可以呼风唤雨的“南方军团”。内阁不如他们的意,他们就攻击内阁,搞得内阁十分狼狈;连国王要通过法案,都要向他说好话,老娄凡公然宣传:“七月事件以来,是银行界带领着国家前进……形势要求大银行家……控制统治权,掌握内阁……”
接下来,我们看到,在腐败的官场,人们是如何贪赃枉法的。内政部长德·韦兹伯爵,利用情报网搜集欧洲的情报,与老娄凡合伙做公债投机。不论哪国政局动荡、金融危机,都是他们赚钱的好机会。陆军部长的公子利用父亲的权势,大做军火投机,赚取国库的银子。地方选举议员,选民为了一点小钱,可以将选票出卖。老娄凡说:“议会不喜欢理智,国王也只喜欢金钱。”在这个金钱就是一切,一切都可出卖的世纪,葛朗台太太为了能让丈夫当上部长,甘愿把自己卖给吕西安当情妇。
再接下来,我们看到政府和民众对立的情景。内政部长派遣吕西安去外省指导竞远,宁愿花费五十万法郎,来阻止共和派人士当选。但是吕西安一路上被人当作政府的暗探,扔污泥,投土块,弄得狼狈不堪。地方的省长不与合作,民众更是坚决反对,终手使部长的阴谋破产。
吕西安满目所及,见到的都是卑鄙、阴谋、算计,因此对巴黎毫无好感。尽管他父亲作出种种安排,想用巴黎第一美人葛朗台太太以及其他美女来圈住他的心,但他始终思念着德·夏斯特莱夫人,他准备放弃锦绣前程,去与心上人会合。父亲的突然去世给他带来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崩溃。但他对这一切毫不惋惜,动身去意大利.在大使馆但任二秘。
司汤达最初的写作笔记表明,第三卷将写吕西安与德·夏斯特来夫人在外省幸福生活情景。在此笔者不禁生出疑问:白色是纯洁的爱情的象征,《红与白》莫非指的是吕西安为了爱情,而放弃权势与金钱的故事?
交响组曲的第四乐章,是《巴马修道院》.它可称为意大利狂想曲。作品在法兰西帝国与欧洲神圣同盟对垒的背景上,用热情豪放的旋律,表现了一个民族对自由独立的追求,一个英雄对正义,对爱情的向往。
一人三二年,可汤达觅得一部意大利文的手稿,手稿记述的是教皇保多三世发迹的历史。
教皇保罗三世原名法尔纳兹,年轻时觊觎一位漂亮女子,犯下杀人大罪,被关进高耸入云的圣安吉洛城堡主塔。他姑妈法诺莎是当时教皇亚历山大的亲信伦佐里红衣主教的情妇,通过红衣主教设法营救,把一根长三百英尺的绳子达到囚犯手中,使他从塔上逃下。姑妈又四处活动,打通关节,不仅使侄儿得以赦免,还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主教。但这位教士不思悔改,又与罗马贵族小姐克莱莉娅勾搭。最后,情妇的逝世使他幡然醒悟,从此专心布道,终于被选为教皇。
司汤达研读了手稿以后,决定把它改写成一部小型小说。然而,他一动起笔来就激情迸发,不可收拾,短短五十二天就写出了这部近四十万字的小说。其质量与速度都让巴尔扎克等人觉得惊讶。
司汤达从手稿借用了四个人物:法诺莎成了《巴马修道院》中的吉娜,后来的桑塞韦利纳公爵夫人,伦佐里红衣主教成了莫斯卡伯爵,法尔纳兹成了吉娜的侄子法布里斯,克菜莉娅则成了孔蒂将军的女儿克莱丽娅。
和司汤达前面的几部小说一样,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一个热情奋发的年轻人。从出生的时间推算,他应该是拿破仑军队罗贝尔中尉与他母亲相爱的产物。由于这夏天乐,他对拿破仑与法国革命天生抱有好感,一八一五年,他听说拿破仑从厄尔巴岛回到法国,便悄悄赶往法国,终于在滑铁卢战场见到这位英雄的身影。但从法国回来,他得知哥哥已经向警察局告发他投敌,而父亲已经取消了他的继承权。在姑姑的安排下,他到一个中立国避难。
他姑始吉娜早先嫁给拿破仑军队中的一位意大利将军,此时已经守寡。共同的思想与情操,以及相差不太大的年龄,使姑姑不知不觉地对侄儿产生出一种说不清理还乱的感情,当法布里斯投奔拿破仑后,她哭嚷道:“我失掉他了!再也见不到他了。……十年以后,我在他眼中会是什么模样呢?”法布里斯回来后,为了他的前途,她结识了巴马公园的首相莫斯卡伯爵,并接受他的建议,做桑塞韦利纳老公爵名义上的妻子,做首相的情妇。
在那个时代,年轻人要想挣得锦绣前程,最可靠的就是当教士。于是莫斯卡伯爵安排法布里斯进了神学院学习。四年之后,法布里斯当上了高级教士,来到姑姑身边。同在一个屋顶下面,朝夕相处,使姑姑对侄儿的感情更为浓烈。这使莫斯卡伯爵大生醋意,也使法布里斯不安与郁闷:他作过努力,但总是生不出激情,他怀疑自己天生不能相爱,其实是姑侄这种关系从中作梗。于是他想方设法,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寻花问柳的放荡男人,好打消姑姑一片痴情。
法布里斯勾引女戏子,却召来了一个演丑角的男人嫉恨。出于自卫,法布里斯失手杀死了吉莱蒂。当时,一个贵族杀死一个戏子,本来算不了大事,但是莫斯卡伯爵的政敌却兴风作浪,把法布里斯诱捕归案。君主本来对吉娜的美貌垂涎三尺,便利用此事作筹码,不肯赦免法布里斯。
法布里斯被关在堡垒高出地面几百尺的法尔纳兹塔上。牢房的窗口,正对着堡垒司令美丽的女儿克菜丽娅的闺房。从前法布里斯曾在米兰见过小姐一次,如今一见之下,便立即认定她就是自己的意中人,克莱丽娅也迷上了法布里斯的气节与风采。两人便隔着窗栅,用眼光、用手势,最后用拼字板交流着热烈的爱情。法布里斯觉得十分幸福满足,只要他能见到克莱丽娅,他就不想离开监狱。他的决心几乎使想方设法营救他的姑母感到绝望,最后是克莱丽娅命令,他才同意越狱。克莱丽娅感到帮助情人越狱是背叛了父亲,便向圣母许愿,愿意服从父亲的意思,嫁给巴马最有钱的贵族,并永远不见法布里斯。
法布里斯越狱以后,吉娜的另一条措施也己奏效。巴马亲王被她收买的人毒死了.新君早就渴望吉娜,与她作成交易,赦免法布里斯。法布里斯流亡归来,发现物是人非,心上人己是别人之妻,绝望之余,潜心布道,终于声名大振,风靡巴马全城。克莱丽娅听到他的消息,流着热泪喊道:“我到底没有看错人!”她与他又开始幽会。两人生了一个儿子。但由于法布里斯亲子之情迫切,一定要把儿子带走,这种甜蜜的生活变成了悲剧,儿子与情人相继死去。他在悲伤之中进了巴马修道院,一年后逝去。
比起司汤达的其他小说,这部小说算得上一部“生活的颂歌”。它充满了欢乐,充满了浓郁的诗情,但也充满了政治上的对比和讽刺。
我们先来有看司汤达是怎样描写在法国人进驻之前的意大利的吧:“查理五世和菲利普二世相继实行的专横猜忌的统治,使他们陷入茫茫黑夜。”“这个民族烦闷了一百年。”在中世纪,他们也曾经十分勇敢、但自从成了忠实顺民之后,“所操心的大事,就是在富贵人家嫁女时,在粉红塔夫绸的小手绢上印些十四行诗。”而拿破仑率军进入米兰后,“唤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很快兴起了充满激情的新风气。”“现在他们明白,要想幸福,就得实实在在地热爱祖国,就得寻求英勇的行为。”
拿破仑的大军把意大利人从奥地利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因此,“随之而来的,还有幸福和欢乐的潮水”。“米兰人拼命狂欢,追求快活和享乐……连一些年老的官商、放印子钱的老头和年事己高的公证人,也一味陶醉在欢乐之中,忘了忧愁,忘了赚钱。”
然而,那些仇视法国革命,甘心为异族统治者充当鹰犬的人,在法军逼近时,“抛下美丽的妻子和妹妹,让她们在战争中听天由命,自己却狠心地躲到了乡下城堡里”。等到法军暂时受挫,奥军卷土重来的时候,他们的报复是多么疯狂残忍啊!他们下令逮捕了一百五十名爱国者,投入地下岩洞。这些人都是当时意大利最优秀的人物。他们还指使地痞流氓残害爱国志士。才干一流的普里纳伯爵就是被人在街上折磨了五个钟头,最后用乱伞扎死的。
读了上面几段文字,我们就会明白,司汤达设计法布里斯投奔拿破仑的情节,实在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一个民族向往光明,向往解放,渴望挣脱异族统治的桎梏。我们也会明白,法布里斯这一举动,为什么会引起警察当局的恐慌,将他列入黑名单,以致他有家不能归的原因。
神圣同盟战胜拿破仑的帝国之后,在意大利又恢复了血腥和黑暗的统治。巴马公国就是一个缩影,在这里,关卡林立,暗探横行,卑鄙小人和阴谋家充斥于朝,执掌大权,爱国者和正派人士不是遭杀戮,被关押,就是流亡异乡。君主昏庸无道,依靠绞架和高耸入云的监狱来维持统治,一方面又怕被害者实行报复,每晚都要警察大臣把寝宫仔细搜查之后,才敢进去睡觉。
法国革命唤醒了意大利人的民族意识。在一人二0年和一八三0年,相继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烧炭党人起义和青年意大利运动。司汤达在担任驻意大利的外交职务时,曾对那些爱国志士予以同情和支持,为此受到奥国警察机构的注意,米兰当局甚至将他驱逐出境,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他仍是驻意大利一个公国的外交人员,显然不便于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我们从这部小说高昂的战斗精神,从它直指专制、正统秩序的牙头所向,难道看不出他是在为“反叛精神”高唱赞歌吗?我们从那些富于独立性,充满勇气的主要人物身上,难道看不出他们叛逆者的气质吗?“天真、朴实、充满理想的法布里斯,和热爱正义、善良、美好的克莱丽娅,不就是烧炭党人的代表吗?法布里斯在法尔纳兹塔的经历,不就象征了身陷囹圄的意大利志士们所受的折磨吗?因此,这部描写真诚和激情之爱的作品,实在是一部张扬自由与正义的政治小说。
除了上述四部长篇小说,司汤达还有一些作品。政治与爱情这两大主题也像红线一样贯穿其中,例如著名短篇小说《瓦尼娜·瓦尼尼》描写的就是一己之爱与爱国主义这样一对矛盾。但是,与这四大乐章比起来,它们像是一些短曲,幕间曲,因此,限于篇幅,本文就不一一分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