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与陈寅恪是1919年在哈佛大学认识的。吴宓和陈寅恪在1917年和1918年先后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吴宓学的是新文学和西洋文学,而陈寅恪学的是梵文和巴利文。
1919年的一天,在一次清华学生聚会时,他们邂逅在一起。或许因为都是学文的缘故,他们一见如故,从此经常结伴在查理士河畔散步,畅谈各种学问,进一步增进了友情。吴宓比陈寅恪年长5岁,是位老大哥,可是陈寅恪给他的印象却是“学问渊博,识力精到,远非侪辈所能及”,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因此,他将陈寅恪视为好友,也尊为老师。
1921年吴宓回国后,于1925年担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任。当他得知陈寅恪学成回国时,便聘请陈寅恪为研究“导师”。陈寅恪进入清华后,吴宓对他很关心,照顾得无微不至,除了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和以诗对答外,对陈寅恪的起居也很关心,帮助他处理杂务。尽管为此他耽误了很多读书和处理自己事情的时间,可是他毫无怨言,甘愿舍己为人。
1929年在吴宓与陈心一女士闹离婚时,他的朋友叶崇智劝他不要离婚,告诫他离婚对双方都是有害无益的,也有损于自己的名誉及声望。可是吴宓的好友陈寅恪却坚决地站在他的一边,尊重他的选择。认为婚姻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只有自己最有发言权。可见陈寅恪对吴宓也是很了解,很知心的。
抗战爆发后,清华南迁。吴宓和陈寅恪相继离开北平,不久又相聚在云南蒙自。他们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但只要有时间就聚在一起聊天,畅谈国事,忧患未来,也为中断了的国学研究而惋惜。
1939年初春,陈寅恪准备赴英讲学时,吴宓在昆明海棠春饭店为陈寅恪饯行。吴宓当即给陈寅恪赠诗,以表达他依依难舍的心情。后因欧战爆发,陈寅恪在香港滞留几个月,吴宓很担心陈寅恪在港的处境,多次写信询问。昆明西南联大组建后,吴宓和陈寅恪先后来到联大,他们又相聚了。分别了几年,吴宓觉得陈寅恪的视力变得很差,十分为他担心。在陈寅恪住院治疗期间,吴宓每天都去医院看望他,陪伴他。吴宓为陈寅恪介绍国内外政治形势,为他读报纸,还为他记录诗稿。事无巨细,他都心甘情愿地为这位小老弟忙着忙那,尽到了兄长的责任。
1945年抗战胜利后,陈寅恪重新获得了赴牛津讲学并治疗眼病的机会。吴宓为他办理了出国签证手续,买好了机票,还特意请西南联大赴英讲学的邵循正教授一路上多加关照。陈寅恪走后,吴宓还常为陈寅恪担心,经常在夜深人静之时,为老友默默祈祷,祝福他早日康复。但遗憾的是,陈寅恪的眼病在伦敦并没有治好。后来在清华大学在北平复校后,他回到清华继续任教。而此时的吴宓则到了四川大学担任英文系主任。
解放后,陈寅恪到了广州岭南大学任教,尽管他已经双目失明,却在学术研究上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吴宓在四川却是虎落平阳,晚景不佳。“文革”期间,正在西南师院任教的吴宓,被打入“牛棚”,批斗时,被架上高台示众。他头晕眼花直打哆嗦,跌下高台,左腿骨折。腿伤稍好,还继续处罚他打扫厕所。1977年他的生活不能自理,只好让他的胞妹接回陕西老家,于1978年1月病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