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皇后与《十香艳词》之祸



  公元11世纪,辽道宗在位时,宫中发生了宣懿皇后萧观音被诬为通奸而冤死之事,这场悲剧的主角就是萧皇后。

  萧皇后,辽道宗的皇后,号宣懿皇后,小名观音,钦哀皇后弟南院枢密使萧惠的小女儿,而钦哀皇后是辽道宗的祖母,因此,萧观音按辈份是辽道宗的表姑。

  萧观音自小聪明,长成少女后,又美丽绝代,她对汉文化深为爱好,能诵诗,擅长书法,能自制歌曲,弹得一手好筝与琵琶,还颇能谈论经史,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貌双全的女子。因此,当辽道宗任燕赵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时,便将她纳为妃子,时在1053年。1055年,道宗正式登基称帝,改元清宁,册立萧氏为皇后。四年后,皇后为他生下皇子耶律濬,此时,小夫妻夫唱妇随,恩恩爱爱,甜甜蜜蜜。这种恩爱甜蜜的生活一直延续到辽道宗咸雍五年(1069)。

  从咸雍六年(1070)开始,道宗与萧皇后的感情逐渐恶化,因为皇后有很深的汉文化修养,经常拿汉族的古今事例进行诤谏,而皇帝却只粗通汉文,不胜厌烦。加以夫妇久处,责难既多,爱怜少,积久情疏,怨言易起,于是皇帝对皇后越看越不顺眼,皇后也感到悲伤哀怨。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与后族萧氏有仇的权臣耶律乙辛,开始了诬陷萧皇后的行动。萧皇后既好音乐,又得不到皇帝的亲近,于是召伶官赵惟一侍候,因为赵惟一弹得一手好筝,且有一副好嗓子。辽朝是契丹族建立的,宫廷之中男女之防并不严,所以男性伶人或乐师可与帝后直接交往,共相玩乐。皇后还作了《回心院词》,谱上曲子,让乐师们弹唱,希望重新获得道宗的爱,而诸伶人中又以赵惟一弹唱得最好,于是赵惟一便多了接近皇后的机会。这样一来,宫中遂不免产生流言。当时萧皇后年仅30左右,道宗内宠非一,疏远皇后,就人情推测,皇后既是位多情女子,在旷怨的状况之下,与赵惟一或许真有暧昧关系,也非绝对不可能。

  这就给耶律乙辛诬陷皇后一个好机会,他深知欲陷害皇后,空言说她通奸,拿不出证据也是无用,内不足以激道宗之怒,外不足以服众人之口。恰好宫中服侍皇后的一位婢女单登与萧皇后有怨,他于是利用此婢,制造伪证。耶律乙辛命人作了一篇《十香词》,叫单登求皇后书写一遍。一天,单登持十香词给皇后看,说:“此宋国皇后所作,文辞精妙,如果得到皇后您的书法写一遍,堪称二绝。”萧氏读后很高兴,便书写了一遍。《十香词》是一首情诗。文句粗鄙丑秽,有失雅驯,但亦反映了情人间的心态,据王鼎《焚椒录》记载,词云:

  一、青丝七尺长,挽出内嫁妆,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二、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

  三、芙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何似粉腮香?

  四、蝤蛴那足并,长须学风凰,昨宵欢臂上,应惹领边香。

  五、和羹好滋味,道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暖甘香。

  六、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

  七、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

  八、凤鞋抛合缝,罗袜卸轻霜,谁将暖白玉,雕出软钩香。

  九、解带色已战,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

  十、咳唾千花酿,肌肤百和装,元非噉沉水,生得满身香。

  萧皇后抄好“十香艳词”后,正在兴头上,于是,又手书一首自己的怀古绝句,诗曰: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此诗本为咏汉代赵飞燕事,而第一、三句中,恰好嵌有“赵惟一”三字,遂成为杀身惨祸的铁证。

  单登得到萧皇后的亲笔手迹后,马上交给耶律乙辛,耶律乙辛便以此为物证,又命单登赴北院陈首,向道宗告密,用以诬陷皇后。他写了一封长长的密奏,奏章中写道:咸雍六年(1070)赵惟一公称有懿德皇后旨,召入弹筝。当时,皇后以御制《回心院词》十首,今赵惟一入调。

  自辰至酉,调成,皇后向帘下目之,遂隔帘与惟一对弹。黄昏后,命传烛,又命惟一去官服,着绿巾金抹头,窄袖紫罗衫,珠带乌鞋,皇后也身穿紫金百凤衫,杏黄金缕裙,上戴百宝花髻,下穿凤花鞋,召惟一更入内帐,对弹琵琶,命酒对饮,或饮或弹。一直到院鼓三下,皇后令内侍出帐,单登当时在帐外值班,听不到帐内弹唱饮酒声,只听到笑声,于是悄悄地去偷听。只听皇后说道:“可封为有用郎君!”赵惟一低声说道:“奴具虽健,但小蛇耳,自不可敌可汗真龙。”皇后又说:“小猛蛇胜却真懒龙。”此后只听到阵阵呻吟而已。院鼓四下,皇后命单登揭帐,说:“赵惟一醉了,叫醒他。”赵醒来后拜辞,皇后赐给他一箱子金、帛。后来皇帝回宫,虽然皇后不时召赵惟一来,但却不能入帐,皇后深深怀念,于是作《十香词》赐给赵惟一,赵惟一拿这在同僚朱顶鹤面前夸耀。现在把皇后手写《十香词》与题赵惟一的诗一首,一并呈奏。辽道宗看完这一密奏,勃然大怒,立召皇后讯问,皇后立辩无其事。道宗更怒,又命耶律乙辛、张孝远用酷刑,皇后仍不认。于是道宗下旨敕皇后自尽,死后怒仍未消,命裸其尸体,裹以芦苇席,送回萧家。一代皇后,竟被冤枉得如此死去,死时年仅36岁,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