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井陉县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在河北石家庄市内。为纪念在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兴建。1954年8月1日落成。占地面积达21万平方米,园内茂林成荫,松柏长青,庄严肃穆。西侧有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墓,墓前立白求恩全身塑像。东侧有国际红十字会援华医疗队医生、晋察冀边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柯棣华大夫陵墓和塑像,以及国际红十字会援华医疗队队长印度医生爱德华博士纪念碑。中部有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白求恩展览馆,后部有江西宁都起义的领导人董振堂、赵博生纪念碑亭。最后为烈士灵堂和烈士陵墓,安放着建国前牺牲的马本斋等团级以上部队干部和战斗英雄二百二十九位,及建国以来的五百多位烈士。

  【毗卢寺】

  在河北石家庄市郊区上京村。据《方舆汇编》等文献和寺内现有碑喝记载,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历代都曾重修,现仅存释迦殿和毗卢殿。释迦殿在前,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小式布瓦悬山顶,前有卷棚。殿中塑释迦坐像一尊,四壁绘有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毗卢殿在后,是寺内正殿,建在高约1米的月台上,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前后何抱厦,前檐抱厦进深一间,后檐抱厦小于明间,平面成十字形。殿脊两端有龙头凤凰卷尾的鸱吻,中为走兽,上有旗秆,用铁索连于兽旁两侧仙人身上。出檐深远,瓦顶坡度缓和,因而外观舒畅,形制特殊,俗称五花八角殿。殿为元至正二年(1342年)重建。殿中塑毗卢佛像,两侧有二石刻香花菩萨,扇面墙上绘二护法金刚,背面绘大幅背座观音像,正殿四壁满绘壁画,上下分三排,绘天堂、地狱、人间三种题村,包括罗汉、菩萨、城隍土地、帝王后妃、忠臣良将、贤妇烈女等佛、儒、道各种人物故事组画一百二十二组(幅)五百多人。每幅(组)皆有题字,笔法潇洒流利,设色妍丽,沥粉堆金,技法娴熟。其中东壁的玄天上帝(真武)一组和南壁元代地方官吏色目人宣读告示一组,具有鲜明的无代特征和高度的艺术价值。

  【苍岩山】

  在河北井陉县西南。山上有福庆寺,相传隋场帝长女南阳公主于此出家为尼,一说为隋文帝女妙阳公主修行之所。此山群峦积翠,危崖峭壁,古柏横空,重林苍郁,殿、阁、楼、台多俺映于山麓古木之间。从山脚沿石涧入山,怪石嶙峋,白檀茂密,树根裸露,盘抱巨石,奇姿异态,宛如盆景。蜿蜒前行,有石磴道三百六十余级,拾级而上,门悬“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金字对联。峭壁对峙,南北飞架三孔石桥,其中两座上建天王殿、桥楼殿。从两山下仰望青天,隙仅一线。昔人有诗“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楼飞”叹为奇景。山上尚有苍山书院、万仙堂、峰回轩、藏经楼、公主祠等建筑和岩关锁翠、风泉漱玉、阴崖石乳、山腰绮柏、峭壁嵌珠、尚书古碣、炉峰夕照、窍开别天空谷鸟语等十六景。禅房古刹,碑碣夹道,步步引人入胜,故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名。

  【南阳公主祠】

  在苍岩山上。是福庆寺主要建筑之一。坐西朝东,面对翠壁百丈。祠宽三间,进深一间,单檐九脊顶,上盖黄绿琉璃瓦,檐下飞头全挂风锋,其声悠扬。祠内有三佛龛,内有公主塑像,两侧塑站立乐伎,山墙上布满壁画,工笔彩绘,为公主修身得道、济世救人的故事。祠南有一砖塔,高约10米,平面呈八角形,塔座较高,塔身出五层檐,每层檐角出木角梁,为明代晚期之作。

  【桥楼殿】

  在苍岩山上。是福庆寺的主体建筑,建在一座长15米、宽9米的单孔弧券形石桥上。石桥飞跨对峙的两崖之间,势若长虹,凌云欲飞。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四面出廊,是一座九脊重檐楼阁式建河北省(75)筑。黄绿相间琉璃瓦顶,金碧辉煌。顶势平缓,翼角高翘而柔和自然,具有清代早期建筑特点。正脊两吻间有狮子驮塔、飞马、仙人骑龙等琉璃饰件。上檐和下檐的椽、檩、枋均饰有苏式彩画。两梢间有楼梯可以登临远眺,四周峰峦迭翠,云雾苍茫,令人心旷神怡。

  邯郸市邯郸县

  【丛台】

  在河北邯郸市内。相传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前325—前299)

  为阅兵与歌舞而建。当时台上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设计奇特。台名最早见于《汉书·高后记》,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夏五月丙申,赵王宫丛台灾”。另据《汉书》颜师古释文:“连聚非一,故名丛台,盖本六国时赵王故台也,在邯郸城中。”台前翠柏夹道,有阶石可登台上。进门壁上嵌有“溢水东渐,紫气西来”八个大字。台高7米,东西长59米,南北宽22米,向南突出一段长50米,宽10米。北有赵王宫,又名武灵馆,馆东原有如意轩,馆前有回澜亭,东有门楼,进门沿阶往南盘旋而上,可到台顶。顶平坦呈圆形,直径19米,高13米,原名武灵台。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亭于台上,名据胜亭。纵览古城,楼阁园林,湖光山色,尽收眼帘。台西有小湖,湖心有亭名望诸谢,以战国时燕将乐毅号望诸君命名。台北有七贤祠,内有燕赵名人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赵奢、李牧的塑像,现丛台已扩建为丛台公园,为冀南地区胜景。

  【学步桥】

  在河北邯郸市内,南北横跨沁河之上。据文献记载,原为木桥,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改成石拱桥。桥为连拱式三孔石桥,四个桥墩上各有一小拱桥。全长35米,宽8.3米,通高4米。大孔跨径6.2米。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长1.7米,高0.8米,浮雕人物走兽。柱头雕狮子,形态各异,制作精巧。桥名出典于《庄子·秋水》篇,谓春秋战国时期邯郸人步履优美,燕国寿灵的少年前往学步,不但没有学会赵国的步法,反而连自己固有的步法也忘了,弄得不会走路,只好爬着回去。

  【赵邯郸故城】

  在河北邯郸市。邯郸之名最早见于《春秋·谷梁传》。

  卫献公弟姬专逃到晋国“织绚邯郸,终身不言卫”。城先属卫,后属晋,入战国属赵。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赵始都邯郸”。至赵王迁八年(前228年)为秦所占,历经八帝,共一百五十八年,邯郸一直是赵国的都城;汉代是五大都市之一。据考古发掘与勘察所知,邯郸故城是由赵王城及大北城两部分组成。赵王城在市西南,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赵都的宫城遗址,分东、西、北三城,平面呈品字形,总面积505万平方米,遗址北临渚河,地处太行山余脉,上筑残垣高3—8米,婉蜒起伏,气势雄伟。城内地面上有布局严整的大型夯土台,加龙台、北将台、南将台等,地下有面积宽广的夯土基址。龙台最大,东西宽265米,南北长285米,高19米,是当时主要官殿基址。这些夯土台和基址,显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市建筑的基本面貌。解放后进行了大量勘查工作。在大北城还发现作坊、炼铁、陶窑等遗址。

  【响堂寺石富】

  在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分南北两窟。南响堂在鼓山南麓西纸坊村,北响堂在鼓山之腰和村东,两地相距约15公里。窟内石雕精美,闻名遐迹。和村东石窟始建于北齐。当时北齐王朝有两个政治中心,一曰邺都(今临漳县)。一曰晋阳(今太原市)。响堂地处两都来往必经之地,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北齐文宣帝高洋于此营造宫苑,凿窟建寺。后隋、唐、宋、元、明历代均有增筑和修葺。南北响堂共有石窟十六座,大小造像四千三百余尊。石洞幽深,构思巧妙,窟内石像造形优美,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石窟的附属建筑规模宏大,殿阁亭楼依山而筑,层层迭迭,浑然一体,宏伟壮观,是我国古代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的珍贵遗产。

  【北响堂寺石窟】

  在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之腰和村东。山势高峻,多峭壁悬崖。石窟筑于山壁,分南、北、中三组,每组有一大洞。共九侗,名大业洞、刻经洞、二佛洞、释迦洞、嘉靖洞、大佛洞等。中组释迦洞前有拜殿檐阁,窟外两侧各雕一高大天王。大佛洞宽13.3米,深125米。坛上坐佛高近4米,肌肉丰满,线条柔和,面部虽经千年风日侵蚀,仍圆润光洁。刻经洞内外壁上满刻经文,旁有石碑,记北齐天统四年至武平三年(568—572)唐邕写《维摩诘》等四部经书的经过。笔锋犀利,刚劲挺拔。山上有天宫,山下有常乐寺废址,遗存宋代石经幢两座,前有古塔,平面八角形,高五层。但在每两层之间各加一仰莲平座,故形似九层,第五层中嵌一石碑,刻有“皇祐六年重修”字样。

  【南响堂寺石窟】

  在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南麓西纸坊村北,地处滏阳河北岸。石窟依山而筑,共七窟,分上下两层,上层五窟,下层两窟,名华严洞、般若洞、空洞、阿弥陀洞、释迦洞、力士洞、千佛洞。华严洞最大,宽深均6.3米。佛像千姿百态,造型美观。千佛洞洞壁佛像鳞次栉比,有佛像一千零二十八尊。洞顶浮雕飞天、伎乐天或手弹箜篌,或吹奏笙管,飘带摇曳,精致典雅。石窟近旁有正殿、配殿、靠山阁、藏经楼及八角形砖塔等附属建筑。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在河北邯郸市内。为纪念八路军前方司令部、政治部、晋冀鲁豫军区及一二九师牺牲之烈士而建。1946年3月30日破土奠基。1950年10月21日举行了陵园落成典礼及移葬主权等烈士仪式。陵园安葬着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贡献而光荣牺牲的二百余名革命烈士,其中有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一等战斗英雄赵亨德,一级杀敌英雄王克勤,朝鲜籍战士陈光华等。陵园分南北两院,面积320亩,主要建筑有烈士纪念塔、烈士公墓、烈士纪念堂、左权将军纪念馆、四八烈士阁、陈列馆等。纪念塔上镌有毛泽东“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无上光荣”和刘少奇“永垂不朽”的题词,周恩来、朱德等的题词也分刻在各纪念建筑物上。陵园纪念建筑物富有民族风格,宏伟壮观。园内松柏葱郁,庄严肃穆。

  【左权墓】

  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人。1925年在黄埔军校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五军政委兼军长,第一军团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反扫荡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安葬在涉县石门村。1950年10月21日,移葬邯郸。墓用青石建造,两侧翠柏掩映,墓前高大的碑楼里,树有墓碑一通,正面是周恩来亲笔书写的“左权将军之墓”,背面是周恩来在1942年6月写的《左权同志精神不死》悼文的节录。墓东面石碑刻朱德《吊左权同志》诗,“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西面石碑刻彭德怀写的“左权将军碑志”。并建有纪念馆,陈列着左权将军照片及有关资料。

  【黑龙洞】

  又名龙洞珠泉。在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神麓山北麓的滏阳河边。石侗深邃,俗传有黑龙潜藏,前人诗有“骊龙出洞去,洞深不可测”之句。洞上有黑龙庙,依山而筑,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唐代,山门之内有大殿及配房等。大殿原供龙神,洞下深潭,其色黛绿,清泉从岩缝喷涌,因有龙泉之称。与鼓山的广胜泉、滏阳泉及八字涧等汇流,为滏阳河的发源地。或谓泉水从沙际上涌,状如釜中水沸,故名滏水,又因位于鼓山南段(一名釜山)之阳,故名滏阳。洞前山峦映翠,河柳成荫,殿阁若隐若现,风景清幽。

  【黄粱梦】

  又称吕翁祠。在河北邯郸县黄粱梦村,南距邯郸市10公里。

  黄粱梦古建筑根据唐代沈既济所作《枕中记》传奇而建,记卢生在邯郸客店遇道士吕翁,自叹久困,苦不得志,颇思建功立业,一享富贵荣华。吕翁授以青瓷枕,谓用此枕可得其志。时店家正煮黄粱。卢生倚枕而寐,自觉回到山东老家,娶妻貌美,后举进士,宦海浮沉,因功进为同平章事(宰相)。五子均为官宦,姻亲皆名门望族。在朝五十余年,位极人臣。年逾八十,病终榻上。至此卢生翻身醒来,竟是一梦。吕翁在旁微笑,店主所炊黄粱未熟。卢生觉悟,随道士仙去。这一故事在我国流传甚广。宋代已有祠,明嘉靖三十三年重修扩建,面积13,000余平方米。由西入祠门,面对八仙楼阁。南有照壁,嵌“蓬莱仙境”四大字,北有丹房、莲池,池中建桥,中央建八角亭,再北通至三大殿,前为钟离殿,钟鼓楼分列两侧。中为吕祖殿,前有拜殿,月台东西两侧筑配殿,后殿称卢生殿,左右有回廊,殿前有碑碣,殿内有卢生石雕卧像,与睡榻相连,以整块青石雕成,床高二尺,长五尺,卢生卧于床上,头枕方形枕,两腿微曲,面目清秀,双目微闭,神态悠然,如临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