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墓】
在山西忻县城东南7.5公里韩岩村侧。附近杨柳葱茏,一家居高、墓周砌石,翁仲石兽分列。倚后为享厅,五开间,内碑碣嵌刻甚多。东侧院有亭,六角攒尖结构。全部建筑简而不陋,朴而不俗。元好问(1190—1257)号遗山。幼聪慧,擅诗词,后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专攻著作,有《遗山集》,并选辑成《中州集》十卷,乐府一卷。
【金洞寺】
在山西忻县城西北20公里西呼延村。此地丘岭起伏,枣林丛集,古寺掩映其间,清静幽雅。创始年代不详,据建筑特点,宋代已有。元延祐五年(1318年)重修,明清时局部重建。现存正殿为宋代建筑,天王殿和观音殿为明代遗物。正殿宽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殿身檐柱较矮,明间装板门,次间为窗,窗枢甚小,屋顶举折平缓,正面外观近似敦煌莫高窟北宋窟檐。檐头斗栱古朴,殿内依金柱制成神龛,梁架全部露明,砍削规整,俨然宋代遗构。殿内精工木雕神龛一间,是宋代我国小木作遗物中的珍品,柱子、额枋、斗栱、梁架和瓦顶,均成比例,犹如精致的殿阁模型。
【边靖楼】
俗称鼓楼。在山西代具城内。创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成化七年(1471年)火焚后增台重建。楼基高耸,南北城券洞穿通,基高13米,长43米,宽33米。楼身高26米,宽七间,深五间,四周围廊,三层四滴水,歇山式楼顶,二层设勾栏,三层于勾栏之下加设平座,斗栱规整,梁架精巧,建造雄伟。结构合理,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袭和多次地震冲击,至今保存无损。楼上悬挂“声闻四达”、“威镇三关”、“雁门第一楼”三块巨匾。
【杨家祠堂】
在山西代县城东20公里鹿蹄涧村。古代州为宋将杨业(演义中称杨继业)故里,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业率数百骑破辽兵,威震中原,乡人于此祀之。至元代,杨家十七世孙奉旨建祠,明清间又予重修。现存祠内建筑及塑像,大部为明清遗物。分前后两院,前院四向,各建堂屋三楹,奉祀杨业后裔;后院东西厢舍三间,正殿五楹,殿为悬山式,前檐插廊,内塑杨业与余太君坐像,八子彩塑分列两侧。祠宇规模严整,塑像完好。祠内有“宗祖图”碑一通,铭刻杨业后裔世系。大殿前竖有鹿蹄石一块,形状奇特,雕刻秀美。相传杨业后十四世孙杨友,镇守代州时,一日外出打猎,射中一梅花鹿,鹿带箭而逃,随即追之,至今鹿蹄涧村,鹿忽钻入地下,经挖掘,得奇石一方,上刻梅花鹿带箭,并踏有蹄印,后移于祠内存放。鹿蹄涧村由此得名。
【阿育王塔】
在山西代县城内。与边靖楼遥相对峙,竞相争高。塔创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唐会昌年间灭法,塔毁,至唐大中元年(847年)复佛时重建,改名圆果寺。元代重修。现存为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遗物。塔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51米,东西26米,高1.5米。塔平面为圆形,周长60米,高40米。束腰基座,刻印覆莲瓣,覆钵圆和秀丽,刹座为叠涩,比例和谐,轮廓秀美,砖雕艺术高超,是我国藏式塔中的佳作。
【赵杲观】
又名天台寺。在山西代县城西南23公里天台山沟掌里。此地峰峦竟秀,苍松参天,悬崖峭壁,石洞深邃,寺观架于其间,幽静清雅。相传春秋末期,赵襄子灭代,代君夫人摩弃自杀于夏屋山,其余姬妾由丞相赵杲引护外逃,路经此地,隐居于天台山石洞中,后人为纪念赵果功德,建祠祀奉,名曰赵杲观。以后僧侣居此,成为佛居,因地命名,额曰天台寺,但人们怀念赵杲,仍以赵杲观呼之。据碑文与方志载述,创建于北魏太延年间,明万历中重修。寺分南北两部。南有大佛殿、古南洞、石室三楹,为僧侣居住之所。北部为观音阁,内有天然石洞,外建五层楼阁,依崖开凿卯侗,梁枋构件与崖石直接交构,外观近似大同云冈、甘肃敦煌等地窟檐,而构造技巧,别具一格。阁内无石级磴道,上悬铁索,可攀索而登。阁东为九仙女洞,再东南为二层楼阁,亦可履铁索而上,名日“仙阁梯云”。
【雁门关】
又名西陉关。在山西代县城西北20公里雁门山腰。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天下郡国利病书》谓:“雁门古句注,西陉之地。重峦迭。。,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蜚雁出于其间,故名。”附近峰峦错耸,峭壑阴森,中有路,盘旋幽曲穿城而过,异常险要,为历代戍守重地。现关城为明洪武七年(1374年)所建,万历间复筑门楼。今存关门三座,内有战国时赵国北边良将李牧祠旧址,尚有碑石数通。其中有明代《武安君庙碑记》,载李牧率兵屡胜匈奴事,并叙述明代战乱时雁门关仍为军事重地。古人称为“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