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长治县潞城县





  【上堂门】

  在山西长治市内西南隅。是古上党郡署的大门。上党之称,殷商已有。秦置郡。郡署由长子县移至今长治市。上党门建于隋开皇年间。金代毁于兵火,现存上党门和左侧钟楼为明洪武年间重建,天顺年间于右侧又增建鼓楼一座,平行排列,台基高峙,东西券洞穿通,上筑门楼,重檐歇山式,左右碉楼一曰风驰,一曰云动,以示高耸入云之意。外侧钟鼓楼相衬,斗洪密致,脊兽富丽,与门楼相较,高低错落,主从有别,是一地方衙署中富有民族风格的门庭式古建筑。游人登楼眺望,长治城廓尽入眼帘。

  【观音堂】

  在山西长治市西南郊5公里梁家庄。古柏挺拔,殿堂玲珑。

  明万历十年(1582年)创建,至今完好。天王殿三楹,悬山式,钟鼓二楼位居两侧,左右配殿对峙,正北面为观音殿。殿身前檐筑券棚式廊屋,通间雕刻雀替,吊垂莲花柱,隔扇四叶,镂刻有三交六斜棂花图案。殿顶琉璃脊兽全为明制。殿内塑像满布,或设在坛上,或悬于半空,观音、文殊、普贤三人士像居中,宝盖花顶纤巧细密:周围十八罗汉环绕,两侧雕二十四诸天,神态各异,顾盼如生。上部为十二圆觉菩萨,分别驾麒麟、狮、象等兽,造形秀美,姿态娴静。再上悬有天官楼阁、西方圣境,前面还有四大大王、护法金刚、帝释、供养人等。共四百余尊,并附以龛阁装修,金碧辉煌,堪称佳作。

  【玉皇观】

  在山西省长治县城南20公里南宋村,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道观。创建年代不洋,元、明、清皆有修葺。现存建筑观前为乐台,侧有东西厢,门序为五凤楼、左右为钟鼓二楼、东西配殿、享亭、左右斋舍、玉皇殿、二垛殿等,布局灵活,体形富于变化。其中五凤楼和西配殿是元代遗构,其余皆为明清重建。五凤楼建造最佳,宽深各三间,二层四檐,高约20米。底层檐下,加置雨搭一周;一二层之间设有平座,外檐挑着垂柱,其上筑成屋檐。二层上设廊柱与内柱各一周,周设勾栏,供人凭眺。楼身比例和谐,结构壮丽精巧,出檐深逮,翼角翚飞。楼顶琉璃脊兽完好无损,龙、凤、人物、花卉等皆为明万历作品,制作精细,色泽鲜艳,是我国琉璃构件中的佳作。

  【正觉寺】

  在山西长治县城西北10公里看寺村。寺名取佛经中“登上正觉彼岸”之意。俗称大寺。东拱太行山,西临漳河水,古柏参天,殿字巍峨,犹如山水画幅。寺始建于唐大和年间(827—835),宋、元、明部有修葺,现存建筑以后殿历史最古。五间殿,六架椽,悬山式屋顶。殿内用方形石柱抹楞。檐头斗栱批竹昂,不施补间铺作,朴实而疏朗。梁架规整,结构简洁合理,上下之间不用驼峰而用合■,为现存宋代木构建筑中所少见。

  【古佛堂】

  在山西长治县城北5公里东呈村左侧。创始年代无考。相传古时此地土崖崩陷,凸出一丘,形如佛像,人称古佛,建庙犯之。无明清都有重修。现存中轴线上的南轩和前后二殿为元代遗构,其余都是明清建筑。三座殿宇均为五开间,悬山顶,檐下除柱头铺作外,各施补间斗栱一朵。前殿五铺作双下昂,后殿六铺作单抄双下昂,南轩五铺作双抄,用村规整,制作工精,交构严实。殿内梁架全为彻上露明造,梁枋断面多为原材料砍制后使用,规格不一,手法简朴,具有元代特征。殿顶琉璃吻、兽、龙、凤、狮、象、仙人、武士、天马等构件,为明成化年间烧制,图案精细,神态生动,色彩富丽。

  【龙帛寺】

  在山西长治县城南2公里甫王庄村。寺侧泉源,名曰龙泉,寺名因之。传说始建于唐代,有造像碑为证;清嘉庆间增修碑文称“建于金大定二年”,应是重建;元明清多次重修,始成现状。寺宇规模不大,有山门、前殿、后殿及东西配殿。前殿为元代重建,后殿是金代原物。宽三间,六架椽,悬山式屋顶。柱子方形抹角,斗洪仅施在柱头上,疏朗而苍古。殿内两山墙上各嵌石造像碑一块,完好无损,上雕佛像一组。龛门作火焰形,内雕莲台,佛像结跏跌坐,两侧为阿难迦叶二弟子和二胁侍菩萨,共五尊,面形丰满,线条柔丽,极富唐风。寺外西北角有元至正年间比丘尼首坐塔,平面方形,高2.3米,上刻佛像、序文和陀罗尼神咒,造形秀美,雕工精致。

  【法云寺】

  在山西长治县城南12公里西八义村内。创建于唐,宋、元、明各代均经重修。现存前殿为宋代遗构;后殿明代重修,尚保存元代风格;其余厢房配殿等皆为明代重建。前殿台基高约1米,殿身宽广各三间,六架椽,悬山式屋顶,出际甚长,约合次间之半。殿顶坡度平缓,檐头翼出较大,琉璃脊兽全为明代风格,制作工精。檐下仅施柱头斗拱。殿内梁架露明,砍削规整,形制手法全属宋金风格。后殿略大于前殿,通长用一根普拍访,檐下各施补间斗栱一朵,罗汉枋上隐出菱角和卷草,梁架露明,但多为圆村构成,沿袭宋金作法,装修和殿顶脊饰明代已改制。

  【洪福寺】

  在山西长治县城南10公里李坊村。北来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始建,元至正九年(1349年)大修,明天启间装绘佛像,清乾隆间又曾补葺。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眼光菩萨殿、罗汉殿、大佛殿等,两侧有配殿、厢舍、廊底以及禅院、方丈院等。其中眼光殿和罗汉殿为宋金遗构,余皆后人重建。二殿皆三间见方,单檐九脊顶,檐头翼出,殿顶平缓。殿身用小抹角石柱,柱身收刹显著。斗洪为四铺作单下昂,横栱长度都超过宋李仲明《营造法式》规定。梁架全部露明,断面砍削规整。梁仿、斗栱和栱眼壁上彩绘精致,内容以花卉为主,遍施沥粉贴金,色彩有石青、石绿、石黄、白粉四种,图案富于变化,笔力流畅,色泽纯朴浑厚,可谓佳作。

  【原起寺】

  在山西潞城县城东北22公里的凤凰山巅。始建于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周围砖砌花栏墙,院中佛殿三间,琉璃九脊屋盖,飞檐斗栱,雅致古朴,十分壮观。院前竖有八角青石经幢一座,刻陀罗尼经及建幢建寺的铭记,幢座八面雕伎乐人,风姿动人。殿西矗立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建造的大圣宝塔(俗称青龙宝塔),巍峨凌云。塔身八角七级,高17米,层层雕飞檐斗洪,形状各异。塔顶安装八个铁人,闪闪发光。殿前四根方形石柱撑起一间香亭,前檐石住上刻“雾迷塔影烟迷寺,暮听钟声夜听潮”。后檐石柱上刻“飞阁流丹临极地,层峦耸翠出重霄”。登寺远眺,群山环抱,苍翠欲滴;东望漳河,粼粼闪光,券桥飞虹,塔寺倒影水中;西连点点村舍,炊烟缕缕,别具秀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