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稷山县





  【东岳庙】

  在山西万荣解店镇(今县城)东南隅。坐北向南,面临大街。创建年代不详,唐贞观时已有,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至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明、清时多次重修。现存飞云楼、午门、献殿、享亭、东岳大帝殿、阎王殿等。飞云楼为清代重建,其余多为元建明修。午门宽七间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梁架简朴,斗栱规整,主要结构多具元代遗风。献殿宽七间深六椽,硬山式屋顶,斗栱四铺作,前后檐及中柱上皆用大额枋,还保持元代建筑特色。享亭为方形,十字歇山顶,藻井雕刻灵巧,琉璃脊兽齐备,四周勾栏,雕流云和盘龙,望柱上刻有布施姓名题记,为正德年间遗物。东岳大帝殿宽深各五间,平面近方形,殿身重檐歇山式,前檐石柱收刹较大,殿内梁架多为圆村制成,犹存元制。殿顶琉璃脊兽,纤细华丽,为清代所作。飞云楼是东岳庙的主体,形体壮丽,结构精巧,位居最前,可俯瞰全城。

  【飞云楼】

  在东岳庙山门内。因庙居解店镇,俗称解店楼。当地传称“万荣有个解店楼,半截插在天里头”,形容它的高大宏伟,实际仅22米。晴朗天气,十几里外可远望其秀丽壮观的楼影;云雾流经,缠绕楼顶,确有高耸入云之感。楼内有木梯可登顶层,凭栏远眺,县城风貌历历在目。创始年代不详,按其平面现制和碑载述:唐贞观时已有。元、明两代重修,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即现存建筑。楼平面方形,三层四滴水,十字歇山式楼顶,露明三级,隐于平座之内的暗层两级,实为五级,底层左右筑壁,前后穿通,四根通柱直达楼顶。上两层皆有勾栏。每面各出抱厦一间,又用二平柱分为三小间,上筑屋顶,山花向外,下面用穿插杨和斜村挑承,结构巧妙,外观玲珑。各层檐下斗栱密致,结构位置不同,形状亦异,与檐头三十二个翼角相交织,秀丽壮观,为我国楼阁式建筑的代表作。

  【古后上祠】

  在山西万荣县城西南40公里黄河东岸庙前村上垣上。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汾阴睢地”,东周时属魏,亦称魏睢。秦惠王伐魏,渡河取临阴,皆指此地。西汉后元元年(公元前163年)立汾阴庙,武帝“东幸汾阴”,立后土于睢上。即是后土祠的雏形。郦道元《水经注》载:“汾阴城西北隅睢邱上,有后土祠。”历代重修,清同治九年(1870年)因祠被黄河所淹,知县戴儒移今址重建。现存有山门重楼、戏台三座、献亭三间、后土大殿五楹以及钟鼓楼、配殿、廊屋等,雕刻富丽,琉璃鲜艳,布局亦尚完整。后院廊下,镶有北来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真宗祭后上时亲书的萧墙壁,为间水溢祠后移来。祠后部有秋风楼,存有元刻汉武帝《秋风辞》碑。

  【秋风楼】

  在山西万荣县城西古后上祠东隅。因楼上存放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形制结构为明代所筑。楼高30米,下部筑以高大的台基,南北穿通,周围砖砌花栏,东西两向各雕横匾,东曰“瞻鲁”,西名“望秦”。楼身三层,面阔五间,四周围廊,十字歇山顶,一二两层四面各凸出龟须座一间,上筑瓦顶,山花向前;二三层廊下置斗栱或平座,凭栏远眺,黄河激流尽收眼底。楼身比例适度,檐下斗拱简洁,结构精美古朴,形制壮丽劲秀。楼上三层存有元大德年间汉武帝《秋风辞》刻石:“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悼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稷王庙】

  在山西万荣县西北8公里稷王山麓太赵村。相传上古时后稷始教民稼穑于此,因名稷神山(俗称稷王山)。初创时代不详,金代已有,元至元八年(1271年)于庙内建舞台一座,供酬神演戏之用,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殿又重修。现存大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五脊顶。殿内中柱一列,直通平梁以下,大梁分前后两段,穿插相构,无通长梁袱之制。当地称为无梁殿。虽经历代重修,仍具宋、金时期的形制。殿内后壁上镶有至元时创修舞台石碑一通,文意简练,记事清晰。

  【青龙寺】

  在山西稷山县城西4公里马村西侧。寺居上岗,四面辽阔,掩映于枣林之中,别具佳趣。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创建,翌年改今名。元明清各代多次重建、修葺和补绘。现存建筑多为元明遗物。面积约6.000余平方米,分前后两进院落,大小殿宇八座。前院有天王殿、罗汉殿、地藏殿(残坏),北向为弥陀殿;后院有大雄宝殿、腰殿和后殿及东西两厢,后殿两侧各有垛殿,分别供护法、韦驮、祖师及伽蓝。腰殿和后大殿均为三开间,单檐悬山式屋顶。腰殿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重建,后大殿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修,垛殿亦为元代遗物。各殿塑像皆已不存,唯腰殿与后大殿内尚存壁画185.13平方米。壁画内容后大殿主要是佛及菩萨像,东壁为释迦像,两侧画阿难、迦叶二弟子及二菩萨,两隅有护法金刚;西壁为弥勒佛及胁侍菩萨,西南隅为侍者和供养人。后殿壁画大都是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补绘或重装,唯西南隅少部分粉墨古朴,还保留元代遗风。腰殿壁画为水陆画,内容甚广,有佛教、道教及儒家题材,腰殿壁画东西南三壁为建殿时所作,北壁和扇面墙为明代补绘。壁画以腰殿技巧最精,人物比例适度,色彩浑厚,线条流畅,画工之巧,可与永乐宫壁画媲美。

  【法王庙】

  在山西稷山县西南4公里南阳村。创建年代不详,元代重建,明成化七年(1471年)增建舞庭一座,清代又局部修缮。庙内布局敞朗,建筑壮丽,山门三间,舞庭围廊,左右十帅殿与后土殿对峙,正殿五楹,两侧垛殿配衬。正殿本名法王殿,悬山式,前檐插廊,斗栱五铺作,补间出斜栿,结构简练。两侧垛殿供九曜、七星,与南侧后土殿皆为元构,形制分悬山、歇山两种,位置不同,结构亦异。舞庭在正戳前面,为当年酬神演戏之所,三间见方,三面围廊,上盖十字歇山式屋顶。檐下斗栱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梁架结构精巧,制作手法洗炼。屋顶琉璃脊兽齐备,形象秀美,色彩鲜丽。晋南明代舞台,已由内柱分开前后场地,此庭方形无内往,仍沿袭元代乐楼古制,在我国戏剧史上是一项有价值的实物资料。庙内明成化七年《创建舞庭记》碑上,刻有庙址全图,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