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





  【九里松】

  在浙江杭州市灵隐路,起自洪春桥,止于下天竺。是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袁仁敬任杭州刺史时所植,长九里,苍翠夹道,人称九里云松。清乾隆后期被毁殆尽。今九里松林带两旁各宽50米,是1962年新植。

  【九溪十八涧】

  在浙江杭州市龙井南面,距西湖十余公里,起源于杨梅岭的杨家坞,次第汇合青湾、宏法、方家、百丈、唐家、佛石、云栖、渚头、小康等九个山坞的细流成溪,再经徐村注入钱塘江;十八涧在烟霞洞西南,起源龙井山的龙井村,穿绕林麓,次第汇合诗人屿、孙文泷、鸡冠泷等许多细流而成涧,九溪十八涧因而得名。清末学者俞樾游九溪诗曰:“九溪十八涧,山中最胜处,昔久闻其名,今始穷其趣。重重迭迭山,曲曲环环路,东东丁丁泉,高高下下树。”

  【于谦墓】

  在浙江杭州市三台山。于谦(1398—1457)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廷益。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从乒部恃郎升任尚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调集重兵,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刺军。次年(景泰无年),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他以和议难侍,努力整顿京营军制。天顺元年(1457年)“夺门之变”中英宗复辟。他以“谋逆罪”被杀。次年归葬杭州今处。原墓被毁,1982年修复。

  【云槽】

  在浙江杭州市五云山之西的山坞内,距西湖20公里许。相传古时有五色彩云飞集坞中,因而得名。沿坞修竹茂林,溪水澄澈,环境恬静,被品为湖山第一奥区。“云栖竹径”为西湖十八景之一。昔人有诗曰:“万千竿竹浓荫密,流水青山如画图”,道出了云栖的特色。

  【无竺】

  在浙江杭州市灵隐寺南面山中。有上、中、下三天竺之分。上天竺的法喜寺,中天竺的法净寺,下天竺的法镜寺,分别创建于五代、隋代、东晋年间,是杭州著名的佛教寺院。

  【五云山】

  在浙江杭州市西湖西南面,倾临钱塘江。相传古时有五色瑞云索绕山巅,因而得名。海拔344米,高耸入云。从山脚到山巅,石磴千余级,曲折七十二弯,前人有句道:“石磴千盘倚碧天,五云辉映五峰巅。”山腰有亭,近瞰钱江,回望西湖,亭上有联:“长堤划破全湖水,之字平分两浙山”,点景极妙。山巅有古井,大旱不涸。井之东首,有银杏一棵,树高21米,冠幅28米,胸径2.5米,粗可五人合抱,据说植于宋代乾德年问,树龄达千余年,为杭州罕见的名木古树。

  【牛皋墓】

  在浙江杭州市栖霞岭紫云洞剑门关。牛皋(1087—1147)字伯远,汝南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人,南宋抗金将领,岳飞部将。绍兴十七年都统制田师中宴诸将,皋中毒暴死,或云秦桧使师中毒死。

  【凤凰山】

  在浙江杭州市的东南面。主峰海拔178米,北近西湖,南接江滨,形若飞凤,故名。自隋以来,肇建州治,五代吴越,设为国治,筑子城。南宋建都临安府(杭州),在凤凰山东麓建筑皇城,方圆九里之地。围绕着馒头山,利用自然山水和地形布置宫殿、园林和亭阁。外朝的大庆殿和日朝的垂拱殿都位于南部,在丽正门内;东北是东宫所在;寝殿、后苑,都在北部,南宋亡后,官殿改作寺院,后遭火灾,成为废墟。现还有胜果寺、凤凰池及几座古井等遗迹和一些遗物。

  【凤凰山排衙石题刻】

  在凤凰山顶。有怪石二列拱立,状如排衙,吴越王钱镠曾刻七言诗八句其上,字径二寸。正书,诗前有序,字径一寸,行书。今已漶漫,依稀可辨。

  【凤凰寺】

  原名真教寺。俗称礼拜寺。因原建筑群状似凤凰,故名。在浙江杭州市中山中路。是我国现存伊斯兰教四大古寺之一。据传创建于唐代,寺内原存有阿拉伯文《古兰经》经句的方砖,砖上还有“宋杭州定造京砖”戳记,说明南宋时已建此寺。无延祐间阿老丁重建。明、清以来,历经重修,1953年曾全面修整。现存大殿是元代建筑,砖结构,面宽三间,不用梁架,四壁上端转角处作菱角牙子叠涩收缩,上覆半球形顶。外观起攒尖顶三座,筒瓦板垅,翼角起翘。殿内的须弥座,两侧刻竹节望柱,束腰刻花草,构图洗炼,刀法遒劲,当是元代以前旧物。

  浙江省(359)木制经函,雕刻精致,可能是明景泰二年(1451年)重修设置的。

  【六和塔】

  又名六合塔。在浙江杭州市城南钱塘江边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吴越王钱弘彻为镇江潮而建。塔身九层,高五十余丈。塔上装灯,江上夜航船只赖以导引。宣和三年(1121年)毁于兵火。现存砖构塔身系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重建,塔刹系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遗物,外部木檐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建。今塔高59.89米,八面七级,每层中心都有小室。砖构塔身的柱子和斗洪等均仿木构建筑形式。四周廊子铺有踏磴,可通顶层。每层廊子两侧都有壶门,内通小室,外通檐廊。塔内所有须弥座上,有砖雕神人、飞天、花卉、乌兽等图案,与《营造法式》所载如出一辙,是我国建筑史上珍贵的实物资料。登塔临槛,江于景色,尽收眼底,有“人立青冥最上层”之感。

  【文澜阁】

  在浙江杭州市孤山南麓。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四库全书》告成,全书三万六千册,分抄七部,藏于文渊、文溯、文源、文津内廷四阁,和扬州文汇、镇江文淙、杭州文们江南三阁。七阁现存四阁,其中江南三阁只存文澜一阁。阁仿照宁波天一阁形式,初建于乾隆四十七年。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系木构六开间楼房,屋面重檐、筒瓦板垅,背山轩立。阁前凿水池,中有奇石耸立,名仙人峰,并建平厅一座,当年用作阅览室。东南侧有碑亭一座,碑上正面刻有清乾隆帝题诗。背面刻颁发《四库全书》上谕。东侧亦有碑亭一座,碑上刻清光绪帝题)‘文澜阁”三字。平厅前有假山一座,上建亭台,中开洞壑,玲玫奇巧。

  【玉泉】

  在浙江杭州市栖霞山和灵隐山之间的青芝坞口。泉晶莹明净,向有“湛湛玉泉色”的美称。原在清涟寺内,寺建子南朝齐建元年间,今寺已不存。1964年改建成为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新庭院,在长方形的池中养有大鱼,池畔筑轩,凭栏观鱼,有“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的意趣。“鱼乐国”匾额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手迹。玉泉东面内院还有古珍珠泉、晴空细雨池,泉如抛珠、细雨,各有特色。

  【玉皇山】

  原名育王山,亦称玉龙山。耸立在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237米,有盘山公路直通山巅。山腰有紫来洞,洞前可俯瞰山下的八卦田,传是南宋皇帝祭先农时亲耕的籍田。山顶有福星观,又称玉皇宫,今已改建为庭院。山上还有天一池、白玉蟾井等古迹。玉皇山下慈云岭南坡有五代时的造像两龛,为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石刻造像的代表作之—。

  【石屋洞】

  在浙江杭州市南高峰和青尤山之间的石屋岭南麓,因洞的形状象屋而得名。洞后有一穴,上宽下窄,状如浮螺,名沧海浮螺。洞顶有搞云亭,洞前有桂花厅。

  【龙井】

  在浙江杭州市西湖西面风篁岭上。本名龙泓,又名龙湫,龙井,是以泉名井。相传三国东吴赤乌年间已发现。泉水出自山岩中,四时不绝,水味甘洌,取小棍轻轻搅拨井水,水面呈现一蠕动的分水线,颇饶风趣。周围还有神运石、涤心沼。一片云诸胜迹。龙井之西是龙井村,环山产茶,名西湖龙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而著称于世。元代虞集咏茶诗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龙兴寺经幢】

  今存杭州风起路,建于唐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制作精致。幢身刻唐代著名书法家胡季良书写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北高峰】

  在浙江杭州市灵隐寺后。与南高峰相对峙。海拔314米。自山下有石磴数百级,盘折三十六弯通山顶。登临眺望,群山屏列,西子猢云光倒垂,波平如鉴。钱塘江从南面重山背后绕出东去,有如新濯匹练。

  【白塔】

  在浙江杭州钱塘江边闸口。用白石建造,八面九层,每层有腰檐和平座(回廊),顶置塔刹,轮廓挺秀。塔身四周遍刻经文,壶门两侧浮雕从菩萨像。该塔全仿木塔形制,具有五代吴越末期的建筑风格。

  【司马光家人卦石刻】

  在浙江杭州南屏山岩壁上。传为北宋司马光书。

  隶书,十二行。行十六字,字径五寸。

  【西湖】

  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于湖。三面环山,一面濒市。在浙江杭州市之西,故自宋代开始,通称西湖。湖体轮廓近似椭圆形,面积6.0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5.2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湖底较平坦,水深平均在1.5米上下,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到1米。湖面上有白、苏二堤,将湖面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浙江省(361)五个部分;橱中有孤山、小流洲、湖心亭、阮公墩四岛。注入西湖的主要溪流有:金沙港、龙泓涧、长桥溪。调节西湖水位的主要出水口:一是圣塘闸,经圣塘河,流入运河;一是涌金闸,经浣纱河地下管道,流入武林门外的城河。西湖在古代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以后由于泥沙淤奏,大海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了一个渴湖。此湖承受山泉活水冲洗,经历代人工疏浚治理,始演变成为举世闻名的西湖。在以西湖为中心的49平方公里园林风景区,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四十多处,有重点文物古迹三十多处。环湖山峦迭翠,花木繁茂。峰、岩、洞。壑之间,穿插着泉、池、溪、涧)青碧黛绿丛中,点缀着楼阁、亭谢、宝塔、石窟。湖光山色,风景如画。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诗赞道:“水光澈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最早出现于南宋画院画师的山水小品题名。现在十景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断桥残雪,与宋时旧况有别。

  【钱塘十景】

  西湖附近1。儿童公园2。柳浪闻莺3。白堤4。平湖秋月风景,名目很多,南宋时有5。中山公园6。西泠印社7。放鹤亭8。曲院风西湖十景,元代又有钱塘荷9。小瀛洲10。三潭印月11。花港观鱼十景,即:六桥烟柳、九里云松、灵石樵歌、孤山雾雪、北关夜市、葛岭朝嗽、浙江秋涛、冷泉猿啸、两峰白云、西湖夜月,并称“西湖双十景”。至今,有的已徒具空名。其中具有风景特色和历史价值的胜迹,均已列入杭州园林建设规划。

  【柳浪闻莺】

  在西湖东南岸,涌金门至清波门之间的滨湖地带。南宋时,这里为御花园,园中有柳浪桥,沿湖植柳,轻风摇曳,如碧浪翻空,春日黄莺鸣啭其间,行人驻足而听,故名柳浪闻莺。现已扩建成公园,面积17公顷许,内有聚景园、闻莺馆、日中不再战纪念碑等,全园广植垂柳花木,中心地区为一片樱花和海棠。春日繁花满枝,灿若云霞,亭廊相接,曲折有致。沿湖地带,柳荫夹道,是欣赏三面云山和一湖秀水之地,别具特色。园南隅有句山樵舍,是清代文人陈兆仑旧居。《再生缘》作者陈端生,即兆仑女孙,出生于此。

  【小瀛洲】

  在外西湖偏南湖面上。面积7公顷,呈田字形,是因神话传说中有瀛洲仙山而题名。此洲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开浚西湖时取湖泥筑成;环形堤埂,始筑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九曲桥,初建干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现在洲上有曲桥及开网、迎翠、闲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楼、台,石桥曲折,花木扶疏,置身其间,有步移景换之感,历来被誉为岛中之岛、湖中之湖的西湖著名胜景。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石塔,在西湖中的小汽洲我心相印亭前。宋代文学家苏拭任官杭州时,开浚西湖,在湖面上建立三石塔为标志,禁止在此范围内植菱种芡,以防湖泥淤积,原塔已毁。现有石塔为明天启元年(1621年)补立。塔高2米许,塔身中空,球形,球面有5个圆孔。每当皓月当空,塔里点上蜡烛,洞口蒙上薄纸,烛火透过圆洞倒映水面,宛如一个个小月亮,与天空倒映湖中的明月相映;倘逢晴爽,清风徐徐,微波轻皱,月景幽美。又因旧传湖中有三个深潭,故有“三潭印月”之称。昔人有诗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湖心亭】

  在西湖中。初名振莺亭,又称清喜阁。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明万历后才称湖心亭。今亭于川53年重建,一层二檐、四面厅形式,金黄琉璃瓦屋顶,宏丽壮观。昔人有诗云:“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断桥残雪】

  断桥,一名段桥,又名宝■桥。唐代张■诗有“断桥荒藓合”的句子,据说是因为从孤山的来路(白堤),到此而断,因而得名。桥处在里西湖和外西湖的分水点上,一端跨着环湖北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桥堍东北角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每当冬未春初,积雪未消,春水初生,拱桥倒映,■朗生姿。“断桥残雪”力西湖十景之一。民间故事《白蛇传》中说的白娘子和许仙即在此相会。

  【白堤】

  原名白沙堤。横亘在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从断桥起,过锦带桥,止于平湖秋月,长1公里,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堤上桃柳成行,芳草如茵。回望群山含翠,湖水漾碧,如在画中游。

  【平湖秋月】

  在西湖白堤西端。前临外湖,水面开阔,在皓月当空的秋夜,湖平如镜,清辉如泻。前人有诗云,“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故“平湖秋月”为西湖十景之一。唐代中期,此地有望湖亭,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就望湖亭遗址勒石建亭,旁构水轩,游览面积不到2,000平方米,今园地已扩大到6.000平方米,修建、改建了亭、台、楼、阁等园林小品建筑。平湖秋月楼住上有一联云:“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道出了这里的境界。

  【孤山】

  孤峙在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故名孤山。又因多梅花,一名梅屿。海拔38米,面积约20公顷。这里是风景胜地,也是西湖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浙江图书馆、浙江博物馆、中山公园、西湖天下景庭园;东南面有平湖秋月;山顶有西泠印社;山后有中山纪念亭:北麓有放鹤亭及湖上赏梅诸景。古人有诗曰:“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

  【放鹤亭】

  在西湖孤山北麓。元代人为纪念林和靖,修茸其墓,并植梅数百株,又建梅亭。明嘉靖年间,钱塘令王■建放鹤亭,近年重修。林和靖(967—1028),名通,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杭州)人。居孤山二十年,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的传说。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咏梅名句,流传至今。亭壁有清康熙帝临明董其昌书、南朝宋鲍照的《舞鹤赋》石刻;亭外附近种了许多梅花,为湖上赏梅胜地。

  【西泠印社社址】

  在西湖孤山。是我国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学术团体。

  筹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次年就绪。1913年召开成立大会,公推吴昌硕为社长。有柏堂、竹阁、仰贤亭,四照阁、题襟馆、观乐楼、还朴精庐、华严经塔等建筑。各抱地势,参差错落。其间有印泉、闲泉和潜泉,幽雅清静。亭阁内嵌有清代印人画像石刻,及印学大师丁敬的墨迹石刻。岩壁上多名家摩崖题记。还建有三老石室,室内保存的东汉《三老讳宁忌日碑》和历代碑刻,有重要历史价值。

  【三老石室】

  在西湖孤山西冷印社观乐楼西。全用青石砌造,中藏东汉初《三老讳字忌日碑》(三老是东汉时掌教化的乡官,讳字指三老的名字,忌日即三老去世的日期)等珍贵文物。碑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在余姚客星山出上。碑文尚存二百十七字,书法古朴遒劲,是浙江已发现石碑中年代最早的一块。出土后即被外国人购去,后由浙江地方人士捐金赎回,保存于此。

  【六一泉】

  在西湖孤山西南麓,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元祐四年(1089年)任杭州知州时,为怀念同时代的散文家和诗人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而命名的。泉池面积约2平方米,上盖半亭一座。

  【浙军攻克南京阵亡将士墓】

  原在西湖孤山东麓。1964年迁至鸡笼山,1981年再迁至南天竺。坐东朝西,由墓基、墓穴和墓碑组成。墓基面宽11.97米,进深8米,长条石砌筑。墓碑中题“浙军攻克金陵阵亡诸将士之墓”。辛亥武昌起义后,东南各省先后光复,清政府南京驻兵负隅顽抗,新军初攻失利,电告各地求援。浙军即出师会攻,1911年12月2日配合友军攻克南京。1912年在此筑墓七座,合葬此役牺牲将士四十三人和在杭州、武汉二战役中牺牲的二人。

  【苏堤】

  俗称苏公堤。在西湖上。南起南屏路,北接曲院风荷。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任杭州知州时,开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筑成,横贯湖南北,全长2.8公里。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堤旁遍种花木,春季桃红柳绿,景色尤佳。漫步堤上,看晓雾中西湖苏醒,新柳如烟,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意境动人,故称“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

  【杨公堤】

  在西湖西里湖的西岸,即今环湖西路。明正德三年(1508年),杭州郡守杨盂瑛开浚西湖,取湖泥筑成,全长2公里许,堤上造环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六桥,与苏堤六桥相对,合称“西湖十二桥”。

  【花港】

  在西湖苏堤映波桥与锁澜桥之间的绿洲上。南宋时,苏堤第三桥与西岸第四桥相对,其间有一水,名为花港,通花家山。山下有卢园,凿池养鱼,故西湖十景中有“花港观鱼”名目。今已扩建成占地20多公顷的公园,相当于旧时的一百倍以上。公园采取自然式布局,全园有红鱼池、牡丹园、大草坪、密林、花港等景区;国内植物配置精致,四季有应时之花,八节有长青之树,发展了“花”、“港”、“鱼”这一名胜的特色。

  【曲院风荷】

  在西湖苏堤跨虹桥西北。南宋时,在今灵隐路洪春桥南端有一家酿造官酒的院,院中种植荷藕,花开时香风四起,取名“■院荷风”,日久湮没。清代初期,构亭跨虹桥之西,平临湖面,环亭植荷花,康熙帝南巡,遂改“■院荷风”为“曲院风荷”。清人许承祖有诗云:“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白云一片忽酿雨,泻入波心水亦香”。

  【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碑亭在杭州灵隐路洪春桥畔。宋、元时称为“两峰插云”,清康熙帝南巡,改“两峰”为“双峰”。双峰指的是北高峰和南高峰,两峰遥相对峙,其间小山起伏,绵亘约5公里。峰顶时隐时现于薄雾轻岚之中,望之如插云天,因而得名。

  【雷峰夕照】

  雷峰塔一名黄妃塔,又称西关砖塔。在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吴越国王钱弘俶王妃黄氏建。塔身七级。明代嘉靖年间倭寇侵犯杭州,疑塔中有伏乒,纵火烧塔,仅存赭色塔身。旧日夕阳西照,宝塔金碧与山光辉映,别具风韵。宋尹廷高有诗曰:“烟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是西湖十景之一。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就被法海和尚镇压此塔下。塔于1924年9月25日倒塌。在有孔的塔砖中发现雕版印刷的经卷,首题:“吴越国王钱弘濛敬造《宝箧印经》八万四千卷,永充供养。时乙丑岁记。”乙丑岁为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

  【西泠桥】

  一名西林桥,亦称西陵桥。是杭州孤山到北山必经之地。又名西村,宋人词中有“看画船尽入西村,闲却半湖春色”即指此。

  【刘庄】

  一名水竹居,原为晚清刘学询别墅,俗称刘庄。在浙江杭州市西湖丁家山前隐秀桥西。面积36公顷,背山濒水,环境幽静。今园内有迎宾馆、梦香阁、望山楼、湖山春晓诸楼台水榭,室内陈设古朴别致。1954年以来经精心设计改建之后,尤具东方园林特色,被誉为西湖第一名园。

  【吴山】

  在浙江杭州市西湖东南面,山体伸入市区。海拔约百米,由紫阳、云居、七宝、峨嵋等山连成。山势起伏,绵亘数里。一说春秋时为吴国南界,故名吴山;或云以伍子胥故,讹伍为吴;又因吴国大夫伍子胥以忠谏死,浮尸江中,吴人怜之,立词山上,遂称胥山。山上有城隍庙,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从凤凰山迁此。明永乐年间封浙江故按察司周新为城隍之神,故亦称城隍山。今通称吴山。山上有茗香楼、极目阁等建筑。登阁览胜,左湖右江,杭州全城,尽收眼底。吴山东南端为紫阳山,山石嵯峨。拔地而起。山下有瑞石古洞。洞之下侧,感花岩上刻有宋代苏轼《宝成院赏牡丹诗》。宋米帝手书“第一山”三字,迄今犹存。紫阳山西端石壁上又有“吴山第一峰”五个大字,相传为南宋朱熹手迹,紫阳山通云居山道旁,有巫山十二峰,俗称十二生肖石。取名为笔架、香炉、棋盘、象鼻、玉笋、龟息、盘龙、舞鹤、鸣凤、伏虎、剑泉、牛眠,形象逼真,颇具意趣。吴山山腰有宋樟一棵,据传植于哺宋淳祐年间,已有七百多年树龄。

  【紫阳山】

  见“吴山”。

  【汾阳别墅】

  一名宋庄,亦称郭庄。在浙江杭州市西里湖西岸,环湖西路卧龙桥北面,为清代宋端甫所建,后为郭姓所有,园内濒湖构榭,雅洁有致,素被称为西湖池馆中之最富幽趣者。

  【张苍水墓】

  在浙江杭州市南屏山。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奉鲁王监国,据守浙东山地和沿海一带,官至权兵部尚书。后鲁王政权覆灭,他又与荆襄十三家农民军联络。合力抗清。至清康熙三年(1664年),因见大势已去,遂解散余部,隐居南田花岙(今浙江象山南田),不久被俘,在杭州弼教坊就义。

  【杭州花圃】

  在浙江杭州市西湖西北侧,占地26公顷余。分设盆景、月季、兰花、菊花、香花、露地草花、水生花卉、温室花卉、牡丹芍药等景区,而以盆景、兰花、月季为重点。兰花是杭州的名花,这里主要培育各具特色春兰、夏兰、秋兰、寒兰。兰苑内有“国香室”和“同赏清芬”的匾额,系朱德手书。盆景区有一立石。名结云峰,形同云立,纹比波摇,是江南园林三大名石之一。

  【杭州植物园】

  在浙江杭州西湖西北面,地处双峰插云与玉泉之间的丘陵地带。1956年新建。全园面积250公顷,分展览区和实验区两大部分。展览部分主要有植物分类区、经济植物区、观赏植物区、竹类植物区、树木园:实验区主要包括植物引种驯化、抗性树种实验、果树实验三部分。已搜集、引种中外植物四千多种,隶二百多科,一千多属。其中稀有珍贵植物,有我国特有树种水杉、夏蜡梅、华东黄杉:还有来自国外的澳洲梧桐、美国红杉、希腊油橄榄、比利时王莲等。国内丘陵起伏,园林布局采用自然风景式,既富有科学内容,又具有公园外貌,是西湖著名园林风景之一。

  【虎跑】

  在浙江杭州市西湖西南隅的大慈山下,距市区约5公里。神话传说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高僧寰中居此,苦于无水。一日,有“二虎跑地作穴”,泉水涌出,故名“虎跑”。泉自后山的砂岩、石英岩中渗出,流量为0.37立升/秒,甘洌醇厚,向有天下第三泉之称。“龙井茶时虎跑水”号称“双绝”。宋代苏轼诗有“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尊自在尝”之句,即指此泉。泉西有宋代高僧道济(济公)的塔院遗址。后山有弘一法师之塔。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是我国早期话剧活动家、艺术教育家,1918年,蒿目时艰,披剃入山,在虎跑寺潜修律宗,1943年在福建泉州圆寂,部分遗骨葬于虎跑。

  【岳王庙】

  在浙江杭州市西湖畔栖舀岭下。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3年),孝宗即位,岳飞之冤昭雪,改葬遗骸于此。嘉定十四年(1221年),改北山智果院为祠庙,即今之岳王庙。历代屡毁屡建,现存建筑是清代以后陆续重建的,1979年曾全面鳖修。门楼重檐歇山顶,巍峨庄严。入门有忠烈祠、启忠祠两部。忠烈祠殿内有岳飞像,像高4.54米,着盔甲,披紫蟒袍,按剑而坐。像上方悬仿岳飞手书“还我河山”匾一块。殿内两侧壁上嵌明人洪珠书“尽忠报国”四大字,殿顶天花板上绘百鹤图,启忠祠在忠烈祠西,原把岳飞父母,旁有南枝巢、正气轩等建筑。

  【岳飞墓】

  通称岳坟。在岳王庙中侧。甫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抗金名将岳飞因坚决抗战,反对和议而被以高宗赵构、权相秦桧为首的投降派杀害。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潜负其尸,葬于北山之渭。绍兴三十二年(1163年)宋孝宗即位后,以礼改葬其遗骸于此。墓在岳庙西,墓前建有墓门。前有照壁,上嵌明人洪珠书“尽忠报国”四字。过墓门有甬道至墓前,道旁列石人、石兽。岳飞墓在正中,墓碑刻“宋鄂岳王之墓”;左则为其子岳云墓。墓周古柏森森,有石栏围护。石栏正面望住上刻“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一联。墓门下有四个铁铸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即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桧妻)、张俊、万俟卨四人。跪像背后墓门上有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墓园照壁前南北两厢各有碑廊,陈列历朝石碑一百二十五块。北廊是岳飞诗词、奏札等手迹。南廊是历代名人凭吊题咏。1979年曾对岳飞墓作过全面整修。

  【灵隐寺】

  亦名“云林禅寺”。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在浙江杭州市西湖西北灵隐山麓,前临冷泉,面对飞来峰。传东晋咸和初年印度僧人慧理见飞来峰叹道,“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佛在世比多为仙灵所隐。”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清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五代吴越国时,曾二次扩建,当时有九楼、十八阁、六十二殿,僧徒三千人,房屋一千二百余间,极盛一时。以后迭经兴衰,毁建多次,现存寺院系十九世纪重建。1956年和1970年,曾两次大修。寺有东西二山门,与天王殿并列,天王殿居中,二山门旁列。殿内正面有弥勒佛坐像,弥勒背后有木雕韦驮立像,二像均置于精工雕镂的佛龛中。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坐像。殿后过园林登石砌月台,有大雄宝殿,与天王殿在同一中轴线上。殿高33.6米,高甍飞宇,琉璃瓦顶。正中有金装释迦牟尼像,高9.1米,庄严静穆,坐莲座上。像后有壁,背面塑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殿周沿壁环列二十诸天、十三圆觉的金装像。殿左有联灯阁、大悲阁。大雄宝殿前有两座八角九层石塔,可能是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吴越王钱弘俶命永明延寿禅师重修灵隐寺时建造的。天王殿前有两座石经幢,为钱弘俶初建于开宝二年(969年),当时安置在钱氏家庙奉先寺,景祐二年(1035年)迂此。寺前古木苍郁,冷泉流经处筑有春淙、壑雷、冷泉诸亭,清幽静谧。

  【飞来峰】

  一名灵鹫峰,在灵隐寺前。东晋咸和初(约公元326年),印度高僧慧理登此山,说“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名其峰为飞来峰。海拔168米,古木参天,岩石突兀,如矫龙、奔象、伏虎、惊猿,堕者将倾,翘者欲飞。峰下有龙泓、玉乳、射旭诸天然岩洞,回旋幽深,洞壁满布五代、宋、元时期大小石窟造像。峰前有灵隐涧,涧水清澈可爱。梅雨季节,水势汹涌,声如轻雷。峰外还有面水或跨水而建的春淙、冷泉、壑雷等亭。清代汪适荪有《游飞来峰》诗:“峰峰形势极玲珑,灵根秀削摩苍穹。一峰已尽一峰起,奇峰面面无雷同。我来绝顶徘徊久,天风飒飒吹襟袖。恍疑羽化欲登仙,此峰自合名灵鹫。”

  【飞来峰造像】

  在灵隐寺前飞来峰。有五代、宋、元时石刻造像三百二十八尊。散布于飞来峰的青林、玉乳、龙泓、射旭、呼猿诸洞内外和沿溪涧的岩壁上。五代造像有青林洞右岩壁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三尊,作于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是飞来峰最古的造像。宋代造像大多结构完整,技法精练。临溪岩壁上有宋代弥勒像一尊,像一手按布袋上,一手持念珠,嘻笑颜开,袒腹踞坐,造型自然生动。元代造像数目最多,大多雕刻精美,保存完整。因崇奉西藏佛教,多作密宗佛像,更为难得。过壑雷亭越溪而上有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所作观音像,三头八臂,半裸体,戴宝冠,饰璎珞,面容丰满安详,线条流畅,刀法洗练,尤为突出。

  【翠微亭】

  在灵隐寺前飞来峰半山腰。原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为纪念岳飞而建,近年重修。相传韩世忠偶登飞来峰,因怀念含冤死去的故友,于是掇取岳飞《登池州翠微亭》一诗中的“翠微”二字,用以名亭。其子韩彦直书写题记。

  【金衙庄遗址】

  在浙江杭州市清泰门北。旧称皋园。为明隆庆年间金学曾别墅。清初,严沆割其半用以筑园,自称“古树当轩,流泉绕户”,被誉为当时“湖山异景”。嘉庆、道光间,园归章氏,旋又属严氏。同治以后,改为局署。遗址在今解放街东段与环城东路交叉口,已辟为街坊绿地。

  【净慈寺】

  在浙江杭州市南屏山慧日峰下。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原名慧日永明院,南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改今名。寺分前、中、后三殿,中间的大雄宝殿是1960年重修。寺内西首旧有济公殿,供奉宋代高僧道济(济公)塑像。

  【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

  在浙江杭州紫阳山麓岩壁上。麻易葛剌是梵语“大黑天”的音译,佛教密宗说是大日如来降伏恶魔时,所现的忿怒药叉主之形像。古人亦把作军神。像短腿大腹,面呈凶猛愤怒相,以人头为饰物,足踏一天魔女身上,狰狞可怖。左有文殊,坐狮子;右有普贤,坐白象,均作半跏跌坐式。旁有元至治二年(1322年)的造像题记。

  【南高峰】

  在浙江杭州烟霞岭西北,与北高峰遥相对峙,海拔256.9米。山麓有烟霞洞、水乐洞诸风景点。登临眺望,钱塘江索回若带,西子湖清莹如镜,一面城市三面山,杭州景物,尽收眼底。

  【水乐洞】

  在南高峰烟霞岭东麓。是一个石灰岩的地下溶洞,洞深60寺米,洞中有泉,水声从洞中出来,铿锵悦耳,有音乐的节奏感,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即已题名为水乐洞。

  【烟霞洞】

  在南高峰烟霞岭上。五代后晋开运年间就已发现。洞深20多米,顶穹有倒悬的石钟乳,洞壁有五代以来雕造的菩萨像、罗汉像:洞外有呼嵩阁、舒啸亭、陟屺亭、吸江亭,有品霞撷秀之轩:还有象鼻、落石、佛手诸岩景。岩石斗秀,峭壁凌空,登高舒啸,有远吸江海,近俯诸山之胜。

  【烟霞洞造像】

  在南高峰烟霞洞。洞口分列造于宋初的半圆雕观音、势至立像。造型静穆精美。洞内有造于五代的十六罗汉圆雕坐像。造型自然生动,各具面目。依洞壁岩势散置左右,一如虔修于深山幽谷之中。

  【南宋石经】

  在浙江杭州市孔庙内。有《周易》、《尚书》、《毛诗》、《中庸》、《春秋左传》、《论语》、《孟子》七种,皆正楷。为南宋高宗赵构和皇后吴氏所书。淳熙四年(1177年)宋孝宗下令于太学内建造“光尧石经之阁”,安放石经,作为太学诸生的标准读本。元代以来几经变迁,损失甚多,今尚存八十六石。

  【雨屏晚钟】

  “南屏晚钟”碑亭在浙江杭州市西湖之南的净慈寺前。唐宋时寺内有铜钟,每当暮色苍茫,寺钟长鸣,山谷皆应,逾时方息。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重铸了大钟一口,传声独远。“南屏晚钟”后成西湖十景之一。

  【秋瑾墓】

  在杭州西泠桥畔。1907年7月15日,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秋瑾在绍兴轩亭口就义,遗体由同善局葬于卧龙山麓,后由其兄秋誉章秘密迁到严家潭暂厝。同年12月秋瑾生前好友徐自华、吴芝瑛遵照烈士遗愿,营葬杭州西泠桥边。旋又遭清政府当局阻难,秋誉章被迫将灵枢运至湖南秋瑾夫家。辛亥革命后从湖南运回,归葬西冷桥畔。后毁。1981年重建。

  【保俶塔】

  在浙江杭州市宝石山上。原名应天塔,或称保叔塔。建于北宋开宝年间。据传,宋统一后,太祖召吴越土钱弘俶进京,其母舅吴延爽发愿建造此塔,祈俶平安归来,故称保俶塔。但吴延爽兄弟五人,早在显德七年(960年)因谋叛,削职除名,流放外州。另据明徐一夔《重建宝石山崇寿院记》:“钱氏之臣有吴延爽者,往东阳请善导和尚舍利,建浮图九级。”宋咸平年间,僧永保重建,时人呼永保为师叔,故亦称保叔塔。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曾在塔下发现吴延爽造塔记残碑。此后屡毁屡建。现存砖塔,六面七级,系1933年修建。塔身秀挺,卓立山巅,未近西湖先入眼帘。旧与雷峰塔分峙南北,称西湖门户。

  【狮峰】

  在浙江杭州市龙井寺西侧,天竺乳窦峰右边。兀立在层峦叠嶂之中,若雄狮蹲踞,人称狮峰。狮峰茶时与龙井齐名,素称上品。狮峰之下旧胡公庙前有茶树十八棵,曾经清乾隆帝品为“御茶”;是当时上贡的珍品。

  【贯休画十六罗汉像刻石】

  现存浙江杭州市孔庙。共十六方。五代时僧人贯休画的罗汉像,造形传神,线条遒劲流畅,是我国古代绘画中的著名精品。原藏杭州孤山圣因寺,清乾隆帝南巡时,曾亲到寺内观赏,为各像题赞,又据梵典改正了画上原题的罗汉名号。

  【钱王祠】

  原名表忠观。在浙江杭州市清波门北。把武肃王钱镠、文穆王元瓘、忠献王佐、忠逊弘倧、忠懿王俶。祠旧在龙山,初建于熙宁十年(1077年),元时圮毁,明嘉靖间于今处重建,1925年再次重建。祠内旧有苏轼书《表忠观碑》四块,年久残断,现仅存明代重新摹刻的一块,藏杭州孔庙。祠今已改建为聚景园,内筑有亭轩,点缀花树,供人游览。

  【钱塘六井】

  在浙江杭州市城内。唐大历年间,李泌任杭州刺史,见当时城区井泉咸苦不堪饮用,就在今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了相国井、西井、方井、金牛井、白龟井、小方井,共六口。井底埋设竹管,与西湖相通。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修理时,把竹管换成瓦筒,盛在石槽内。六井今多湮没,仅解放街井亭桥西的相国井遗址尚存。

  【钱塘江大桥】

  在浙江杭州市六和塔附近。横贯钱塘江南北,是连接沪甬、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建自1934年8月8日成于1937年9月26日。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大桥。全长1.322米。大桥如江上飞虹,雄伟壮观。

  【钱元瓘墓石刻星象图】

  在浙江杭州市孔庙。1965年夏,浙江博物馆发掘五代吴越国王钱元罐墓。墓顶石刻星象图,刻工精细,位置准确。星象用阴线勾划,中央刻拱极星座,周围刻二十八宿。此外,还用单线刻半径不等的四个同心圆,圆心即天球北极;第一圈直径为49.5厘米,表示范围内的星象绕天球北极旋转时不没入地平,亦即盖天图中的内规:第二圈直径189.5厘米,为盖天图外规,表示再往外的星在观察地点看不见。最外面圆圈是盖天图的重规。这幅图比世界公认的苏州石刻星图早三百多年,面积也大四倍,是研究古代天文学的极为珍贵的资料。

  【徐锡麟墓】

  在浙江省杭州市南天竺。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1907年与秋瑾准备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7月6日,起义失败,就义于安庆。辛亥革命胜利后移葬于杭州孤山。1981年于今址重建。

  【浙江省图书馆】

  在浙江杭州市。馆合分两部,古籍部在孤山南麓,其余在大学路。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当时馆舍在大方伯里(今解放街东段),藏书六万卷。孤山南麓的馆舍是1911年扩充的。当时还接收了藏在文澜阁的《四库全书》。1928年又在大学路修建馆舍一座,解放时馆中藏书约四十万册。解放后政府将孤山南麓的青白山居划归图书馆使用。现藏书总数已达到二百二十五万册,其中古籍图书为一百二十五万册,古籍中善本书有十八万册;全国各地地方志二千多种,三万余册。

  【资延寺造像】

  在浙江杭州市慈云岭南坡东边的石壁上。主龛中间圆雕弥陀、观音、势至佛像三尊,都作全跏坐式,两侧有菩萨和力士像各一,容相丰满;仪态端庄,继承了晚唐的风格。龛内上部浮雕飞天和迦陵傧迦,飞天作散花状,龛相横列七化佛,两端刻文殊、普贤。北向另一小龛,圆雕地藏像,作半跏坐式,两侧有侍者,龛楣雕“六道轮回”。资延寺为五代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吴越国王所建,今废。

  【陶成章墓】

  在浙江杭州市龙井路南天竺附近。陶成章(1878—1912)改字焕卿,浙江绍兴人。近代民主革命者,光复会领袖。1912年1月,被陈其美派蒋介石设计暗杀于上海。

  【黄龙洞】

  一名无门洞、飞龙洞。在浙江杭州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相传南宋淳祐年间,江西黄龙山高僧慧开,字无门,来此结庵说法,因而得名。晚清以后为杭州著名道观。现为西湖游览胜地。后山峭壁塑造龙头,水出龙嘴,一如珠帘下垂池中。临池建有鹤止、香雪诸亭。池旁立石,上刻“有龙则灵”四字。池西山麓有假山洞壑,长约百米,盘山蹊径,蜿蜒山谷。山前有方竹园,生长方竹。近年改为黄龙仿古园,一切设施及饮食均仿宋制,使游人加入古代社会,别有情趣。

  【梵天寺经幢】

  在浙江杭州市凤凰山南麓。共两座,高15.67米,制作精美。幢身题记末句是:“乾德三年乙丑岁六月庚子朔十五日甲寅日立,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建。”华盖按腰檐形式造作,尚存角兽一枚,瓦当和滴水等做法符合宋代制度。

  【章太炎墓】

  原在浙江杭州市南屏山麓。章太炎(1869—1936)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文学。历史学、语言学家。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

  【葛岭】

  在浙江杭州市宝石山西面,海拔166米,据传是因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在此结庐炼丹而得名。山上有炼丹台、炼丹井、抱朴庐、葛仙庵等遗址。葛岭顶巅有初阳台,是观日出的好地方。“葛岭朝暾”为钱塘十景之一。

  【初阳台】

  见“葛岭”。

  【紫云洞】

  在浙江杭州市岳王庙后山栖霞岭上。洞分前洞、后洞,洞洞相连。前洞较宽敞,光线从半掩半覆的悬岩峭壁间透入,岩石略带紫色,紫云洞之名由此而来。洞内湿润阴凉,清乾隆帝游紫云洞有诗云:“春暄攀涉汗流浆,牝洞人才迫体凉。却上丹梯不数武,转温仍欲换衣裳。”

  【满觉陇】

  在浙江杭州市南山烟霞岭上的石屋洞至水乐洞之间。旧有满觉院,创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后人即以寺名为地名。此地盛产桂花,品种有金桂、银桂、丹桂,仲秋花开,香飘数里。清人张云做诗云:”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韬光】

  在浙江杭州市北高峰南,灵隐寺西北的巢枸坞。据传是因唐代高僧韬光在此结庵说法而得名。现存建筑有韬庵、敞厅、诵芬阁、吕洞宾炼丹台;还有观海亭可远望钱塘江入海,亭柱上有唐代宋之问(一说骆宾王)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诗联。西湖风景里的“韬光观海”景目,即由此而来。韬庵东端还有金莲池,为韬光引水种金莲之处,已有一千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