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东至县贵池县





  【太平塔】

  在安徽潜山县城北1.5公里。《潜山县志》载:“县北三里太平山有塔,塔前有真武殿,塔后有玉皇阁,有石华表。塔旁有寺,舒州太平慧懃宗佛鉴禅师道场。晋咸和创。”宋崇宁三年(1104年)重建。塔高5O米,八方七层,中空,每层四门对开,内壁四周砖上镂刻佛像,仪表各异,外则飞檐翘角,斗洪整齐,仿木结构形式,美观结实。今殿、阁、寺均废,塔完好独存。

  【天柱山】

  在安徽潜山县境内。传为周大夫皖伯封国于此,故又名皖山。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登祭天住,封号南岳。今祭台遗址尚存。海拔1,485米。这里群峰兀立,危崖罗列,怪石嗟峨,千岩万壑,有天柱、飞来等四十二峰,有麒麟、熔药等十六岩,有霹雳、鹦鹉等五十三怪石,有试心、千丈等十七崖,有宝公、司元等二十五洞,还有十八岭、十三井、七关、八池、四十八寨。这里秀竹奇松、流泉飞瀑遍布其间,奇花异草弥漫山谷,雾潮云海苍茫无际,风月烟云瞬息万变,雄、奇、灵、秀兼而有之。《天住山志》云:“(天柱山)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沓,泉无不吼。”李白诗称“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现已划分梅城、野寨、玉镜、马祖、良药、东关、飞来、主峰八个风景区。

  【天柱峰】

  在天柱山的主峰区。为山之主峰,又名司命峰。因峰陡如层塔,直如笋尖,故俗称笋子尖。峭壁巉岩,突起如柱。唐诗人白居易有诗誉之:“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风雷,玉光白桔香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峰拔地约840米,周围数里,摩崖“孤立擎霄”、“中天一柱”横书于其上,“顶天立地”直书于其下,万山拱卫,屹然独尊,实为淮南、江北诸峰之冠。

  【飞来峰】

  在天柱山飞来区。高约600米,为天柱山第二峰,峰顶有巨石,混圆如盖,形若石冠,压在峰顶,如拳、如盘、如害、加牛眠、如虎卧,周围约70米,高3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上有天池,下有雷公洞、乌尤井。

  【天狮峰】

  在天柱山的东关区。为天住山的第三峰。形若猛狮,昂首加顾,上有狮子石,狮口伸出一石如舌,称崖舌石。峰顶平坦,峰下有洞,可通千丈崖。与覆盆峰之间,中开一线,上凌霄汉,下不见底,曰“剑门”,门外奇峰危崖,罗列攒簇,恍若蓬莱仙境。与麟角、翠花、覆盆诸峰组成东关峰群,云海汹涌之时,座座峰尖宛如海中岛屿。

  【司元洞】

  在天柱山的主峰区,渡仙桥之南,飞来峰东。其间层岩参差,横石如城,结洞幽深,灵秘不彰。洞空邃,可容万人,洞口有石梯、石栏、石床、石桌、石凳、石灶,可想可宿,可炊可烹,坐可观奇峰吞月,卧可看窗衔星斗,洞侧怪石老松,人迹罕至,实为天住奇胜之地。

  【渡仙桥】

  在天柱山的主峰区。又名试心桥。横于天池峰顶,巉岩陡壁,中划二开,分成两岸,中架两石,宽1米许,高悬云汉,桥下千丈绝壑,万寻深渊。桥北石上平削如掌,有小池二,一方一圆,名天池,广不盈尺,池水清例,久旱不涸。桥畔老藤垂花,修条蔽谷,此处观日出、晚霞、雾潮、云海最佳,相传明文人刘若宰常来桥上弹琴,取名天乐台。

  【西关寨】

  在天柱山的主峰区。南宋未年农民领袖刘源的抗元大本营设于此。刘源,号叔清,原为义兵长,南宋未,蒙古兵南侵,刘源结寨保民,在天柱山抗敌十八年之久。被害后,寨民葬之天柱山百花岩,立碑曰“刘大王之墓”。并写诗赞曰:“千峰巉绝一英雄,兵马堂堂百战功。护地丹心终不死,刚风长吼是王风。”今石壁仍存,有刘源自题石刻。

  【炼丹台】

  又称上炼丹台。在天柱山良药区。位于良药坪左山凸怪石中,与中炼丹台、下炼丹台,皆传为东汉未左慈烧药炼丹之地。史载:左慈,字元放,于天柱山中精思学道,得石室中丹经。台上有池,名曰火池。久雨不盈,久旱不涸。每值雨后日朗,常见袅袅炊烟起于林间,缥缈无常,传为神仙丹炉中升腾之烟。称之丹灶苍烟。

  【佛光寺】

  在天柱山的马祖区。别名马祖庵,由唐代僧马祖道一居此修持而得名。明万历帝赐名佛光禅寺。清咸丰时圮毁,同治间重修。寺由群山环抱,绿竹掩映,石桥流水,雅丽非常。寺前有一巨石,如木鱼,故名木鱼石。周围有马祖和尚修性圣地马祖洞,有自然天成的莲花洞、霹雳石等名胜。

  【山备寺】

  又名乾元禅寺、三祖寺。在天柱山野寨区。传南朝梁时,有宝志禅师至此开山建寺,后三祖僧璨禅师承达摩衣钵,云游至此,扩建寺院,选场建坛,声扬大江两岸。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璨禅师立化于寺前大树下,后人建立化亭。四周古木叁天,绿荫葱茏,东有宝公洞、锡杖井、卓锡泉。传洞为宝志禅师开山时所居,井、泉为宝志禅师以锡杖所掘。西有石牛古洞,为宋文学家黄庭坚读书处。觉寂塔屹立寺内。今仅存藏经楼和偏房数间。

  【觉寂塔】

  又名三祖寺塔。在天柱山野寨区山谷寺内。始建于唐天宝五载(公元746年),大历七年(772年)更今名。会昌间唐武宗灭佛被毁,大中初复置,今塔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重建。七层八角,高10丈,楼阁式,斗洪布局谨严;顶八方系铃,风吹悦茸;塔体外旋中空,四周刻有佛像;外有砖栏环卫,内有台阶可登塔顶。塔顶有铁铸相轮,高5米,为宋乾道八年(1172年)所造。

  【石牛古洞】

  在安徽潜山县城北7.5公里山谷寺西。因山谷中有古洞,洞前有大石如牛眠,故名。这里岩石陡峭,流水潺潺,紫峰白云与苍松翠竹相辉映,风光秀丽。古人赞誉为豁豁泉、靡靡豁、滚滚泉、曲水流觞、山谷流泉。唐宋以来,游览者先后在崖壁留下大量题名石刻,现存尚有二百八十余处。其中唐李德修、宋王安石留下的摩崖石刻,尤为珍贵。宋黄庭坚曾读书洞旁,乐其山水之美,因自号山谷道人,李公麟曾画黄山谷坐于石牛之像。石刻大部完整,书法刚劲,刻石精深,是研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和历史人物的宝贵资料。

  【山谷流泉】

  在安徽潜山县城西7.5公里三谷寺西。即黄庭坚(山谷)读书处,参见“石牛古洞”。

  【舒王台】

  简称舒台。在安徽潜山县城内。台高十余丈,方圆数十亩,为宋玉安石读书处。皇祐中,王任舒州通判,后入相,封舒王,故名。台东南临雪湖、学湖、南湖,夏季月夜登台,山色朦胧,湖光缥缈,垂柳拂面,蓬香扑鼻,“舒台夜月”,为潜山十景之一。宋在此建天宁寺,明史可法在此屯兵,曰天宁寨。

  【薛家岗新石器文化遗址】

  在安徽潜山县城南7.5公里,为一椭圆形台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9—1980年三次发掘,出上石、陶、玉器等文物近千件。石器有刀、斧、锛、凿、铲等,多通体精磨,对面穿孔,棱角分明,尤以奇数相列的1—13孔大型石刀,为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少所罕见。陶器有鼎、豆、壶、鬶、杯等,多在独特的造型上显示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玉器有环、璜、管、铲、琮等,雕刻精美,图案对称。工艺水平很高。此外,出土六十多个纹饰、镂孔与不楼孔的陶球,腹内有丸,摇之有声,清脆悦耳,精致奇巧。此遗址是长江中下游原始文化的又一重要新发现;为研究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诸文化的发展关系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与长江中下游其他地区同期诸文化比较,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点,称薛家岗文化。

  【靖节祠】

  又称陶公祠。在安徽东至县东流镇。晋时东流一带属彭泽,陶潜(字元亮,又字渊明,谥号靖节)任彭泽令时,曾在此种菊、赋诗。后人敬慕他情节高风,立祠以祀。建于明弘治年间,万历之年(1573年)和清顺治二年(1645年)重建。词掩映于翠竹绿树之中,高墙环卫,有大厅一座、厢屋两排。院门上方镌“陶公词”石质匾额。院内左右两恻各有花台,种植菊花,中有鹅卵石甬道通向厅门。厅中立陶潜画像,厢屋陈列有关陶潜史料。词前有垂柳五棵,婆姿多姿,左为学湖,碧光粼粼,右有七里湖,烟波浩渺。

  【陶公祠】

  即靖节祠。

  【齐山】

  在安徽贵池县城东南1.5公里。山名来历有二:一说山有十余峰,峰峰齐等,故名齐山;一说唐贞元年间,齐映任池州刺史,享有政声,且常登此山,故以其姓作山名。周围5公里,全山如伏虎昂首,从西南向东北绵延,直抵白沙湖滨,山质由石灰岩构成,经长期风化、侵蚀,形成一派奇景:怪石嶙峋,洞窟幽深,岩壑秀美,峡峪险绝。有华盖、朝天、石虎,无极等三十二洞窟;有醒翁、窦云等十三名岩;还有二峡峪十一名泉。《齐山岩洞志》称,山虽高不逾三十仞,周围不过十里,然而有益九华之秀,可与武夷、雁荡比美。有”江南名山之胜”称誉。唐、宋、元、明、清历代在此修庙字,兴书院,建亭阁。唐诗人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宋抗金名将岳飞出兵之前曾屯兵池州,乘月夜登齐山翠微亭,写下《他州翠微亭》诗:“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山上存有大量摩崖石刻,宋包拯任池州知府时题刻的“齐山”两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见。此山位于长江南岸,地处九江、芜湖之间,水陆交通方便,上接庐山,下连九华山、黄山,为旅游纽带,与久享盛名的杏花村仅一箭之地。

  【杏花村】

  在安徽贵池县城西郊。古有酒肆,产名酒。唐诗人杜牧《清明》诗云:‘“行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即指此。自后杏花村成为千古名村。《池州府志》记杏花村:“旧有黄公酒■,后废,余井圈在民田内,上刻:黄公广润泉字。”明天启年间,清康熙、雍正时期,曾相继于此筑亭、建坊、葺祠。杏花村酒的盛名历久不减。古井仍存,井水清例,俗称“香泉似酒,汲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