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





  【天后宫】

  原名天妃宫。在福建泉州市南门。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建庙把莆曰湄洲林氏女,女为海神,据《泉州府志》记载,庙址当时是“蕃舶客航聚集之地”。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经出使西洋太监郑和奏请,奉旨修庙。明代派官出使外国前,皆来祭告祈祷。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统一台湾,泉州人施琅以此神显圣助阵,奏请进封天后,庙遂称天后宫,特予春秋致祭。现存大殿、后殿、两翼亭子及东廊,尚保持清初修建时原貌,布局构筑颇堂皇。后殿立有婆罗门教式石柱两根,规格与开元寺现存石柱同。前殿原有清初所刻青石龙柱两根,为闽南石雕杰作,已移开元寺。

  【开元寺】

  在福建泉州市西街。唐代为桑园,相传园主黄守恭以桑开白莲,舍地为寺,名莲花寺。始建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今名。宋代有支院百余所,元至元二别称百柱殿。殿内斗■附刻飞天乐伎二十四尊,殿前石台砌有人面狮身青石浮雕七十二幅,庭中有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建造的金涂式小石塔一对;殿后廊有波罗门式浮雕青石柱两根。甘露戒坛在大殿之后,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建,历代重修。现存清初修建的重檐八角攒尖式建筑,为坛五级,仍仿宋制。坛顶藻井结构复杂,斗■也附刻飞天乐伎,别具风格。大殿西侧有古桑一株,传即唐代曾开自莲之树。东侧有檀樾祠,原把黄守恭,为闽、台黄姓共同之祖祠。寺前有东西两塔,风景幽雅。寺中附属文物甚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建于寺之东侧。

  【双增】

  在开元寺紫云大殿前。东西对峙,相距约200米。东塔名镇国塔,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始建木塔,南宋宝庆年间易为砖建,嘉熙二年至淳■十年(1238-1250)改为现存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构的花岗石塔。高48.24米,占地约50十二年(1285年)并为大寺,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现寺占地约50亩,规模宏大。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二塔等。大雄宝殿建于垂拱二年,相传建殿时有紫云盖地,因名紫云大殿。屡记屡修,现存系明代重檐歇山式建筑,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原应立石柱百根(实减柱六根),故平方米,巍峨壮伟。每层开四门,设四龛,位置逐层互换。外有回廊,护以石栏,可环塔而行。每层皆辟一方洞,以架梯上下。塔心为八角形实心体,塔基为须弥座。塔上每一门龛皆翼以浮雕佛像,共八十尊。塔基砌以青石浮雕的释迹牟尼故事,凡三十九幅,均甚精致。西塔名仁寿塔,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王审知建木塔,号无量寿塔。北宋政和间易为砖建,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改为现存石塔,先东塔十年而成,高44.06米。除须弥座石刻系花鸟浮雕,石斗■作法稍异外,规格与东塔完全相同。东西双塔经历长期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仍不倾斜变形,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

  【石笋】

  在福建泉州市新门外浮。

  【东湖】

  一名七星湖。在福建泉州市东郊。古代泉州诸湖,此为最大。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泉州太守席相在此设宴,欢送欧阳詹等八人赴长安应试。詹中进士第二名,与韩愈同榜,此榜世称“龙虎榜”。唐代湖旁建有二公亭,纪念席相和谪居来泉的宰相姜公辅。岁久湖淤亭塌。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浚湖,积淤土为小山四座;淳枯三年(1243年)重浚,又积三座,合称七星墩,今尚存。“星湖荷香”为泉州十景之一,欧阳詹称它“含之以澄湖万顷,揖之以危峰千岭”,可概其胜。湖畔古有东禅寺,唐乾符间建,已废。附近有少林寺遗址,泉州少林拳术闻名中外。

  【老君岩】

  在福建泉州市北郊清源山右峰,位于羽仙岩罗山、武山之下。宋代罗山下有北斗殿,武山下有桥附近。晋江流经这里的一段因此地有石笋,故称笋江,其侧的北宋浮桥亦称石笋桥。石笋高4米,上尖下粗如笋状,又似插地的石臼杵。色白,无花纹雕刻,只是经过简单加工,保留相当原始的天然模样,可能是原始图腾崇拜或婆罗门教的遗物。《泉州府志》载:“宋郡守高惠连以私憾击断石笋。”高惠连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任泉州太守,可知此物早于老君岩造像北宋。石笋断后,直到明成化年间才真君殿,中有元元洞,为道教庙观集补接上去。解放后筑砌白石护栏保中地。建筑久圮,现只存露天的老君护。造像一尊,高5.1米,厚7.2米,宽7.3米。该像系由一块天然岩石略施雕琢而成,充分表现老人慈祥和蔼、健康愉快的神态。头、额。眼、髭须等细部雕刻,精致而不夸张,匠心独运。整个石像衣褶分明,线条柔而有力,具有宋刻的手法和风格,为福建宋代难得的道教巨型石刻佳作。

  【百源川池】

  在福建泉州市内。泉州古代的罗城、子城沟渠纵横,形成城市排水系统,称为八卦沟。百源川池是排水系统的蓄泄池塘之一,以通涂门外,取“百川溯源”之意。池西有府文庙古建筑群。北有铜佛寺,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铸有铜佛数尊,造型庄严,神态逼真。南有祠字,旧悬传为吕洞宾所书“三台挹翠”匾额,今废。池有亭榭,山光水色,饶有佳趣。华侨大厦和市文化宫建在其侧。

  【伊斯兰教圣墓】

  亦称三贤、四贤墓。在福建泉州市东门外圣墓村灵山。据《闽书》所载,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遣门徒大贤四人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此山。现存系两墓并列,墓盖用花岗石雕刻,面积2平方米。墓覆以石亭,墓后依山砌作半圆形石岸,高3米。又依岸建石回廊半周,廊内有历代石碑五方,正中有一方立于元至治三年(1323年)的阿拉伯文石碑。右侧一方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下西洋路经泉州,来此墓祭告行香所立的中文石碑。圣墓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及伊斯兰教传播史的重要古迹。附近风景幽雅,有天然巨石一块,风吹欲动,石上有明刻“碧玉球”三大字。。“玉球风动”是泉州胜景之一。

  【李蛰故居】

  在福建泉州市南门万寿路159号。李蛰(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泉州人。我国明代思想家,反封建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他以七十六岁高龄,以异端罪名,迫死在河北通州牢狱中。李贽先世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移此居住,他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代。故居是一座普通民房,面宽三间,进深两间。现前落只剩一间通道,后落两翼已塌,尚存正厅一间,宽6米,深9米,保持清末修葺时的建筑形式。清同治间修理时,曾清理出李贽石质印章两颗,现一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一存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承天寺】

  一名月台寺。在福建泉州市承天巷。本为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园。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957-958)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历代屡经重修,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著名佛寺之一。寺内旧有宋代七个佛塔及宋石经幢等附属文物,又有“一尘不染”、“梅石生香”等十景。南宋王十朋有《承天十景》诗,明张瑞图书以刻石,嵌立寺中。1938年春,闽中红军游击队在寺里整训,准备北上抗比突被国民党反动派重兵包围,五个同志被杀害,此即泉州事件。现存大殿为清末重建,十景石刻及梅花石等已移置开元寺。。

  【弥陀岩】

  在福建泉州市北郊清源山右峰,距城约2.5公里。先到千手岩,直上而达。此岩依山筑台建亭,附近有一啸台、招饮径、泉窟观瀑诸胜。全景岳峰挺秀,林泉幽美,为清源山风景最佳处。历代游人留题的摩崖石刻不少,古迹名胜,相得益彰。亭内有阿弥陀佛石刻立像一尊,岩以此得名。立像高5米,宽2米,头结球髻,右手下垂,左手平放胸前,赤足踏莲花,造型端庄慈祥,雕工精致,为泉州石刻造像之佳作。明天启间曾刷金,现已剥落。元代又建一石室奉把,约10米见方。门为拱门,楣勒“洞天别现”四字,室外有庭。室右有一元碑,记石佛、石室之雕筑经过。泉州元代石构建筑遗留无多,此一石室,倍觉名贵。

  【泉州府学】

  在福建泉州市内三教铺。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七年(公元982年)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大观三年(1109年)迁回。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左学右庙。历代屡经重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修,殿、庑、庭、池,悉皆一新。现存建筑尚保持清初原貌。大成殿为重檐院殿式,殿柱皆石,前有露台,翼以扶栏,束腰嵌有莲花等图案的青石浮雕,下为甬道、拜庭。庭外伴池,架以石桥,护以石栏,桥建于元代。东西为两院,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门外为露庭,可容数千人,左右为二栅门。府学之东是明伦堂,前有露庭,两廊虽废,庭中方池尚存,池架石桥,别具风格。外为育英门。布局宏伟,殿宇壮丽,是福建省最大的孔庙。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在福建泉州市开元寺东侧。1959年创建,是一所通过文物陈列,反映中外人民友好往来历史的专馆。现设三个专题陈列馆:(一)泉州湾古船陈列馆,陈列1974年泉州湾后诸港出土的宋代海船及其出土文物,分为门厅、海船出土文物陈列室和船厅三个部分,反映我国宋代造船业的发达和成就,阐明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二)泉州海外交通史石刻陈列馆,陈列宋元时期宗教石刻二百三十一方,分为伊斯兰教石刻、景教石刻、摩尼教遗址及遗物照片和婆罗门教寺建筑构件四个部分,反映古代中外人民友好相处的历史和文化艺术交流的成果。(三)泉州外销陶瓷陈列馆,陈列三百多件陶瓷展品,分五代以前、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四个部分,阐明泉州历代陶瓷业生产水平和外销情况,反映中外人民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日益发展的情况。

  【洛阳桥】

  原名万安桥。在福建泉州市东约10公里、与惠安县分界的洛阳江上。桥以江为名。建于北宋皇■五年至嘉■四年(1053-1059),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原长约1.200米,宽约5米,有四十六座桥墩,五百个扶栏,二十八个石狮,七座石亭,九座石塔,规模宏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历经修筑,以明宣德间、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地震重修、1932年因泉惠公路通车添架钢筋水泥桥面等三次工程为最大。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三十一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另有石塔、武土石像等石雕。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碑,即立于祠内。洛阳江当江海交汇处,江阔水深,当年造桥工程非常艰巨。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此地“潮来直涌千寻雪,日落斜横百丈虹”,风景颇为壮丽。

  【蔡襄祠】

  即蔡忠惠公祠。在洛阳桥南。建于北宋仁宗未年,把郡守蔡襄。蔡襄(1012-1067)字君谟,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大学士,两度出知泉州,建洛阳桥,卒谥“忠惠”。祠历代均曾修建,现存系清代重建,面三间,深三迸。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自撰并书的《万安桥记》大字石碑,乃其杰作。碑刻文字精炼,书法遒丽,刻工精致,世称三绝。碑立于祠中,一为原刻,一为解放后摹刻。祠内另有历代碑刻多方。祠前有两座碑亭,立有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提督张云翼的两方修祠巨碑。

  【清净寺】

  在福建泉州市涂门街。据寺内现存的古阿拉伯文石碑载,始建于回历400年,即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至元至大二年(1309年)设拉子人(今伊朗南海岸,哈默德·本·穆罕默德·古德西重修和扩建。又据中文石碑,元至正十年(1350年)及明万历三十六年(1609年)均曾重修。现存主要建筑清净寺有大门、奉天坛和明善堂。大门高20米,宽4.5米,用辉绿岩和花岗石砌筑,分外中内三重,皆圆形穹顶尖拱门,巍峨壮观。屋顶作平台,是伊斯兰教徒望月决定斋月起斋日期之处。台三面围筑“回”字形垛子,有如城堞。奉天坛屋盖早塌,仅存四围石墙。东墙辟一尖拱形正门。西墙中部向外墙凸出,形成一坛,称讲经坛。坛中有一尖拱形的大壁龛,左右辟二门,南北对峙。坛左右相间并列小壁龛六,长方形门四。南墙开大窗八,北墙开门一,均长方形。南墙外壁及坛内大小壁龛皆嵌有古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石刻经句,保存完好。寺内还有明成祖于永乐五年(1407年)颁发保护清净寺及伊斯兰教的石刻《上谕》一方。清净寺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是我国与阿拉伯各国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泉州海外交往的重要史迹。

  【清源山】

  亦名北山。在福建泉州市北郊,距城3公里余。最高峰海拔490余米,耸立在晋江平原之中,故又名齐云山。为泉州的主山,有乳泉从石间流出,又名泉山。泉州之名,亦从山而得。唐宋间泉州曾改名清源军,也由此山得名。山有三峰,中峰有清源洞、蜕岩、紫泽宫诸胜,左峰有瑞像岩、碧霄岩、龟岩、赐恩岩诸胜,右峰有南台岩、弥陀岩、老君岩诸胜。旧有三十六洞天景色。山中林泉清翠,奇石嵯峨,自唐至今,为闽南游览胜地,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誉。山上文物及历代名人题刻甚多,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的炼胆石,即在中峰,俞手书“君恩山重”四大字摩崖石刻,保存完好。

  【赐恩岩】

  在清源山左峰。为离市区最近的一处名胜风景区。凭岩俯视,泉州古城遗址宛如鲤鱼之形,故泉州别名鲤城。山相传是唐朝皇帝赐给刺史许稷,因名赐恩;又说南宋宰相李邴隐居于此,四次受朝廷恩赏,故又称四恩。山下古道有石阶数百级,拾级而上,便抵山寺。寺前古樟一株,枝叶如盖。寺为清代及近代建筑,列为一排。佛殿有白衣观音造像一尊,刻于北宋元枯年间,由天然岩块雕成,法相庄严。寺后巨石相连,颇为壮观。有一天然石室,上刻“高山仰止”四大字,传为唐代欧阳詹读书处。还有明清摩崖石刻多处;李蛰撰“不必文章称大士,虽无钟鼓亦观音”的楹联,也在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刻于寺中石柱上,今尚存。

  【瑞像岩】

  在清源山左峰。岩下山径迂回,颇有通幽之趣。岩前奇石突兀,如僧群立,称为罗汉峰。附近岩石林立,有石龟、石蟒、石城、石窗、石门诸胜,其形酷肖。因有释迦瑞像石雕一尊,故名瑞像岩。整尊石像乃就天然岩石依崖雕凿而成,作立像状,高4米,宽1.5米。左手下垂,掌心朝外,右手露肩作无畏手印,神情肃穆,取法于木刻的旃檀瑞像,别具一格。该像刻于北宋元■二年(1087年),为福建省有文字可考的宋代造型艺术作品之一。明成化年间建有石室,用以保护石像,石室纯用花岗岩筑成,别有风致。石像、石室同为岩中主要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