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





  【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市大汶口村南。大汶河东西贯穿,将其分为南北两片:南片在宁阳县堡头村西;北片在泰安县卫驾庄东。1959年首次发现,进行发掘,考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考古学界即将大汶口遗址及与其相类同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其后,于1974、1977、1978年,又先后进行多次发掘。遗址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窖坑等。出土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而骨针磨制之精细,几可与今针媲美。墓葬以仰卧伸直葬为主,有普遍随葬獐牙的风习,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浙沿海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汉明堂故址】

  在山东泰安市东北。东、西谢过城村之间。为一圆形高台。明堂为古时天子宣明政教之所,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簿均于其中举行。《史记·封禅书》谓汉武帝登基之初,于泰山东北建明堂,五年乃成。记其形制、礼仪云:“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命曰昆仑。。祠太一、五帝于明堂上坐,今高皇帝(刘邦)祠坐对之。。。天子从昆仑道入,始拜明堂如郊礼。礼毕,燎堂下。”今台上汉代碎瓦及陶器残片尚多,红烧土成片,且有流水环绕,与文献记载大体相符。台西有泉,后人立有明堂泉碑。由此可遥望泰山主峰。

  【岱庙】

  在山东泰安市内,泰山南麓。祀“东岳泰山神”而得名。为历代帝王封禅泰山,举行大典之地。史载:“秦既作畤”,“汉亦起宫”,唐代增修,宋代扩建,至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凡为殿、寝、堂、阁、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合八百一十有三极”,金、元、明、清各代均有增修,为我国宫殿式建筑之一。以主殿天贶殿为中轴,回廊环绕,钟鼓楼左右相对,前有仁安门、配天门。后有寝宫三;左为汉柏院(有古柏五株,传为汉武帝所植)、东御座(旧时皇帝祭祀时的起居之所),右有唐槐院、道舍院。雉堞周匝,四隅起角楼,面积96,500平方米,原设八门:南面主门为正阳门,两侧东西掖门为仰高门、见大门;东西为东华门、西华门;北为后宰门,旧有歇山式门搂。庙宇黄瓦朱甍,古柏参天,碑碣林立,著名的有秦二世泰山石刻,汉张迁碑、衡方碑,晋任城太守之妻孙夫人碑及唐神宝寺碑。古文物还有铜亭、铁塔等。

  【遥参亭】

  在岱庙正阳门外,实为岱庙门户。唐末以前名遥参门,因古代帝王封禅泰山先在此瞻拜而得名。明代扩建,丹垣周匝。门前建“遥参”石坊,左右立铁狮子和旗杆石各一对。院内正殿五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殿前有露台和塞门,旧有铸铁供器置露台上。殿侧有东西庑各三间。布局紧凑,古色古香,与岱庙浑然一体。

  【无贶殿】

  为岱庙主体建筑。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始建。据《宋史》载,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真宗拜迎于朝元殿,启封,号称天书。六月乙未,天书再见于泰山醴泉北。十月,真宗东巡,封禅泰山。该殿即为此而建,因名“天贶”。明改称峻极殿,后恢复原名。殿共九间,东西长48.7米,宽19.8米,高22.3米,筑石起台,白石雕栏,重檐歇山顶,琉璃黄瓦覆盖。殿壁绘东岳泰山神出巡壁画,名《启跸回銮图》,长62米、高3.3米,东部为启跸,西部为回銮,以出巡仪仗人物为主,珍禽异兽间之,山川树木、楼阁亭榭为衬景,气势磅礴,布局谨严,笔法流畅,繁而不乱。人物身份不同,神采各异,传为宋代作品。大殿虽几经修葺,又有所增补,但仍保存宋画风格。

  【铜亭】

  原名金阙。在岱庙后院东侧。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建于泰山顶碧霞祠,内奉碧霞元君像。清代移置于泰安城内岱庙西南灵应宫,1972年复迁至今址,与铁塔东西对峙。亭体范铜铸件,仿木结构形式,长4.4米:宽3.4米,造型端庄浑重,工艺精巧,为我国仅存的几个铜亭之一。

  【铁塔】

  原在泰安市西天书观,1973年迁于岱庙后院西侧,与铜亭相对。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建。塔身分层铁铸,六角十三层,现仅存下部三层。造型质朴宏伟,为我国四百多年前铸铁工艺的佳作。

  【岱庙碑刻】

  在岱庙内。保存历代碑碣一百五十一块,其中修庙祭告碑四十二,经幢六,题名十二,石刻九,诗词八十二,向有“碑林”之称。年代最早者为李斯篆书秦二世诏书石刻,次为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的衡方碑、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的张迁碑、西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孙夫人碑和唐神宝寺碑。北宋宣和、大中祥符封禅祭告碑碑体硕大,分立配天门两侧。这些碑刻集我国书法艺术精华之作,从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至宋朝的苏、黄、米、蔡四大家,真草隶篆,颜、柳、欧、赵,体例俱全,风格各异。镌刻技术精湛,点撇、横捺都表现得遒劲刚健,甚至连笔之破修,也清晰可见。1979年又将朱德、陈毅、郭沫若等所书与泰山有关的诗文石刻,立于岱庙东御座院内。

  【秦二世泰山石刻】

  在岱庙东御座院内。此石系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胡亥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镌刻而成。原立于泰山顶玉女池旁,有二百二十二字。宋代刘跂曾摹其文,可读者尚有一百四十六字。明嘉靖年间移于碧霞祠东庑时只剩二十九字。清乾隆五年(1740年)毁于火。后又于玉女池发现残石二片,仅存十字,嵌于山顶东岳庙西新筑之室内。道光十二年(1832年)墙圮,索残石于瓦砾之中,移之山下道院,后又嵌置现址。现秦始皇刻石已无存,二世诏书残石,为已发现的我国最古的文字石刻之一。元代郝经《太平顶读秦碑》诗赞其“拳如钗股直如筋,屈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鲁迅则谓“质而能壮,实汉晋碑铭所从出也”。

  【汉柏院】

  在岱庙东南隅炳灵门内。因院内有汉柏而得名。传此柏为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武帝东封泰山时所植,现仅存五株,老枝讶权,苍劲峭拔。院内有明代汉柏图赞碑和清乾隆帝御制汉柏诗碑。还有集泰山经石峪大字的“树种汉时”石碑,及其他诗文碑刻。1956年于汉柏院中新建影翠池,池中蓄金鱼,可观汉柏倒影。

  【东御座】

  原名迎宾堂,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为驻跸亭。在岱庙配天门东侧,为一四合院式行宫,旧时皇帝祭祀泰山时居此。院内正殿五间,门廊及东西庑八间:松柏、桧、桧柏各一株,均清代所植。著名的秦二世泰山石刻即嵌置此院中。正殿内陈列有历代帝王祭器,其中明嘉靖年间的黄地蓝花釉瓷葫芦、沉香狮子和温凉玉圭尤为珍贵,素有“泰山三宝”之称。

  【泰山】

  古称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为我国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之一。因地处东部,故称东岳。在山东中部,京沪铁路东侧,绵亘济南、泰安、历城、长清等市县间,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在泰安市北,海拔1532.8米,次于华山和恒山,屠五岳第三位。古人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无地。据传夏、商、周三代即有七十二个君主来此祷祠,自秦始皇以下始见记载。《史记·封禅书》志其事。泰山成山于太古代,距今约二十四亿五千万年至二十五亿年,为片麻岩构成的断块山地。山势磅礴雄伟,峰峦突兀峻拔,景色壮丽,山上名胜古迹众多,为我国名山之首。汉武帝赞叹曰:“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西汉文学家东方朔著文:“盖将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微九河其线,委小六泽其杯,盈彼王屋、太行、终南、五老、岷、。、雁荡之秀,拔天台、会稽之奇。”唐诗人李白诗有“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之句,杜甫《望岳》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分丽(山麓)、幽(登山东路)、妙(山顶)、奥(后石坞一带)、旷(登山西路)五个游览区。登山路线分东西两路至中天门汇合直达山顶,总路程9公里,阶6,293级。名胜有龙潭水库、柏洞、中天门、云步桥、望人松、对松山、仙人桥、附瞻台、日观峰、月观峰筹。“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为岱顶四大奇观。另有后石坞、扇子崖、傲徕峰、黑龙潭、长春桥、龙潭飞瀑等处,风景亦佳。文物古迹有王母池、红门宫、斗母宫、普照寺、回马岭、五松亭、南天门、碧霞祠以及历代石刻,如被称为“榜书之宗”、“大字鼻祖”的经石峪《金刚经》石刻,唐玄宗御书《纪泰山铭》靡崖石刻,汉石表(即山顶无字碑)等。古代农民起义遗址有天胜寨、九女寨、凌汉峰,另有孙中山奉安纪念碑、冯玉样墓等。泰山是我国山岳公园之一,又是天然的历史、艺术博物馆。解放后,多次整修名胜古迹、游览道路和登山盘道,沿途新建休息亭和旅馆多处。1980年5月,泰山游览路正式通车,游人从山脚乘公共汽车可直达中天门。1983年9月,由中天门至南天门的空中索道通车,只需七、八分钟即可到达南天门。

  【岱宗坊】

  为泰山东路登山之门户。在岱庙正北。始建于明隆庆年间,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四柱三间式,以泰山花岗岩建造。其北有“一天门”坊。

  【王母池】

  古称群玉庵,唐称瑶池、王母池。在岱宗坊北,与虎山隔溪相望。创建年代无考,魏曹植《仙人篇》诗有“东过王母庐”句,说明那时即有房屋。李白诗也有“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阙”句。现存多为明清建筑,分前后院。前院正门内有王母池,池西有泉,清澈甘冽,名王母泉。拾级而上,有正殿三间,把西王母。东为观澜亭,可仰观中溪流水,俯视虬在湾和梳洗河。后院有七真殿五间,殿内原供吕洞宾等七真人彩色塑像。殿东一轩,名蓬莱阁。王母池四周,古本文柯,浓荫蔽日,清幽绝俗,古代帝王登山多在此小憩。为泰山南麓消暑胜地。1956年院北建水库,坝上建桥与虎山相通,名虎山水库。群峰倒映入水,鱼游树梢,人行镜中。

  【红门宫】

  在泰山王母池西北上山磴道起点。刨建年代无考,明天启六年(1626年)重修,因西北悬崖有红石二,形同门扉而得名。前列“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天阶”三重石坊,号称“坊群”。宫分东西两院。西院正殿三间,原把碧霞元君,殿右为且止亭,南为合云亭。东院正殿三间,旧时供弥勒佛,另有过亭和更衣亭各三间。院内冬青、牡丹红绿掩映,景色宜人。两院间高阁名飞云阁,下为拱门,登山通路穿行其间。自此处登山,泰安城已在眼底。每晨曦初上,辉映半山,景色奇丽,“红门晓日”,亦一胜景。

  【万仙楼】

  亦称“望仙楼”。在泰山红门宫北。过楼三间,黄琉璃瓦覆盖,上原祀王母,配以列仙,中为元君楼,下为隐真洞,登山路穿行其间。明万平四十八年(1620年)建,1954年重修。楼外四壁嵌明代石刻六十块,楼北为桃花峪,原有大批樱桃绿竹,古诗“冉冉古生竹,结根泰山阿”当即此。楼东溪流鸣珮,荡绿摇翠,风情月白之夜水月交辉,景色尤为奇丽,有“仙楼月夜”之称。

  【“■二”石刻】

  在泰山万仙楼北盘路西侧石壁上。“■二”为一字谜,取風月两字的字心组成,意谓“风月无边”,以表示此处自然风景优美。此石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济南名士刘廷桂所刻。

  【斗母宫】

  在泰山万仙楼北,登山盘道东侧,东临溪水。因依龙泉山而建,古称龙泉观,原为女道士所居。始建年代无考,明嘉靖时重建,改今名。宫门西向,门外有明代古槐,虬枝仆地,蟠根生干又成一树,状如卧龙翘首,因名“卧龙槐”。宫内分前、中、后院落三进,各有大殿三间。前院翠竹丛生,天然池水清澈见底,濒溪为寄云楼。中院正殿原供斗母及二十星君像,东配殿已改小轩。后院正殿原供元君像,东为听泉山房。凭轩临溪,可见“三潭叠瀑”层层而下,声如雷鸣,静中有动,为泰山名胜之一。

  【经石峪】

  在泰山斗母官东北1公里山谷中,有磴道可通。自然石坪亩许,上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峪以石名。字径50厘米、现存一千零四十三字。篆隶兼备,书法遒劲,历代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石索》谓“如印泥画沙,草情篆韵”。无年款和书刻者姓氏,古代书家多考证为北齐人之作。1961年郭沫若《访经石峪》诗亦论定为“北齐人所书”。崖间多明清人赞颂题刻,侧近建有高山流水亭,观赏之余,可以小憩。1967年上游筑拦水坝,溪水改道,以保护石刻。

  【柏洞】

  在泰山斗母宫以北。山道盘亘而上,古柏参天,森荫蔽日,人行其间,如入洞中,故有此名。一巨石上镌“柏洞”楷书大字。盛暑登山在此少息,顿觉凉气袭人,暑气尽消。

  【壶天阁】

  在泰山柏洞以北。明嘉靖时称升仙阁,们乾隆十二年(1747年)扩建后改今名。因山势若壶而得名。明代建阁,门联题“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西有倚山亭,北有元君殿。三面环山,一面古柏遮掩,若壶中望天。

  【回马岭】

  古称石关。在泰山壶天阁稍北,建有石坊。山陡崖峭,盘道曲折,马不能行。相传因唐玄宗(一说宋真宗)乘马登山,至此改乘山舆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唐玄宗系骑马上山,宋真宗则“乘轻舆,陟绝。。”,并未骑马,且唐大历年间,即已有回马岭之名。泰山史料有汉光武“马留中观”之说,清末王闿运《回马岭柏树歌》云:“霍家都尉死山头,汉武匆匆旋玉轮,自此群臣陪法驾,行至松前尽回马。”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中天门】

  亦名二天门,因上质赤黄,又称黄岘岭,在泰山山腰。清代建有中天门石坊,为登山之半途,也是东西两路登山汇合点。旁有巨石,斑纹似虎,名伏虎石,有清代金石学家吴大澂篆刻“虎”字,甚古朴雄健。在此北里岱顶,云梯高悬,空中索道飞架,南天门历历在目,南瞰汶河如带,中溪山雄峙于东,凤凰岭蜿蜒在西,气势奇伟。每当雨过天晴,夕阳返照之时,有“黄岘归云”胜景,游人飘飘然若置身云端。

  【云步桥】

  在泰山中天门北。为一单孔石桥,凌驾深涧。附近常有云气弥漫,人行桥上如在天际,故名。桥北石崖名御帐坪,坪下瀑布飞悬,穿行桥下,水花四溅。明代诗人陈凤梧诗云:“百丈崖高锁翠烟,半空垂下玉龙涎,天睛六月常飞雨,风静三更自奏弦。”传说宋真宗为玩赏云步桥的月色泉声,曾命臣民在瀑头石坪凿穴支帐野宿。桥东有酌泉亭,上刻一联:“且依石栏观飞瀑,再渡云桥访爵松。”

  【五大夫松】

  在泰山云步桥北。《史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封禅泰山至此,曾避雨树下,因此树护驾有功,封为“五大夫”。按五大夫为秦官爵九级,后人附会为五松。原树已被山洪冲失,今之三株为清雍正八年(1730年)补植。松旁建亭五间,名五松亭。西山坡有古松一株,径数围,状若伞盖,一长枝下垂,似招手迎人,故名望人松,亦称迎客松,传为秦时古松。

  【对松山】

  亦称万松山,又称松海,因松树层层迭迭,又有十三层松之说。在泰山南天门下。双峰对峙,松生绝壁,云出其间,时隐时现。风起则松涛轰鸣,如巨浪拍岸,令人心荡松谷,不知自我。清乾隆帝有“岱宗最佳处,对松真绝奇”之语。

  【升仙坊】

  在泰山南天门之下,磴道“十八盘”中间。坊南为慢十八盘,北为紧十八盘。旧有游人过此坊即可得道成仙之说。坊为石筑,二柱单间。由此仰皇南天门,盘道陡峭,如天梯高悬;回视山下,青峰浮云。碧海涌波,若置身霄汉。

  【南天门】

  又称三天门。为登泰山盘道尽处。飞龙岩、翔凤岭左右对峙,松涛盈耳,云生衣袂之间。门建于元中统五年(1264年),门上建阁,名“摩空”,门额镌“南天门”三字,石刻门联云:“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门西侧石室内有元中统间石刻《天门铭》,杜仁杰撰,严忠范书,铭辞古雅,楷法端严。此处距极顶仅1公里。《泰山图志》云:“磴道盘空,一关独启,面朝天有路矣”。李白《泰山吟》有“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之句。门内正面有1956年新建大厅,上覆铁瓦,取杜甫《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之意,名“未了轩”。

  【碧霞元君祠】

  原名昭真祠,金称昭真观,明称碧霞灵佑官,清乾隆间改今名。在泰山极顶南面。宋大中祥符间建,明清均有增修,成为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为防止高山雷击,采用金属铸件和土木砖石相结合的设计。祠以山门为界分内外两院。山门外东、西、南各有一门,称“神门”,南门建歌舞楼,与东西门神阁相通,钟鼓楼对峙于山门左右。山门内正殿五间,其殿瓦、鸱吻、檐铃均为铜铸,殿内正中供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铜像。东西配殿各三间,铁瓦覆顶,内供送生、眼光二神铜像,配殿南有御碑亭两座,东西分立。院中香亭,亦称万岁楼,楼两侧立明代铜碑,一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泰山天仙金阙”碑,一为天启五年(1625年)“泰山灵佑宫”碑。这组高山建筑范铜铸铁,玲珑精巧,国内罕见。

  【纪泰山铭碑】

  在泰山岱顶大观峰。削壁为碑,高13.3米,宽5.3米,凡九百九十六字,为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玄宗东封泰山时所书。字体俊逸雄浑,开书法“唐隶”一格。古人评论:“书法遒劲,若怒猊渴骥,羁束安闲,不惭汉碑”,“盖自汉以来碑碣之雄壮未有及者”。碑文后有从臣题名,多已漫漶。旁有历代石刻,满布山崖。琳琅满目,解放后已将碑文贴金保护,更为壮观。

  【瞻鲁台】

  亦称凤翔岗。在泰山日观峰南,东北为鹰愁涧,南面亦陡壁悬崖。古时在此可南望鲁国(春秋时泰山之阳为鲁),故名。1966年建石栏一道,凭栏可观赏东、西神霄山(东神霄山俗称“吓人峰”)、影翠石、独秀峰、对松山等景。

  【日观峰】

  在泰山玉皇顶东南。为岱顶观已出处。峰北侧一巨石悬空探出,长约二丈,名拱北石,又名探海石。“旭日东升”为岱顶四大奇观之一。日出时初为一红线,渐渐扩张,忽红、忽黄、忽赭,杂以青天斑斑,似蓝似白,绚烂多彩,荡漾如波:久之红云下忽现弓形,须臾呈半圆形,其升极速,瞬间跃出海面,光芒四射。1983年底于此建观日廊。廊为古典式封闭建筑,面积186平方米。东壁置大玻璃铁制门窗,可容纳二百人同时观日出。

  【玉皇顶】

  又称天柱峰。为泰山极顶,因建有玉皇殿而得名。周匝墙垣,院内正殿三间,祀玉皇大帝。东有观日亭,可观赏旭日东升;西有望河亭,可望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极顶居中,围以石栏,刻“极顶”二字。又有“古登纣台”、“天左一柱”等石刻环列其旁。门外立长方形石表,高6米,宽1.2米,厚0.9米,形制古朴,因无字,又称“无字碑”。传为秦始皇所材,历史学家考证为汉武帝或汉章帝东封泰山时所立。郭沫若《观日出未遂》诗有“摩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句,亦从此说。

  【仙人桥】

  在泰山瞻鲁台西。两崖对峙相隔数米,下为深涧,中有三巨石衔接撑抵,拱悬如桥,其势极为险峻,可里而不可及,因称“仙人桥”。

  【丈人峰】

  在泰山极顶西北。巨石耸立,其形若伛偻老人,故名。峰上镌“丈人峰”三大字。传说唐玄宗封禅泰山,命张说为封禅使,张说令其婿郑镒代劳。事毕之后,郑镒由九品骤升为五品官。玄宗问及此事,郑镒无言可对,旁人说:“此泰山之力也。”旧称岳父为泰山,或由此而来。

  【后石坞】

  在泰山之阴,玉皇顶、九龙岗、尧观顶之间山峪中。著名胜景有丈人峰、八仙洞、天烛峰、玉女山、九龙岗、黄花栈、天空山,还有传说尧封山之地的“尧观台”、玉女修真处“黄花洞”。黄花洞内石瓣倒缀,滴泉成冰,形似玉圭,虽六、七月亦不融化,自古有“六月寒冰坚玉住”之说。后石坞多松柏,各具姿态,几囊括泰山松的所有特点,“石坞松涛”最称佳胜。怪石突兀,嶙峋如笋,又名“笋城”。自顶至谷,各有特色,一向被称为泰山“奥区”。

  【天烛峰】

  在泰山后石坞。峰自谷底拔地而起,高擎如烛,故名。峰巅一松岸立,如有光烛天宇。

  【黑龙潭】

  在泰山西路。瀑布自山崖泻下,如白练悬空,山鸣谷应。崖下一潭深数丈,名黑龙潭。潭上有长春桥,长23米,横跨西溪,状若长虹。桥下悬崖百丈,急湍奔流。近处有”西溪石亭”,亭门石刻一联云:“龙跃九霄云腾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扬波。”游人多在此观瀑。1944年于潭南截流筑坝建龙潭水库,蓄水三十多万立方米。晴日可观傲徕倒影。

  【扇子崖】

  又称“仙人掌”。在泰山西路,过长寿桥西行可达。石崖峻削上耸,其状如扇,故名。由此西望为傲徕峰。崖下有天胜寨遗迹。据《泰安县志》及有关泰山的文献记载,西汉未年赤眉军领袖樊崇起兵莒县,北上泰安时曾驻兵于此。寨内米臼窝、演武场、张旗石等遗迹至今犹存。

  【普照寺】

  在泰山南麓。坐北朝南,依山而筑,隐于松柏翠竹之中。传为六朝古刹,唐代扩建,明代重修。东院禅舍清幽,西院修竹成林。中院三进,前有钟鼓楼,入内大雄宝主张抗日,后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抗战胜利后,坚持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内故、独栽,参与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当选为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1948年由美国回国途中在黑海遇难。1953年10月依照其遗愿迁葬泰山。墓为泰山花岗石筑建,坐东朝西,与大众桥相望(此桥即为冯氏1932—1935年居泰山时倡建)。墓正面镶嵌冯氏铜铸头像,郭沫若题墓碣“冯玉祥先生之墓”七字及冯氏自写诗《我》一首。有环山公路可达墓园。

  【冯玉祥墓】

  在泰山西麓。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安徽巢县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详,仅在桥下中孔拱券石上发现重修题记:“卞桥镇重修石桥,自大定二十一年八月一日起工,至二十二年四月人日。谨记”。据此可确知此桥在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前即已有之,是山东境年现存最早的古代桥梁。桥面东西长24米,宽6米,东西引桥各35米,为单券三孔石拱桥。桥头各有石狮两尊相向蹲踞。桥面望柱、拦板浮雕滚龙猛虎、金刚力士、花卉翎毛、山水风景。券孔上顶各有透雕龙首向南北两面探出,皆深目高鼻,旋毛飘然耳后,或吞食游鱼,或口含宝珠,造型生动,神采各异。桥下清波长流,两岸杨柳依依,中秋之夜,月印双影,景色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