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





  【大昭寺】

  在西藏拉萨市中心。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坐东向西,殿高四层,上覆金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收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寺中正殿有大木柱二十根,柱上斗洪架梁浮雕精美,有人物、天鹅、象等鸟兽。主殿二三层檐下,有成排的木雕伏兽和狮身人面泥质半圆塑雕。四周回廊和殿堂满布藏式壁画,描写历史人物事迹和神话故事,色彩艳丽,形象逼真。大殿主供文成公主由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等身镀金佛像,配殿供有吐著赞普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人塑像,仪态生动大方。寺内还保存有唐代以来的大量历史文物。寺前有唐蕃会盟碑等古迹。

  【小昭寺】

  在西藏拉萨市城区。公元七世纪中叶由文成公主督饬藏汉族工匠建造。是深受藏族人民敬仰的一座古寺。坐西向东,建筑形式原与内地汉族寺庙相同,后几经焚毁,依藏族形式培修,原来面目已不多见。寺中壁画甚多,正殿供有尼泊尔尺尊公主带到西藏的释迦牟尼八岁时等身镀金像,又称不动金刚像。后成为西藏佛教格鲁派密宗经学院之一,举堆扎仓僧人聚会诵经的场所。

  【扎耶巴寺】

  在拉萨东北约50公里。公元七世纪中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王妃蒙萨赤姜倡建。在耶尔巴的悬崖峭壁之间,据传共有一百零八座山洞,是著名高僧修禅之处。现存山洞十数个,其中松赞干布修法洞里有松赞干布及其后妃的壁画和塑像。洞的周围修建寺庙,后经多次维修扩建,形成有名的大寺。古印度高们阿底峡曾在这里著书立说,此处有他的故居。原有吐著时期的铜钟一口,是重要文物。

  【布达拉宫】

  在西藏拉萨市的红山上。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或译普陀,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公元七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筑宫城。后毁于兵燹。至十七世纪中叶达赖五世当政时期,先修白宫,后由其总管第巴·桑结嘉措主持扩建了红宫,始具今日规模。总面积13万平方米,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原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宫体主楼十三层,高117.2米,东西长360米,全部为石木结构。内有宫殿、佛堂、习经室、寝官、灵塔殿、庭院等。全部建筑依山势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金顶辉煌,体现了藏式建筑的鲜明特色和汉藏文化融合的一些风格。有达赖喇嘛灵塔八座,塔身以金皮包裹,宝玉镶嵌,金光灿烂。各殿堂墙壁绘有题材丰富、绚丽多姿的壁画,工笔细腻,线条流畅。宫内还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如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西藏官员的诏敕、封诰、印鉴、礼品和精雕细镂的工艺珍玩,罕见的经文典籍以及各类佛像、唐卡(卷轴佛画)、法器、供器等。解放后,经多次维修整理,已成为游览胜地。

  【龙王堂】

  藏名鲁康,或作龙王塘、龙王潭。在西藏拉萨市布达拉官山后。十七世纪中叶,达赖五世重建布达拉宫时在此取土,形成深潭。达赖六世仓央嘉措在湖心建三层八角琉璃亭,常来此憩息。内供龙玉像,故称龙王堂。周围植树种花,现园内林木葱茏,花草繁茂。过去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萨噶达瓦节(放生节),群众多来这里朝圣礼佛。解放后,经过修整,并增建儿童乐园,成为拉萨著名园林之一。

  【西藏革命展览馆】

  在西藏拉萨市布达拉宫前东侧。1964年筹建,翌年8月25日建成。包括中央大厅和九个展览室,陈列面积4.500多平方米。正门上方有朱德书题“西藏革命展览馆”七字。馆内藏有照片、图表、模型、塑像、实物展品等数万件。开馆后举办过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成就以及《农奴愤》等不同类型的展览。

  【达扎路恭纪功碑】

  耸立在西藏拉萨市布达拉官前公路南侧。吐蕃赞普赤松德赞(742—797)为其大将达扎路恭(《新唐书》作马重英)于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率兵攻掠长安而建立。碑身呈方柱形,下宽上收,碑座为三层,上有顶盖,北、东、南三面有字,均为藏文正书。虽经千余年风雨剥蚀,字迹大部分尚清晰可辨。是研究吐蕃奴隶制社会和吐蕃地方政权与唐朝中央政权关系史的重要文物。

  【色拉寺】

  在西藏拉萨市北郊山麓。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由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绦钦却杰(1434年受明朝封为大慈法王)兴建。全寺分结巴、麦巴、阿巴三个扎仓(经学院)。僧人定额为五千五百人。与甘丹寺、哲蚌寺合称三大寺。寺内存有绦钦却杰自北京带回用朱砂写就的藏文《甘珠尔经》一部和旃檀本雕十六罗汉像一套,还有明代内地织的大慈法王缂丝像一幅,均甚桔美珍贵。

  【罗布林卡】

  藏语意为宝贝林园。在西藏拉萨市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纪四十年代达赖七世时,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官。每年藏历四月至九月,达赖在这里处理政事,举行庆典(十月至翌年三月在布达拉官)全园占地约36万平方米,由格桑颇章、金色颇章和达旦明久颇章等三组官殿建筑组成,每组建筑又分为宫区、宫前区、林区三个主要部分。园内林木葱郁,花卉繁茂;宫殿造型庄严别致,亭台池榭曲折清幽。园内还饲养有鹿、豹等多种珍禽奇兽,以动物点缀风景,更添山林情趣,为西藏最富特色的著名园林。已辟为人民公园。

  【药王山】

  藏名夹波日。在西藏拉萨市布达拉宫右侧。为一尖顶山峰,海拔3.725米,有小路可至峰顶。十七世纪末,第巴·桑结嘉措为发展藏医,在山上修建门巴扎仓(医药院),从各寺选拔部分喇嘛来此学习医药知识。里面供有蓝宝石的药王佛像,故汉人称为药王庙,又叫药玉山。山下北侧有一泉水,水质纯净,清澈见底,称为药水。

  【哲蚌寺】

  在西藏拉萨市西北5公里的山坡上。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由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绛央却杰兴建。殿宇连接,规模宏大,层次错落有致,具有藏族宗教建筑艺术的特色。全寺分果芒、罗色林、德央、阿巴四个扎仓(经学院)。僧人定额为七千七百人,是西藏地区最大的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三大寺。主要建筑大殿经堂,雄伟壮观,有一百八十三根立住,雕刻精美,可容九千喇嘛诵经。寺西南方的甘丹颇章(宫),约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为达赖二世至五世居住的地方。历世达赖都以此寺为母寺。寺内收藏的历史文物、佛教经典及工艺美术品十分丰富。

  【唐蕃会盟碑】

  又称甥舅和盟碑、长庆会盟碑。在大昭寺前。唐长庆三年(吐著彝泰九年,公元823年),吐苦赞普赤祖德赞(《新唐书》作可黎可足)为纪念唐朝和吐蕃最后一次会盟而建。碑身呈方柱形,高4.76米,宽95厘米,厚50厘米。碑阳及两侧以汉藏两种文字刻载会盟全文及唐蕃会盟官员的姓名、职位:碑阴以藏文刻载唐蕃友好关系历史和此次会盟的经过及意义。是千余年来汉藏人民团结友爱的历史物证,也是研究吐蕃历史的重要文物。现保存完好,碑文绝大部分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