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遗址】
在陕西西安市北1公里的龙首原上。初建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名永安宫,是唐太宗为其父李渊修建的夏宫。工程大明官遗址未完,李渊死后改名大明宫。尔后两次易名,神龙三年(707年)大明宫的名称才固定下来,宫殿区范围,东西1.5公里,南北2.5公里,共三十三门,正门(南门)名丹凤门,正殿为含元殿,其北为宣政殿,左右为中书、门下两省及弘文、史两馆,此外有别殿、亭、观等三十余处。唐未为朱温所破坏,又经韩建缩小长安城时拆毁,已成废墟。今遗址内含元殿、麟德殿、翔鸾和栖风两阁以及太液池、蓬莱亭等遗迹,向可辨识。1957—1959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四座城门和含元、麟德两殿遗址。
【大雁塔】
在陕西西安市南4公里的慈恩寺内。寺为唐高宗为其母追荐冥福而建。本名慈恩寺塔,因《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中记:摩揭陀国有一僧寺,一日有群鸿飞过,忽一雁离群落羽,摔死地上,僧人惊异,认为雁即菩萨,众议埋雁建塔纪念,故名。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慈恩寺主持僧玄奘为保护由印度带回的经籍,由唐高宗资助,在寺内西院修建。初建为砖表土心五层方形。长安年间,纯用青砖改修成方形楼阁式的七层,登塔攀梯也改成盘道。大历年间又改建为十层。后经战火破坏,剩下七层,明代塔又残坏,在外表加砌面砖予以保护,即为今塔,高59.9米。塔基座东西45.9米,南北48.8米,高4.2米,合底座与塔身总高64.1米。塔南面两侧镶嵌唐太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二通,书者为书法家褚遂良,字体秀丽,为唐代遗留于后世的名碑。塔的门楣、门框,以阴线雕刻唐代建筑图案,画面严谨,线条遒劲,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
【大兴善寺】
在陕西安市南2.5公里。始建于晋泰始至太康年间。隋开皇年间印度僧人那连提黎耶舍、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先后来长安传授密宗时住此。唐开元四年至八年(716—720)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在这里翻译出密宗经典五百多部,为当时长安城内佛经三大译场之一。日本僧人也有来此学习的。其后在一行和尚住持时,寺内僧众对天文、数学的研究曾作出重大贡献。子午线纬度的长度就是一行计算出来的。唐时建筑早已毁损,仅遗留有唐刻青石龙头和历代整修寺院的碑碣。现存的佛殿、禅堂、配房、钟鼓楼等,都是明清时的建筑物。1956年全面修葺。
【广仁寺】
在陕西西安市西北角。原为西北和康藏一带喇嘛进北京路过陕西时的住宿地,故又称喇嘛寺。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为西安地区唯一的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寺前有六角攒尖顶御碑亭。寺内排列着大殿、藏经殿、讲经堂三座宏伟的殿宇,东西两侧的配殿、厢房、跨院互相对称。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四、五两日,举行纪念黄教祖宗喀已大师成道日灯会,游人很多。平时西藏僧众来内地,多去寺内禅礼。
【小雁塔】
在陕西西安市南约1公里处的荐福寺内。寺创建于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初名献福寺,小雁塔是为唐高宗献福而建立的寺院。塔修建于景龙年间,因比慈恩寺大雁塔小,故名小雁塔。塔身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为十五级,后经多次地震,塔顶被震坍,塔身破裂,现余十三级,塔基座亦呈方形,塔底层每面长11.83米,通高43米。型体秀丽美观。
【长乐宫遗址】
在陕西西安市汉长安城内。秦时系兴乐官,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重加扩建,改为长乐宫。由前殿、临华、长信、宣德、温室等十四个宫殿组成,周长十余公里。汉高祖七年由栎阳迁部长安居此。自惠帝以后,皇帝移往来央宫,长乐宫专供太后居住,称为东宫或东朝,现仅存遗址。
【未央宫遗址】
在陕西西安市汉长安城西南部的西安门里。汉长安城内的主要官殿之一。建于汉高祖在位时,由承明、清凉、宣室等四十多个宫殿台阁组成。周长11公里。宏伟壮丽。为西汉及以后的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至未央宫遗址隋初等八个朝代的行政中枢。现在遗留在地面上的有未央官前殿以及相传为石渠阁、天禄阁等高台遗址,其中未央宫前殿台基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多米,北端最高处10余米。这里常出土“长乐未央”、“长生无极”等瓦当以及汉空心砖、水道等文物。
【东岳庙】
在陕西西安市东门内北边。东岳即指泰山,历代统治者认为山高有灵,修庙祭把,因之东岳庙遍及全国。此庙建于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明弘治年间及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先后重修。庙院由大殿、后殿、东西两底及三门组成,院内有石牌坊一座。大殿建筑宏伟,东西墙面满布大幅彩色壁画,内容为楼阎仕女,超出了宗教题材范围,颇具元、明时代气韵。院内保存有明、清重修庙宇的碑记。
【白鹿原】
在陕西西安市东南约10公里。原上有霸陵(汉文帝墓)、薄太后墓、滕公了(灌婴墓)。据《关中胜迹图志》载,“自蓝田界,至沪水川,尽东西一十五里,南接终南,北至霸川,尽南北四十里。”《三秦记》载:“周平王东迂,有白鹿游于此,以是得名。”白鹿原又称霸陵、霸上、霸头。《史记》载:王翦伐荆,秦始皇送至霸上;刘邦西入咸阳,还军霸上。均指此。
【半坡遗址】
在陕西西安市东郊沪河东岸半坡村北。是黄河流域一个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距今六千年左右。1953—1957年,经过五次发掘出房屋遗迹四十五座,圈栏两座,储藏窖穴二百多个,陶窑遗址六座,墓葬二百五十座。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万件。生产工具主要为石器和骨器,石器有斧、锛、凿、刀、铲、砍伐器、磨棒、磨盘、箭头、网坠和纺轮;骨器有骨针和鱼钧,陶制的有刮削器和陶锉等。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有钵、盆、碗、壶、瓮、罐、瓶等。陶器底部多有席纹和布纹,细泥陶器上多施红底黑花彩绘,以几何纹最多,兼有动、植物形象。装饰品有骨笄、石璜、兽牙、石珠、陶环和各种佩饰。有些陶器还刻划着笔划简单的符号,共有二十二种一百一十三个,可能为记事记数的文字。房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早晚时间的不同而有半地下室和地面架木修筑之分;门向南开,中间有烧火坑,房体用木材和草泥上筑成。墓葬都是土矿葬,无葬具,葬式为仰身直肢、俯身葬、二次葬、二人或四人同坑合葬,也有个别屈肢葬。随葬品多为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小孩多用瓮棺埋葬在住房附近,一般无随葬品,1958年在原遗址上建成半坡博物馆。
【汉长安城通址】
在陕西西安市西北5公里处。为西汉首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将秦朝的兴乐宫重加修饰并改名长乐宫,由栋阳迁都于此。高租七年建成未央官,惠帝无年开始修筑长安城墙。版筑上墙,高8米,下宽16米左右,东墙长5,940米,南墙6,250米,西墙长4.550米,北墙5.950米,每面三个城门,每门三个门洞,与城内三条大街相通。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又兴建了北官、明光官和建章官,并在城西修广上林苑,开凿了昆明池等。各宫之间架设飞阁和地面复道连接,彼此往来,外人不能看见。至此。长安城的规模,历经九十多年始告齐备。现残存东、西城墙及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太液池和承露殿等夯土建筑遗址。1957—1959年对汉城进行了勘测并对直城门、西安门、霸城门和宣平门进行了发掘,取得了研究古代城市建筑和有关的历史资料。
【西渭桥】
在陕西西安市三桥镇西北淬河入渭处。建于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又名便桥或便门桥,唐代称咸阳桥。西渭桥是汉唐时期由长安通往西域、巴蜀的交通要道。杜甫《兵车行》:“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即指此桥。唐太宗即位不久,与突厥颌利可汗曾会盟于此桥。在唐代,西渭侨也是送客惜别的地方,唐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温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安禄山乱,玄宗奔蜀,桥被杨国忠放火烧毁,唐未废弃。
【西安城墙】
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为我国中世纪后期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用黄土分层夯筑,最底层用石灰、土和糯米混合夯打。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4米,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墙顶内、外沿筑矮墙(又称女墙):外沿墙有垛口5,994个,内沿墙无垛口。城墙外壁四周有马面98个,上建墩楼,马面长12米,宽20米,高与城墙齐。城四角各有角楼一座,近南门东侧有奎星楼一座。城墙外有城壕。城门有四:东名长乐,西名安定,南名永宁,北名安远。每门门楼有三重:阙楼、箭楼、正楼。阙楼在外,四周围墙;箭楼在中;正楼在里。箭楼与正楼之间的围墙是为瓮城,每楼下设拱形门侗(南门瓮城箭楼下无门洞),洞高与洞宽均约6米,洞深约27米。明、清两代曾多次修葺。城墙的构筑、布局,全为便于防守。为研究古代城市建筑技术和城市防御战争提供了实物资料。近年大加整理,建为环城公园。
【西安碑林】
在陕西西安市三学街。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为保存唐开成年间镌刻的《十三经》而建立起来的碑石集中地。历代都有增添,现有七个陈列室,六个游廊和一个碑亭,共展出碑石墓志一千多块,自汉迄清,荟萃各代名家手笔,是我国一座书法艺术宝库。真草隶篆,琳琅满目,特别唐代书法名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阳冰、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智永、李隆基、史维则等人的手笔刻石,最为珍贵。宋、元、明、清的名家墨迹,如米芾、蔡京、赵喆、苏轼、赵孟颖,董其昌、林则徐等也为人们所注意。碑头、碑侧、碑座上浮雕、线雕、减地雕的各种花纹,成为美术工作者借鉴的蓝本。碑文内容保存了各种史料,如“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不空和尚碑”以及唐中尼合文的陀罗尼经幛,是研究中外关系的重要实物。一百一十四石的《开成石经》,是一座大型的石质书库。此外,昭陵六骏浮雕石刻等亦移入碑林。
【西安事变旧址】
在陕西省西安市,包括张学良公馆和杨虎城公馆止园等建筑。张公馆在建国路69号(原金家巷1号)。建于1932年,为东西排列三座三层砖本结构西式楼房。外有围墙。东楼是机要楼,中楼有客厅、会议室,西楼为张学良居室(在三楼)。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叶剑英率中共代表团来西安,住在东楼。中共代表团与张杨会谈及与南京政府代表谈判多在中楼。止园在北大街青年路。建于1933年。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拱顶、飞檐、碧瓦、朱柱。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此密商发动兵谏,1936年12月17日,周恩来亲到止园,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82年在张学良公馆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
【曲江池】
在陕西西安市南约5公里之低凹地带。隋宇文恺设计大兴城时,为人工挖凿屈曲的湖泊而得名。唐代此地宫殿连绵,楼阁起状,每逢上已(三月三日)、中元(七月十五)、重阳(九月九日)皇室贵族,达官显贵都来此游赏,博壶酒浆,笙歌画船,宴乐于曲江水上。每当新进士及第,常到这里聚会庆贺。四方居民都来观赏,唐皇帝也携带嫔妃前来取乐。因之唐代诗人,在此地曾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蜒款款飞”,“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便是诗人杜甫对这里自然景色的描绘。天宝未年安史之乱,这里遭到严重破坏,杜甫又有“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以及“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的悲怨歌声。现在的曲江池,一片平凹。禾苗青翠,绿茵被野,当年彩霞亭和紫云楼两座建筑遗址,犹清晰可见。
【兴庆宫遗址】
在陕西西安市和平门外咸宁路北之兴庆公园。原是唐玄宗在藩邸时,与其兄弟五人的住宅。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以隆庆旧宅改建为离宫,因避玄宗讳,称为兴庆宫。开元十四年,又合并周围的邱宅和寺院,重加扩建,谓之南内,有兴庆殿、大同殿、南薰殿、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主要建筑。当时兴庆宫与大明官、太极宫之间,有夹墙阁道相通,唐玄宗处理政务接见外国使者,多在这里。唐未朱全忠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兴庆宫遭受很大破坏。宋代这里已变成了人们游赏凭吊的地方。解放后,曾对花萼相辉楼进行了部分发掘,证明该楼为火所焚。1958年在该遗址范围内,修起了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建筑,辟作公园。1979年为纪念日本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留唐一千二百周年,在这里建造了仲麻吕的纪念碑和纪念堂。
【阿房宫遗址】
在陕西西安市西郊约7.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以咸阳官城规模狭小,驱使七十万人在渭河南上林苑中营建朝宫。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续修建。楚项羽入关以后,将宫殿付之一炬。今阿房村南附近,有一个大土台基,周长310米,高约20米,全用夯土筑起,当地群众称为始皇上天台,村西南还有一个长方形台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群众称为郿坞岭。这两处是阿房宫最显著的建筑遗址。
【青龙寺遗址】
在陕西西安市东南郊铁炉庙村北高地上。即唐长安城新昌坊的东南隅。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原名灵感寺,唐景云二年(711年)改名青龙寺,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以后寺院被毁。青龙寺是唐长安城内著名的寺院之一。寺内的高僧,如道世、道氤、法朗、释光仪、昙壁、义操等人,在佛学著述、持咒、修禅观等方面著称于佛教史。先后在寺内求法的日本留学僧有空海、圆行、圆仁、圆珍、慧远、圆载、宗睿等人,1979年开始发掘寺院遗址。1981年日本佛教界在遗址上修建了纪念塔。
【宝庆寺华塔】
在陕西西安市南门内书院门街北侧。据《咸宁县志》、《关中胜迹图志》载:隋文帝仁寿初年于大兴城安仁坊内建宝庆寺,五代初年迁塔于寺内。塔始建于唐太和。开成年间,以五色砖筑成。后寺毁塔存。明清屡经重修。塔为六角十层,初层檐下有龙、凤等雕饰,第二、三、六层砖龛内嵌有石造象,从其造型风格、衣纹和雕造手法分析,与龙门北魏石刻相近。现塔东侧有明景泰二年(1451年)重修碑石一通。
【建章宫遗址】
在陕西西安市汉长安城西。汉太初无年(公元前104年)修建,由三十六个宫殿组成,周围十余公里,号称千门万户。建章官与未央官隔衢相望,两宫之间有飞阁相连。正门曰阊阖门,因椽首饰以壁玉,故亦称壁门。主要建筑有凤阙、神明台、圆阙、嶕峣阙、井杆楼、鼓簧宫、枌诣宫、■娑宫、天粱宫、函德殿、凉风台、避风台、曝衣阁虎圈、太液池等。现保存在地面上的有前殿、太液池以及许多高大夯土台基和建筑遗迹。
【终南山】
一名中南山,又称太乙山。在陕西西安市南40多公里处。是秦岭西自武功县境,东至蓝田县境的总称,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骊山等峭壁秀丽的山峰。如锦绣的画屏,屹立在古长安之南,为西安市郊游览胜地之一。
【南五台】
终南山中段的一座主峰,以有大台、文殊,清凉、灵应、舍身五个小台(即五座小峰)而得名。《关中通志》:“今南山神秀之区,惟长安南五台为最。”有硷道直登峰顶,南望终南群峰,如翠屏环列。芙蓉插云;北望秦川,莽莽苍苍,壮丽河山,尽入眼底。这里有明清以来建造的大小庙宇四十多处,布局别致,建造精巧,引人入胜。塔寺沟圣寿寺内有隋建五级实心砖塔。大台顶端隋建的圆光寺,虽仅留废墟,但登临其上,“一览众山小”,别具风趣,山腰清泉翠竹,苍松荫郁。
【翠华山】
终南山的一个支峰。汉武帝曾在这里祭过太乙神,故又名太乙山,山间有太乙谷,谷水流入潏水。谷口有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修造的太乙官遗址。自入山约5公里,便到达名胜集中点的大正峪村。村前怪石林立,盘旋而上,俗称十八盘;村居峰顶,三面翠峰环列,只有西南方较开旷;村旁有太乙池,传说是唐天宝年间,山峰崩裂,山水堵塞,汇集成池,池水碧青,面积约7公顷,山影倒映池中,令人有山中有水,水中有山之感。池中盛产鲤鱼,游人可憩息垂钓。村东南有龙涎窝,瀑布汹涌,吼声如雷。村东北有老君庵、金胜堂。村西有冰洞,虽盛夏亦有坚冰垂凌;又有风洞,经常风声呼呼。村东金华祠、玉案峰等峭壁耸立。风和日丽,游人如织。
【城隍庙】
在陕西西安市西大街路北。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庙内原有建筑,大部不存,仅有清雍正元年(1723年)建造的大殿一座。斗栱出檐,雄伟壮观,屋顶覆盖碧琉璃瓦,前檐格扇门窗浮雕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雕工极其巧丽。庙院除大殿外,均改作市场。庙内原有明嘉靖年间铸造的铜狮一对,已移至陕西省博物馆大门外。
【钟楼】
在陕西西安市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会处。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1582年)重修。楼上原悬大钟一口,作为击钟报时用,故名。基座为正方形,高8.6米,宽35.5米,用青砖砌筑。四面各有高、宽均为6米的券形门洞。由地面至楼顶,高36米。楼的整体为重檐复屋四角攒尖顶的木质结构。每层均施斗洪装饰,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供游人登临参观。
【轵道】
在陕西西安市东北灞水西岸的一条大道上。秦时为一亭名,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关,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纽,封皇帝玺、符、节,在此投降。刘邦遂西入咸阳,结束了秦朝的暴政。
【铜人原】
在陕西西安市东南10公里。《关中记》,“秦为金人十二,董卓坏以为钱,余二枚,魏明帝欲徒诣洛阳,到霸城重不可致,今在霸城大道南。”《通志》:“即蓟子训摩挲铜狄处。”铜狄即铜人,因此而名。铜人原在汉长安城东门外偏南处,是西汉时的墓葬区。成帝曾在这里营造吕陵,因费工太大,经刘向等谏阻中止,今遗址尚存,农民称八角琉璃井。
【清真寺】
一名化觉寺,俗称东大寺。在陕西西安市内西北隅化觉巷。
全寺沿东西向中轴线前后共五进院落,有讲经堂、大殿等十四间。主体建筑为前后大殿、省心楼、凤凰亭、朝阳殿,合称五凤朝阳殿。大殿可容千人礼拜。根据梁、枋、檐、柱、斗栱及细部构件看,系明代风格,藻井和神龛两侧则采用伊斯兰教习用的花草纹作装饰。另有石牌坊一座,亦系明代建筑,寺内有自明以来的各种石碑多通。
【鼓楼】
在陕西西安市西大街北,东与钟楼对峙。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及乾隆五年(1740年)先后重修,但楼体仍保持原建筑特点。通高33米,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四面设施回廊,为歇山顶重檐三滴水木构建筑,各层檐下均施斗洪,层次更为分明。楼座为长方形,全用青砖砌筑,座高7.7米,长52.6米,宽38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宽各6米的券门,门洞内路面和基座部分,通用青石条,楼建于基座中心,稳重厚实,结构得体。
【灞桥】
一作霸桥。在西安市东10公里,横跨在灞水上。是历史上一座富有诗意的古桥。早在春秋初奏穆公时,与东方诸侯争雄,改滋水为灞水,就修了桥梁。《史记·王翦列传》载,王翦伐荆,“始皇自送至灞上。”《汉书·高帝纪》汉元年“沛公至霸上。”灞桥就是长安向东方出入的要道。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又在秦汉侨南里许修了南桥,后经历代重修,就是现在的灞桥。唐人送客多到灞桥,折柳赠别,至此黯然,故又名销魂桥。每当春夏之交,翠柳低垂,水花飞溅,冬则雪季风寒,沙明石露,故有“灞柳风雪”之称,列为关中八景之一。
【杜陵】
在陕西长安县的东伍村北。是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原为秦代设置的杜县。汉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春,在杜原上营建陵墓,遂改杜县为杜陵。墓形如覆斗,顶部平整,四棱角斜线分明,高约30米,每边长约120米。其南侧有清代祭祀碑石十余块,多因风雨剥蚀,字迹不清,唯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立“汉宣帝杜陵”一碑尚清晰。唐李白《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比流光灭远山。”即描述此陵。
【少陵】
在陕西长安县司马村东。是汉宣帝许后的墓地。北距宣帝杜陵约9公里,因为规模和封土堆都比杜陵小,故自唐以来,被称为少陵(古代少、小二字同义)。许后死于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封土堆现高25米,东西90米,南北85米。唐代诗人杜甫就居住在少陵附近,又因他的远祖杜预是长安人,所以他便取号少陵、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等。
【杜公祠】
在陕西长安县少陵原西,北距西安市12公里。明嘉靖五年(1526年)为纪念杜甫而建,万历五年(1577年)和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两度修葺。明、清文人学士到此凭吊和题咏,在其诗文中可看出杜祠的变化情况。如明屈大均《杜曲谒子美先生祠》诗:“城南韦杜潏川滨,工部千秋庙貌新,一代悲歌成国史,二南风化在骚人,少陵原上花含日,皇子陂前写弄音。稷契平生空自诩,准知词客有经纶。”清乾隆年间,祁琳《游杜工部祠》诗:“城南工部祠,唯有野花存,冷落烟迷径,萧条鸟傍门。”说明祠已破败不堪。清嘉庆九年(1804年)又修建,嗣后又两度重修,略具规模。解放后全面整修,1978年建立了纪念馆。
【周镐京遗址】
西周都城遗址。在陕西长安县淬河以东、阿房官遗址以南、斗门镇以北普渡村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在沣河以东建立镐京。与周文王时的丰京隔河相对。近年经考古调查发掘,发现有房屋、窖穴、青铜器物、墓葬、车马坑等许多遗物,对研究西周社会有重要价值。
【华严寺】
在陕西长安县少陵原平坡,北距西安市约15公里。寺居高临下,俯瞰樊川,西望神禾原,南视终南山玉案、雾岩诸峰,自然环境十分幽美。寺建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发源地。清乾隆年间,少陵原一部分崩塌,寺内殿宇全毁。现仅有砖塔两座,东为华严宗初祖杜顺禅师塔,方形七层,高13米,上层石刻“严主”二字,第三层石刻“无垢净光宝塔”六字;西为华严宗四代祖清凉国师塔,六角五层,高7米,塔上有石刻“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十字。两塔下层各有砖筑龛堂,内有石刻影像及像赞,石的下半部刻重修记,为清末宋伯鲁、宋联奎等书。这里原有唐大中六年(852年)刻的《杜顺和尚行记碑》,已移至陕西省博物馆碑林内。
【兴教寺】
在陕西长安县少陵原畔。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为迁葬唐高僧玄奘遗骨而修建。玄奘圆寂后,原葬在西安东郊浐河东岸的白鹿原上,总章二年(公元669年)迁葬现址,并修寺建塔以资纪念,因唐肃宗题塔额“兴教”二字,故名,现除玄奘、窥基、圆侧三塔尚存外,其他建筑于清同治年间悉被兵火焚毁。1922年和1939年曾两度重修。今正殿、藏经楼及长方形敞亭兴教寺玄奘墓塔等都是近代建筑。寺西慈恩塔院内。中间最高的一座是玄奘的舍利塔,左右是玄奘两大弟子窥基和圆测(新罗人)的墓塔,均有石刻塔铭和泥塑像。
【沣西车马坑】
在陕西长安县沣河西岸的客省庄附近。是西周京城丰京遗址范围内奴隶主墓葬的殉葬坑。1957年发掘,有驾四马作战用的戍车和驾二马乘坐用的轺车各一辆,戍车驾马全部以青铜为饰,轺车驾马大部缀用海贝作马饰。两车与殉葬者的骸骨,现在仍按原样保护。
【香积寺】
在陕西长安县潏、滈两河交汇处的香积村。是佛教净土宗的门徒为纪念第二代祖师善导在其墓塔旁建造的寺院。院内有一座高十三级、周围二百步的砖塔。唐诗人王维《过香积寺》诗有”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之句。寺院现已毁废殆尽,仅有清建三间佛殿和唐建仿木结构密檐式砖塔尚存。大殿内有善导大师像,为1980年中日两国佛教徒为纪念善导圆寂一千三百周年时,日佛教徒所赠。塔已残裂为十一级,高33米。其东侧有小型砖塔一座,据传即善导的墓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