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县户县周至县





  【三阳寺塔】

  在陕西高陵县城东南约1.5公里高陵中学校内。按塔的造型结构看,当是宋、辽时建筑。据塔下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碑石载,塔原建于昭慧院内,因昭慧院地处泾阳、咸阳、渭阳之间,故亦称三阳寺,塔亦名三阳寺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圆形宝瓶式塔顶,通高53米。每层东、西、南、北四面有券门,其他四面无门。每层叠涩出檐,用二砖和牙子各二砖交错砌筑至第八砖后作出假飞椽挑檐,即反叠涩内收,各檐角微上挑。结构精巧坚固,经千年时间,几度地震,塔身毫无倾斜下沉或裂缝等现象,屹立高耸,气势磅礴。登塔远眺,渭北原野风光,尽收眼底。

  【东渭桥遗址】

  在陕西高陵县白家咀。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便利长安和栎阳的交通而修建。开始以木为柱,称木柱桥。在唐代,东渭桥是通往东方的交通要冲。1967年发现了东渭桥遗址,出土有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大修此桥的碑记一座,系六面柱形,详细记载着修桥的经过,并出土有铁、石、木桩等文物多件。

  【李晟墓】

  在陕西高陵县白象村渭水桥北端偏东处。唐未朱泚作乱。唐将李晟自定州率兵驰援,大军驻扎今东渭桥畔,经激战后,收复京城,迎回唐德宗。因功被封为西平郡王兼中书令,死后葬在当日驻军的地方,即今墓冢所在地。冢为圆锥形夯土堆,高5米,直径15米,由于渭水自唐迄今,已北移达4公里许,故李民墓现距渭水畔仅有25米,部分墓道已陷落渭水中。墓前原有石碑一通,裴度撰文,柳公仅书字,俗称三绝碑。明代为防止碑身掉入渭水。已迁碑于冢西北约200米处,迄今完整。墓前尚有明清时修墓碑三通,另有明刻石狮一对。

  【石泓寺】

  在陕西户县西约65公里的川子河畔。《鄜州志》:“石泓寺在州西一百三十里,石山如砌,凿门而入为佛殿,大佛三尊,四面小佛尺许者不知几百千,凡龛楹之间,无处非佛,皆连山为一块石,工巧之极。”共有大小不同的七个石窟,主窟呈长方形,平顶,深10.7米、宽10.3米、高5.4米。中有石基坛,坛四角有四根拔地而起的方形抹角石柱,直抵窟顶。窟四壁和石柱身,满布佛、菩萨和罗汉等浮雕造像。根据七个窟记判断,石刻是自初唐迄明、清,陆续雕凿而成,各式造像,显示着各个时代风格和特点,保存较完好,是研究北魏后期至清代我国石刻造像艺术的文物瑰宝。

  【草堂寺】

  在陕西户县城东南约20公里之圭峰山下。规模不大,且系近代建筑,唯其中“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舍利塔”极为特殊。塔身通高2.33米,八面十二层,用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赭紫及灰色等八种颜色的玉石雕刻镶并而成,故俗称八宝玉石塔。塔下层有浮雕的须弥山座,三层云台,刻蔓草花纹,中间八角形龛上,雕出屋脊椽飞,作为顶盖,盖下又阴刻线条流畅的佛像多尊,整个塔身的工艺技巧,极为纯熟精湛。从佛像衣着、仰莲、覆莲及其他雕造作风看,似为唐代作品。又有《定慧禅师传法碑》一通,立于唐大中九年(公元855年),为当时书法家裴休撰书,柳公权篆额。寺内廊房内的壁面上还镶嵌了二十多块石碑,记述了寺院的盛衰历史和古人游寺的诗词。1953—1978年曾对寺内玉塔、碑亭、大殿、庑房、山门等作了全面的修葺,并建立草堂寺文物保管所,对外开放。

  【重阳宫】

  在陕西户县城西10公里祖庵镇北。据传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在户县遇仙人吕洞宾化身,遂通仙术。后去山东传教,死后归葬咸阳。门人在王户县故居建成道官,马丹阳手书“祖庭”二字悬于宫内。自此道教门徒称之为祖庵,后改称灵虚观。元时改称重阳官,中统四年(1263年)又改为重阳万寿宫,增建殿阁楼台,遂成关中西部的道教大观。原来建筑倾妃,仅余一座四合院为清代重修。解放后修建了十余间房屋陈列室,展出了赵盂頫手书的《敕藏御服碑》、《孙真人道行碑》、七真人图像、万寿宫图石刻及八思巴文碑等共三十余通。

  【八云塔】

  在陕西周至县城外西南角。因其底层四面各有两块显著的阴湿痕迹,形似浮云,虽大旱亦不干,故称八云塔。其形制结构,与西安小雁塔相同,为唐代所建。系楼阁式砖塔,共十一层,高42米,层与层之间有砖砌的出檐斗栱。底层较其他各层约高一倍,北面正中辟有券门,东、西、南三面,各有假券门,二层以上则为每层南北两孔券门。塔内原有木梯可攀登。清代塔内楼板、扶梯全被焚毁。解放后进行修复,供人游览。

  【楼观台】

  在陕西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的秦岭山麓。相传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曾在此结草为楼,观看天体,初称草楼观、紫云楼。后老子入关,在楼南高岗筑台,讲授《道德经》,故又称说经台。自秦迄清,历代均有扩建或修葺,尤以唐代为最盛。筑有台、殿、阁、宫、亭、塔、洞、池、泉等五十余处。现存说经台、炼丹炉、吕祖洞、宗圣宫、栖真亭、衣钵塔、化女泉、仰天池、老子系牛柏和银杏树,并有石牛、石狮、碑、碣以及文人学士题咏碑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