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县康乐县





  【刘家峡水电站】

  在甘肃永靖县黄河峡谷中。两岸崇山峻岭,气势雄伟。大坝高147米,长840米,水库库容为57亿立方米。大坝下部是发电厂,安装水轮发电机组五台,总装机容量122.5万千瓦,年发电量57亿度。是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资源,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游览胜地。游人可从水库乘游艇溯黄河而上,入峡奇峰对峙,千岩壁立,出峡则为高山湖,黄土清波,水天一色。西行约50公里,即为炳灵寺石窟。山口有妹妹峰,形态婀娜,亭亭欲语,酷似笑迎宾客。

  【炳灵寺石窟】

  旧名龙兴寺,又名灵岩寺。炳灵为藏语千佛或十万佛之意。窟在甘肃永靖县西约50公里,黄河北岸积石山中。窟龛造像凿于南北峭壁上,长2公里,上下四层,高低错落,幢盖纵横,濒临黄河,气势庄严。现保存西秦、北魏、北周、隋、唐,直到明清备代窟龛一百八十三个(窟三十四个,龛一百四十九个),大小石雕佛像六百九十四尊,泥塑八十二尊,壁画900平方米。塑像高音27米,小者20余厘米。另有石雕方塔一座、泥塔四座。唐代作品约占三分之二,艺术造诣精湛,造型丰满潇洒,富有朝气和生命力。郦道元《水经注·河水》称:“河峡崖旁有炳灵寺石窟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丈,两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据说现编号169窟即唐述窟。内有精美的西秦造像,造型刚健挺拔,栩栩如生。壁画中神人衣袂飘逸,色泽绚丽,构图古雅,显示出神奇美丽的天国风光。画上有“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的造像题铭。是全国石窟中迄今发现最早的题记。1967年兴建刘家峡水库时,在窟前修筑防水大坝,长200多米,高20余米。坝前波光潋滟,坝后岩窟崔巍。寺与水库相连,乘游艇从刘家峡水库大坝西行,可直达窟前。

  【莲花山】

  在甘肃康乐县境内。层峦迭嶂,状如万顷碧波,主峰石崖色淡红,有如芙蕖出水,因而得名。苍松茂林,清泉盈盈,花草遍地,景色幽雅。胜迹满山,原建有玉皇阁、紫霄宫、娘娘殿、船庵寺,已毁。当地风俗每年6月在此举行歌会,为时六天。群众口头文学《临夏花儿》、《洮岷花儿》与带着拖腔的《莲花山令》均在歌会上流传。从6月1日开始,康乐、临洮、渭源、临潭、岷县、和政、卓尼等七县的汉、回、藏、东乡族男女歌手,穿着民族服装,打伞摇扇,云集莲花山上,游山观景,举行对歌和联欢活动,歌声达旦。民间歌手往往出口成诗,妙语如珠。6月6日敬酒、告别,作为花儿会的尾声。花儿会的习俗延续至今,盛况胜昔。

  【汉长城遗址】

  西起甘肃敦煌县玉门关以西,沿疏勒河南岸,经湾窑墩、天桥墩、吐火洛、后坑子、玉门关、河仓城、哈拉淖尔、东泉约150公里,进入安西县北湖,再向东到金塔县境内,接居延塞,沿额济纳河迤逦北上,曲折蜿蜒,气势磅礴。另一走向为从金塔、高台、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永登等县,过黄河东去。城垣虽经两千多年风沙汉长城遗址侵蚀,有些地段至今仍坚固完整,屹立于戈壁中;王门关附近城垣保存最好。结构为就地取村,以芦苇、红柳、胡杨和罗布麻等夹砂砾层层夯筑。残垣最高处4米左右。芦苇等层厚5厘米,砂砾层厚20厘米,粘结非常牢固,可谓我国古代独创的混凝土。长城内侧高峻处,烽燧土台相望。台以黄土为基,上部用土坯垒砌,高者达10米。台旁墙坞内有戍卒所居小舍,备弓弩刀剑、石块等防御武器。烽顶小室为戍卒日夜警戒执勤的岗位,如发现敌情,昼则举燧升烟,夜则举烽燃火,相互报警。据说狼粪燔烟最大,使远处易见,故土台俗称狼烟墩,又名烽火台。

  【秦长城遗址】

  最西端在甘肃临洮县城东23公里尧甸长城坡。南北向,黄土版筑,残高1米左右。是秦代长城西端的起点。断断续续,经渭源、陇西、通渭、会宁、静宁等县入宁夏后又回甘肃境环县、庆阳县入陕西省,翻山越岭,飞渡沟壑,穿沙漠草原,蜿蜒东去,止于鸭绿江畔。

  【明长城遗址】

  西起嘉峪关市嘉峪关,经酒泉、高台、临泽、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景泰等县,从五佛寺过黄河,在靖远县内沿黄河南岸伸延,直到黑山峡,出峡口进入宁夏,盘旋蜿蜒,高低起伏,东至山海关。甘肃境内长度约1.000公里,全用黄土夯筑,夯层厚13—20厘米,有的地段夯土层间夹藏木桩、杂草或沙夯实。高10米,上有1米高的女墙,设置垛口。底厚5—6米,顶宽2米。烽火台紧靠长城内侧,高10米以上,因黄土夯筑,俗称烽火墩。基方6×6米,顶上垒砌小屋为了望哨所。墩间距约5公里,连瞩相望,十分壮观。遇隘口、山口、河口均在长城外筑有了望台。嘉峪关、山丹、永昌、古浪等市县境内保存完整,矗立在戈壁沙漠中,气势雄伟。一般残存高1—7米,守越农田地段,时断时续,遗迹走向犹存。

  【汉居延塞防遗址】

  在甘肃金塔县城北90公里,从双城子起,沿额济纳河东岸向北,经大湾城、地湾城、查科尔帖、大方城、小方城、布肯托尼、破城子直到居延海。另一走向从布肯托尼向东到博罗松治,长300多公里。烽塞城障排列成“一”字形。烽燧台墩多数因风沙剥蚀变形,外蒙沙砾,类似大小高低不等的沙丘,一般高2—4米。数烽燧间有一城堡,为侯和都尉驻地遗址,均黄土夯筑,尚保存完好。塞墙平于地面,个别地段残墙高约0.5米,已被沙砾掩盖,呈梁状。破城子一段为双层墙,间距约4米。1972年开始普查,1973年对金关遗址、破城子遗址进行发掘,获得大量珍贵文物,包括汉代简册两万亲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