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贺兰县





  【玉皇阁】

  在宁夏银川市东街。据《朔方新志》记载,始建于明代。台基高19米,东西长37.6米,南北宽25米。台基用土夯筑,外表包砖,有宽4.6米的南北向拱券一道,可以通行。台基东南角和西南角各建有三重檐的角亭一座,正中有卷棚顶小殿,殿后为重檐二层楼阁,高约22.1米。层楼重迭,檐角飞翘,是一座精美的古代建筑。1954年重新修建。

  【西夏王陵】

  在宁夏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历代帝王陵墓的所在地。陵区范围南北10公里,东西4公里,随地势错落着八座西夏帝王的陵园和七十余座陪葬墓。每个陵园都是一个单独的完整建筑群体,形制大致相同。陵园四角建角楼,标志陵园界至,由南注北排列门阙、碑亭、外城、内城、献殿、灵台,四周有神墙围绕,内城四面开门。每个陵园占地面积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1972—1975年发掘了其中的一座,地下墓室前有一长达49米的斜坡墓道,前狭后宽的方形墓室,两侧各有一配室,深约25米。墓未用砖砌,属土洞墓形式。墓室早期被掘,但仍出上有各种金饰、鎏金银饰、竹雕、铜甲片、珍珠、瓷器碎片等。已发掘的三座陪葬墓,有阶梯或斜坡的墓道。墓室为方形土洞,普遍以铜牛、石马殉葬。西夏陵园在明代以前被掘被毁,地面建筑只剩遗址,但仍保存着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西夏文、汉文残碎碑刻。陵园仿唐代特别是北宋诸陵的形制,对研究西夏文化和汉文化的关系有重大价值。

  【承天寺塔】

  俗称西塔。在宁夏银川市老城西南隅。因在承天寺内,故称承天寺塔,是一座平面八角形的楼阁式砖塔,始建于西夏天祐垂圣元年(1050年)。明代初年寺废塔存。清乾隆三年(1738年)十一月,塔因地震塌毁,直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才重新修复。塔身十一层,连塔尖通高64.5米。塔室为方形,采用厚壁空心式木板楼层结构,有木梯可以盘旋上登至各层。底层朝东辟门,塔身每层各面除设门、窗外,余均作壁龛。塔身收分较大,立体轮廓为角锥形,呈现出秀削挺拔的艺术风格。古塔周围林木葱郁,百花竟妍。现为宁夏博物馆所在地。

  【拜寺口方塔】

  在宁夏银承天寺塔川市西北拜寺口内10余公里的山涧处。为十一层密檐实心砖塔,高约30米,边长6.2米。每层略有收分,层次分明,面南塔檐下正中有一浅龛。塔身外表抹以白灰,上有彩画,似为力士,双手托日月。塔西有寺庙遗址。塔的建筑年代不见记载,从塔砖形制和大、小判断,有可能为明代所始建。塔周山泉清澈,绿树葱葱,风景优美。

  【拜寺口双塔】

  在宁夏银川市西北45公里的贺兰山拜寺口内。东西相对,相距100余米。东面一塔,砖筑八角十三层,高约45米。塔身作密檐式,除第一层较高外,第二层以上檐与檐之间的高度骤然缩短,第十三层之上,置上仰莲瓣形刹座,上承托相轮。檐下每面有两个砖雕兽面,怒目圆睁,十分威猛。塔室为圆形,向南一面辟券门。塔内采用厚壁空心式木板楼层结构,原有木梯可以攀登。西面一塔,砖筑十四层,外形和高度与东塔相似,除第一层外,其余各层塔身檐下每面正中有一浅龛,龛内塑一佛像,或坐或站,千姿百态。龛的左右饰以鲁头,口含串珠,更显得绚丽多彩,每层塔棱转折处,又塑有佛像一尊,使塔的壁面充满神秘庄严的色彩。两塔之间,原建有佛寺,已废,在此曾发现有与西夏陵园相同的绿色琉璃瓦。塔和寺的始建年代未见记载,但公元十六世纪的宁夏地方志中已引安塞王朱秩炅的诗句“文殊有殿存遗址,拜寺无僧话旧游”,可见塔和寺可能始建于西夏。

  【贺兰山】

  在宁夏银川市西北部,由东北向西南斜贯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南北长20O多公里,东西宽15—50公里,一般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峰3.556米。山势巍峨险峻,为银川平原西部的天然屏障。遥望山脉,宛如骏马,蒙古语谓骏马为“贺兰”,故名。西夏在兴庆府(今银川)建都,贺兰山东麓有西夏王陵。贺兰山诸口名胜甚多,如小口子有笔架峰、贺兰庙和清真寺等名胜,且林木葱郁,景色秀丽,泉水潺潺,是游览避暑的胜地。

  【海宝塔】

  又名赫宝塔、黑宝塔,因在宁夏银川市北郊,俗称北塔。始建年代不详,相传为公元五世纪初夏国王赫连勃勃重修。明万历《朔方新志》载:“黑宝塔,赫连勃勃重修。”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均因地震破坏再修。塔身为砖砌楼阁式建筑,连同塔座和九层之上未开券门的一层共为十一层,通高53.9米。平面成方形,每边正中设券门,并略向外凸出。塔的建筑外形线条明朗,层次丰富,棱角分明,觎棱秀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我国数千座塔中所仅见。塔室为方形,门向东,内有四道拱券通向四面。空间以楼板铺隔,有木梯可以盘旋上登第九层。极目远眺,巍巍贺兰山,绵绵黄河水,塞上江南景色尽收眼底。1963年董必武登塔,并为其赋诗曰:“银川郊外赫连塔,高势孤危欲出云。直以方形风格异,只缘本色火砖分。”

  【宏佛塔】

  在宁夏贺兰县东北潘昶乡。是一座外形结构比较奇特的密檐式厚壁空心砖塔。塔身和塔刹高度相近,通高约25米。塔身三层,平面八角形。第一层南面辟一高为2.4米的券门,门楣上端两侧砖雕龙、凤图案。塔身每层上下有双重檐,檐下雕两组斗栱。塔身之上为塔刹。始建年代不详,从塔的建筑风格分析,可能是明代以前所建。

  【贺兰口岩画】

  在宁夏贺兰县西贺兰口内。岩画分布在600多米的沟谷两岸石壁上,约有三百多幅。内容大多为类人头像,还有马、驴、牛、羊以及狩猎、人手等图像,作风粗犷、质朴。这些岩画采用凿刻法和磨刻法制成。此外,岩壁上还有西夏文的题刻多处,是研究古代贺兰山地区少数民族历史艺术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