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过早凋零的野百合

作者:孙 敏




  摘要:纳博科夫创作的《洛丽塔》是一部在艺术上有极大创新的小说。文学评论界往往从主题思想和叙事技巧对其进行分析和阐释,而洛丽塔,这个已成为当代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的女孩,在评论者的眼中则始终被当成小说主人公主观臆想出来的镜像一笔带过。本文试图从分析洛丽塔所处的生存困境入手,通过对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教育体制及个人不幸遭遇的探究,揭示其人生悲剧的实质。
  关键词:《洛丽塔》生存困境人生悲剧
  
  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于旧式俄历一八九九年四月十日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家世显赫的家族。他天资聪慧,很小就掌握了英语、法语和德语,在其父亲的影响下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五岁出版第一本诗集,三年后出版第二本,被当时舆论誉为“神童”。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纳博科夫全家流亡德国,纳氏从此再也没有踏上俄罗斯的土地。纳博科夫及其家人先后在英、德、法居住了二十余年,一九四○年赴美,一九四五年加入美国籍,晚年定居瑞士直到逝世。纳博科夫涉猎多个领域,是著名的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另外他对鳞翅目昆虫的兴趣陪伴了其一生,曾在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任研究员,并出版了好几本有关蝴蝶研究的学术专著。纳博科夫一生著作颇丰,包括四百余首俄文诗作,六部俄文诗剧,三部俄文散文剧,五十篇短篇小说和十七部长篇小说。而在他的作品中影响最为广泛,最受争议的并且使其获得国际声誉的还是他的小说《洛丽塔》。纳博科夫复杂而特殊的生活背景,过人的创作才华和非凡的叙事技巧,使其被誉为“自乔伊斯以来,最有风格,最有创造性的作家”。《洛丽塔》在出版时,就因其主题涉及道德问题而屡屡碰壁。小说构建的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十二岁的“性感少女”的畸恋的故事在出版之时更被冠以色情读物推销出来。多亏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慧眼识珠,将它封为本年度最佳小说之一,这才引起评论界的注意。《洛丽塔》出版半个世纪以来,评论界不再以卫道士的面孔对小说是否道德纠缠不休,纷纷转而挖掘这惊世骇俗故事之下的丰富内涵。
  
  一
  
  小说《洛丽塔》描写了一段为常理所不容的畸恋。男主人公亨伯特,一个中年教授疯狂地迷恋上了一个十二岁的少女,为了接近她,他违心地娶了他并不爱的女孩的母亲,而后者在得知亨伯特对她女儿的不正当的迷恋之后,气愤难当,在外出寄信时车祸身亡。没有了障碍的亨伯特终于如愿以偿地以监护人的身份带着洛丽塔驱车横贯美国大陆,羁留于众多汽车旅馆,终于达到了他的愿望。后来洛丽塔同另一个男子出走,亨伯特疯狂地四处追踪,但毫无所获。三年之后,亨伯特收到洛丽塔的一封来信,得以和她再见一面。而此时的洛丽塔已为人妇,身怀六甲,并且拒绝了亨伯特提出的重新共同生活的请求。亨伯特伤感地离开了自己的爱人,找到当年诱惑洛丽塔的仇人,最终将那个人干掉。小说又名《一个白人鳏夫的自白》,以亨伯特在狱中忏悔的自白形式讲述了主人公的一生,重点描述了与洛丽塔共同生活的时光。作者在叙述方式上的巧妙处理是该小说的独特之处。整篇小说可以说是亨伯特的忏悔录。他手头的两件证物,一个是他痛苦的心史,另一个就是他的日记,都带着非常强烈的主观情感。因此对亨伯特心路历程的剖析令评论家们着魔,而洛丽塔,这个可以令主人公为她舍弃生命的重要人物往往被评论家们或者视为亨伯特心目中的一个理想,或者被描写成追求物质享受的美国少女而被当成一个次要和单一的人物来看待。其实,洛丽塔的人生际遇同样让读者为之掬一把同情泪,其悲剧色彩之浓烈不亚于亨伯特为追求纯真之美而理想破灭的悲剧。洛丽塔的个人悲剧可以说是亨伯特亲手造成的,然而洛丽塔所处的二十世纪中叶的美国社会,她的家庭生活和所受的教育也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将她推往悲剧的人生道路。
  
  二
  
  二战后美国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的商品投放市场,商业广告和营销手段借助传媒特别是电视的传播对美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青少年有他们自己的风俗、地位标志、特征、习惯和风尚。五十年代的年轻人首次成为美国历史上主要的消费大军,他们开始成为全国广告商的主要宣传对象。洛丽塔则是那个社会“大消费市场”里典型的消费者。“她爱看电影,不厌其烦;爱听哼哼唧唧的流行音乐;饕餮般地吞食五花八门的糖果、冰激凌和各式饮料;贪婪地阅读少年杂志和画报上的笑话、漫画和明星照片;永远不会怀疑广告的真假,循着它们的指点追踪各式美味佳肴、游乐场所、展览会或演出。”在这种大众消费文化的浸染下,洛丽塔热衷于流行文化中的庸俗,追求物质享受,及时行乐,只要能够提供消费玩乐,她对什么都可以满不在乎。在遇到亨伯特之前,洛丽塔就已经轻率地尝试过许多无知的游戏。她比亨伯特更主动大胆,亨伯特虽然心理欲念蠢蠢欲动,但要真正行动起来还是犹犹豫豫,顾虑重重。洛丽塔则给人一种老练实际的感觉。在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这厚颜的孩子把她的腿伸到我的大腿上……她的声音美妙,甜似苹果。她的双腿稍稍蜷曲,放在我活力充沛的大腿上。”而亨伯特与洛丽塔的初次性关系,竟是这个任性、轻浮的女孩子的“主动的结果”。在亨伯特带着洛丽塔第一次在旅馆里过夜时,亨伯特非常拘谨,不敢有丝毫越轨的行为,而洛丽塔显得非常老练,她问亨伯特:“你小时候从没做过这事吗?”洛丽塔把这种赤裸的行为看成是年轻人秘密世界的一部分,不为成年人所知。这些都充分说明,道德观和贞操观在懵懂无知的洛丽塔心中是多么地淡薄。亨伯特都惊讶于洛丽塔并非他臆想中的天真了。洛丽塔只是同龄人中的一个代表。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对探讨性交技巧非常感兴趣。而电视广播太开放,电视节目比广播节目有更多的暴行,有关性问题更为明目张胆。她们不重视童贞,对自己所做的事毫不在乎。她们可以随意委身于偶然相遇并且再也不会见到的人。有一个名叫格利高利·科尔索的人曾写了一首名为《结婚》的诗。诗中他对一个要和他的未婚妻度过一个晚上的青年说:“不要带她到电影院,要带她到坟场,/对她讲狼人的浴缸和校正了的单簧管,/然后向她下手,吻她,如此等等/我不知道为什么她没有发脾气,而她甚至会对你这样说:/你摸吧!摸着很舒服呢!”
  年轻人对性刺激的追求在这首诗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在这种普遍追求物质享受,及时行乐的社会氛围下,洛丽塔从一开始就丧失了任何美德,社会将她彻底败坏,难以挽回。
  
  三
  
  社会对人的教育过程,也就是个人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上面提到的社会这个大环境对人的教育和体塑,还包括狭义上的家庭或学校教育。如果说前者构成了洛丽塔的第一道生存困境的话,当时的教育体制和方式则成为洛丽塔的第二道生存困境。纳博科夫在他的小说中不遗余力地嘲讽了美国当时奉行的教育方式。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后,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全美,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很大反响。在实际操作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到了四五十年代后,美国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许多批评家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归结到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使其成为社会舆论攻击的对象。“半个世纪以来吸引大量美国公众和教育界人士热情、忠诚、想象和精力的一种运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年中变成诅咒的对象。”在杜威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当时很多机构利用学校假期开展大量的营地活动。洛丽塔的母亲在亨伯特来到她家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把她的女儿打发到营地去。这样做除了是想和亨伯特独享二人世界而不受洛丽塔这个讨厌的孩子打扰之外,还有对夏季宿营是健康的观点深信不疑。“夏令营会教多洛雷斯·黑兹(洛丽塔)在很多方面长进——健康、知识、修养,尤其是对别人负责方面。” 但实际上是怎样的呢?夏令营根本不像宣传广告所写的那样。与他人一起做一个蛋糕就可以“发展健全的个性”,围坐火塘边在星星下唱歌则可把“快乐的灵魂融入集体的声音中”。洗盘子,做幻灯,捕捉蛾子或蝴蝶算是活动内容丰富。女孩子的座右铭是“我是雄性动物的朋友”。在营地,孩子们被允许充分发展个性。洛丽塔喜欢游泳和划船,却是借着可以远离别人的活动,和另外一男一女到树林后面交欢。其实,尝试这种娱乐的又何止是洛丽塔他们呢?在俩人第一次结束漫游美国之旅在东部一小城安顿下来之后,洛丽塔进入一所学校重新读书。作者通过该校校长之口嘲讽了实用教育主义。她说学生能否牢记欧洲首都的名字或历次战争的年代并不重要,重要的乃是培养学生们适应群体生活的能力;学校应强调四“D”:戏剧、舞蹈、辩论和约会;强调交流思想而非写作技巧;关心“一个星球的位置固然重要,但冰箱摆在厨房里最实用的地方对于未来的家庭主妇也许更重要”。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洛丽塔感兴趣的只是戏剧和约会,因为这能为她提供更多的与情人约会的借口和机会;对于剩下的两个“D”她则显得很不耐烦。这类学校只是照搬杜威的教育理论,对它的理解只是囿于形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