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闲笔:中国现代随笔观念的艺术构建

作者:黄科安




  这段“闲笔”,看上去与她在全文所谈的服饰文化毫不相干。可是如果我们细细揣摩,就会发现张爱玲逸出“旁枝”的微言大义。服装款式是一时代社会和文化的象征和反映,因而人的服饰喜好与流行,其实都是背后一只无形的巨手在操纵。人在现实生活中备受社会和文化的压抑,自然属性常常被遮蔽或抹杀,只有那个爱卖弄本领的小孩,才是自然本性的真正裸露和呈现,才是对社会、对服饰文化的彻底解构。因此,张爱玲在这里意味深远地赞叹道:“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吧?”
  在中国现代随笔家中,对“闲笔”精髓理解最为透彻的是周作人。他把“闲笔”在随笔创作中的运用,表述为“不切题”(即“离题”)。到了晚年,他还坚持这种写作观念,在给《郑子瑜选集》作序时说:“我写文章,向来以不切题为宗旨,至于手法则是运用古今有名的赋得方法,找到一个着手点来敷陈开去,此乃是我的作文金针。”方重在《英国小品文的演进与艺术》一文中称:“一个道地的小品文家做文章往往是没有题目的;或者可以说,天地间什么事物都由他运用,因为他的本领就在谈说他自己,或在表明他自己和外界间的一切关系。”(11)这是对随笔创作中“闲笔”的一个精彩的解说。不过,这种作法也只是一家的路数,随笔家的发散性思维即可多点散发,也可一点引申。对此,周作人在《金鱼》中有很好的诠释:“我觉得天下文章共有两种,一种是有题目的,一种是没有题目的。普通做文章大都先有意思,却没有一定的题目,等到意思写出了之后,再把全篇总结一下,将题目补上。这种文章里边似乎容易出些佳作,因为能够比较自由地发表,虽然后写题目是一件难事,有时竟比写本文还要难些。但也有时候,思想散乱不能集中,不知道写什么好?那么先定下一个题目,再做文章,也未始没有好处,不过这有点近于赋得,很有做出试帖诗来的危险罢了。”
  显然,周作人更喜欢第一种写法。《碰伤》一文,周作人原意是想告诉学生在中国请愿的事最好从此停止,但他却在文中绕起圈子,横生出不少的“闲笔”。一开头,他就讲述自己的突发奇想,如能穿起有刺的钢甲、介绍佛经传说中的“见毒”蛇、追忆小时候看过《剑侠传》中“飞剑取人头”的“剑仙”,接着才联想到近日报上刊载教职员、学生在新华门“碰伤”的事情。大家认为“碰伤”是咄咄怪事,但作者却以为“碰伤实在是情理中所能有的事”,因为在中国碰伤是常发生的。至于责任,自然是由被碰的去负担了:“譬如我穿着有刺钢甲,或是见毒的蛇,或是剑仙,有人来触,或看,或得罪了我,那时他们负了伤,岂能说是我的不好呢?又譬如火可以照暗,可以煮饮食,但有时如不吹熄,又能烧屋伤人,小孩们不知道这些方便,伸手到火边去,烫了一下,这当然是小孩之过了。”
  周作人这段充满“反语”色彩的“闲笔”,使我们读者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文章开头谈的几件奇闻逸事,是“闲笔”不“闲”,或者说是“忙”里(即“紧要处”)用“闲”,看似“离题”,其实潜伏着作者的深意,蕴含着作者一腔的愤激之情。
  “闲笔”,还是构成中国现代随笔作品“诗美”境界的重要要素。蒙田激赏希罗时代普鲁塔克的随笔,称他“在写作有些文章时竟忘记了主题,有些论据也是信手拈来,通篇作品被新奇的内容挤得喘不过气,且看他在《苏格拉底的恶魔》里用了怎样的笔调。哦,上帝,那天马行空式的离题,那莫测风云的变化真是美不胜收,越似漫不经心,信笔写来,意趣越浓!”蒙田创立的现代随笔,就有“倾其思想于闲话的水中”的特点,发挥了文体笔调的生动性和亲切感,尤其到了英国浪漫主义时代,兰姆创作的随笔作品,其漫谈和娓语的特色更为突出。朱自清称:“选材与表现,比较可随便些;所谓‘闲话’,在一种意义里,便是它的很好的诠释。”(14)说“闲话”,就是把随笔创作当作“写在纸上的说话”(15)。然而,所谓的“漫谈”“闲话”,并不是让你讲得枯燥无味、平淡无奇,相反,这要求随笔作家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谈话技巧。
  当代随笔家钟鸣在介绍自己撰写的一本随笔集时说:“我不敢保证,这本《徒步者随录》,能给诸君什么新玩艺。但是我能保证,尽量说得有趣,多讲一些轶事。扯得越远,风景越好。”(16)那么,我们不免要问怎样才能做到“扯得越远,风景越好”?“风景”美的境界又该如何呢?对此,林语堂有自己的一番妙论:“吾最喜欢此种笔调,因读来如至友对谈,推诚相与,易见衷曲;当其坐谈,亦无过瞎扯而已,及至谈得精彩,锋芒焕发,亦多入神入意之作。或剖析至理,参透妙谛,或评论人世,谈言微中,三句半话,把一人个性形容得惟妙惟肖,或把一时政局形容得恰到好处,大家相视莫逆,意会神游,此种境界,又非说理文所能达到。”(17)
  林语堂甚至设想过用柏拉图的对话方式来撰写《生活的艺术》这本随笔集。他想把偶然想到的话说出来,把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琐事安插进去,这是多么有意思的形式。当然,他设想的这种对话形式,有异于报纸上的谈话或问答,他的意图在于“真正有趣的、冗长的、闲逸的谈论,一说就是几页,中间富于迂回曲折,后来在料不到的地方,突然一转,仍旧回到原来的论点,好像一个人因为要使伙伴惊奇,特意翻过一道篱笆回家去一般”(18)。可惜,林语堂最后并没实现这一梦想,究竟是对自己能否胜任这一写作方式抱有疑虑,还是有别的什么缘由呢?我们就不得而知。
  
  作者简介:黄科安(1966- ),福建省安溪人,泉州师范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现当文学研究。
  
  ①大英百科全书•关于散文的诠释[J].张梦阳编译.散文世界?熏1985,(1-2).
  ②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Essay[A].鲁迅全集[M].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64-165.
  ③钱锺书.近代散文钞[J].新月,1936,(7).
  ④林语堂.论小品文笔调[J].人间世,1934,(6).
  ⑤斯登恩.屈里斯坦•先迪[A] .英国散文的流变[M].王佐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71.
  ⑥鲁迅.忽然想到[A].鲁迅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6.
  ⑦蒙田.诗之自由随意[A].蒙田随笔[C].梁宗岱、黄建华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298.
  ⑧林语堂.论小品文笔调[J].人间世,1934.(6).
  ⑨林语堂.烟屑(二)[J].宇宙风,1935(2).
  ⑩林语堂.再谈小品文之遗绪[J].人间世,1935.(24).
  (11)方重.英国小品文的演进与艺术[A].英国诗文研究集[C].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47.
  (12)蒙田.论经验[A].蒙田随笔全集[C].下卷.潘丽珍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253.
  (13)[英] 亚历山大•史密斯.小品文作法论[J].林疑今译.人间世,1934(2、4).
  (14)朱自清.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J].文学周报,1928,(345).
  (15)知堂(周作人).春在堂杂文[A].药味集[M].止庵校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5.
  (16)钟鸣.我是怎样的一个徒步者(自白)[A].徒步者随录[C].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17)林语堂.小品文之遗绪[J].人间世,1935 (22).
  (18)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自序[A].林语堂散文经典全编[C].第4卷.梦琳等编.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5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