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面对新问题的新探索

作者:刘海洲




  《国家干部》(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是“反腐小说家”张平为我们奉献的又一力作,它直面我国干部人事体制改革,对现有的干部体制、干部政治、干部文化作了深刻的阐释和思考,在评论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给二〇〇四年文坛带来风暴的作品”,是反腐小说创作取得的新突破。
  《国家干部》主要讲述了在一个叫做嶝江的县级市,围绕一次即将召开的党代会和人代会,常务副市长夏中民和常务副书记汪思继之间所进行的激烈斗争。夏中民在嶝江工作了八年,人民极为拥护,上级也想提拔,但每次对他的升迁动议都在干部中招致极大的阻力,以致五次考察都原地踏步。对于这一现象,也即夏中民对省委副书记所问的“领导说了都不算,老百姓说了也不算,那究竟是谁说了算”的问题的探究,成为作者在这部新作中的主要用力点。《国家干部》揭示了我们当今政治生活中的某种潜在危机,是那样的令人触目惊心,这种危机就是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干群关系的颠倒和错位。在张平看来,国家干部倘若高高在上,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就很有可能成为既得利益群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利益、圈子和运转方式,对人民的疾苦就会漠然处之,把人民所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谋私利的工具,最终形成一个稳固的既得利益集团。于是,人民最拥戴的人,很可能就是这个既得利益群体最不喜欢的人。夏中民就是一个广大人民群众拥护而腐败势力极力打击排斥的人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心里只有广大老百姓,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想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始终牢记着党和人民对自己的重托,始终站在广大人民利益一边,严于律己,勤政为民,造福于民,造福社会,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优秀的国家干部。但是,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才华、有能力的好干部,在作出了大量的政绩之后,面临着组织上几次对他的升迁,都会引起嶝江市党政干部的轩然大波,在当地复杂的干部关系网中苦苦挣扎,自己在副处级的岗位上干了整整八年,最后,这么一位出色的市长候选人在党代会上连一个市委委员的资格都没有选上,引发了几十万群众的上访请愿游行示威活动,这是我国干部任用体制的弊端,也是现实的悲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政治体制中的一些弊端日益暴露了出来,如官僚主义、家长作风、权力过分集中等等,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既得利益群体,都影响了我国政治民主改革的进程,都对新的历史时期的干群关系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危害了党和国家执政的基础。鉴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张平在《国家干部》中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有力表现。嶝江市委副书记汪思继之流,虽然也是堂堂正正的“国家干部”,却打着“国家干部”的旗号,利用自己手中广大人民所赋予的权力为所欲为,大肆进行权钱交易、安排亲信、排斥异己、独揽大权,想把嶝江永远纳入自己的权力掌握之中。他们的这些所作所为已经严重背离了一名共产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无视国家法律,提拔一个恶贯满盈、受过多次处分的齐晓昶为市委办公室主任,逼死了默默无闻、一心奉献的副主任马韦谨,更是千方百计地想把夏中民赶出嶝江,以此来保护他们在嶝江几十年建立起来的现有政治格局和经济利益。张平说:“当一个干部陷入某个利益群体时,若要被提拔,就只能为这个群体服务效力。如果他要为老百姓负责,要为党和国家负责,那他同该利益群体必然会背道而驰,水火不容。于是就形成了这么一个怪圈,要为老百姓干事,就别想得到提拔;你要是想被提拔,那就只能同这个利益群体同流合污!过去是官官相护,现在是官官相怕;过去是下级怕上级,现在是上级怕下级;过去的干部怕领导,现在的领导怕干部;过去的干部怕运动,现在的干部怕告状。大大小小的干部,谁也怕,就是不怕老百姓;谁也不敢得罪,就是敢得罪老百姓。”既得利益阶层是当今社会政治体制中涌现出来的一个新的利益阶层,他们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又相互勾结,进行着更为隐蔽、更为严重的腐败活动,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更损害了干群关系,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政治腐朽势力,必须予以坚决铲除。作家张平站在广阔的时代风云背景下,把自己的关注点投射到了国家干部身上,对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政治问题即干群关系问题以及发生在国家干部身上新的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示,这也是当今现实政治问题的一种投射,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也是小说的深刻性之所在。
  与汪思继之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夏中民,他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关心外来的打工者,熟悉到能够叫出他们的名字,与这些打工者一起过节,这都是他执政为民的过程中很普通的一个事例罢了。但广大人民群众却在这一件件普通的事例中,认识了夏中民这位共产党的好干部,感受到了夏中民一心为民的满腔热情,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希望。更让人感动的是夏中民党代会上落选之后,广大人民群众愤怒了,他们采用各种方式来声援夏中民,全城罢工,进行了大规模的游行请愿活动,就是想留下人民的好市长——夏中民,文中这些场面都是感人至深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民群众来关心一个夏中民呢?答案只有一个:夏中民虽然也是一名国家干部,但他摆正了自己在干群关系中的位置,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首位,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利益,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赢得这场党代会和人代会选举的最终胜利。只有夏中民这样的干部才无愧于“国家干部”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号,才能更好地行使党和人民所赋予他们的权力。夏中民这样的干部是作家张平对“国家干部”一词的最好诠释,他虽然是作家理想中的人物形象,在当今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太少了,但在他身上寄托了作家张平的期待,也饱含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更是对夏中民这样好干部的渴望。对广大人民群众参政意识的重视是《国家干部》的又一重要突破。以前,由于我国的实际国情所决定,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与参与程度都不是很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人民群众的参政意识也不断提高,对于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和反腐败进程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张平注意到了这股新生政治力量的崛起,在《国家干部》中提出了这么一个严峻的问题:什么样的国家干部才是党和国家需要的、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呢?夏中民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回答,他才是一名党和国家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国家干部。可是,夏中民的几次组织考察提拔任命都被搁浅,省委主要领导对夏中民的提拔关心也不能奏效,最后,夏中民在党代会也被“合法”地选下台了,却激起了嶝江几十万干部群众的极大愤慨,他们以十分激进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参与政治的强烈愿望,进行大规模的请愿示威活动,包围党代表的驻地,来声援落选的好市长夏中民,来维护自己的政治利益。
  在以前的反腐小说中,一些问题的最终解决往往依靠的是一位政治清廉的高官的重视或亲自下来断案,才使下面的腐败问题得以解决,人民的冤情得以昭雪,显示了小说创作者思想中浓厚的清官意识和人治思想,这也是以往的反腐败小说的局限之所在。张平在以前创作经验的基础上,顺应社会时代大潮的变化,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民主政治意识的觉醒,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中坚力量,在《国家干部》中这一思想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夏中民的落选,广大人民群众的请愿示威活动引起了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郑治邦同夏中民在面对广场上请愿示威的广大人民群众时,郑治邦对夏中民说了这么一段话:“现在的群众已经同过去不一样了。他们正在觉醒,这是一种普遍的觉醒。这种普遍的觉醒正在同一种僵化的东西进行抗争,而这种普遍的抗争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矛盾。人民正在显示自己的力量,这也是我们党多年来努力的结果,作为党的干部,我们应该感到欣慰。你在基层工作,对此更应该有所体会。”这就是这部作品所着力关注的一个方面。作品中还有很多对此的精彩描写,如武二这个人物的设置,他原本是受人指使来监视夏中民的,是一个只认钱没有是非观念的社会混子,随着监视过程的推移,他对夏中民的为人处事有了更多的了解,慢慢地变得开始想帮助夏中民了,他绑架刘卫革和齐晓昶就是想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他们陷害夏中民的证据,最后,他冒着生命危险给夏中民送录音材料,以此来证明夏中民的清白。嶝江的环卫工人凑钱给组织部干部处处长于阳泰送钱的那一幕,不仅震撼了从事组织工作几十年的于阳泰,也震撼了广大读者的心,他们送钱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夏中民继续留在嶝江做市长。他们也以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政治利益,与腐败分子进行坚决的斗争。他们的政治民主意识的觉醒,就是在腐败势力的逼迫下逐步地觉醒的,既让人感到可怜可悲,又是中国现实政治的悲哀。广大人民群众政治民主意识的觉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参与政治的方式也将有重大的改进,不会再以大规模的上访请愿的方式出现,这是作家张平所期待的一幕,也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进步的一种表现。
  《国家干部》是一部大气磅礴之书,结构严谨,洋洋洒洒将近七十万字从容不迫讲述了夏中民和汪思继之流的争斗,跳出了“正邪对立,邪不压正”的框子,以夏中民和汪思继的交锋为主线,又引出很多支线,设置了很多的悬念,如武二受什么人指使来监视夏中民,夏中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些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是作品往下发展的一条支线,很多支线共同丰富和发展了夏中民这个人物形象,让读者一步一步地了解了夏中民,他是一个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而没有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书中摒弃了大量的修饰性辞藻和戏剧化因素,采用了生活化的言语,既易于广大读者的阅读接受,又利于展现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更符合不同人物所处的政治地位而拥有的不同的政治话语,这是作家艺术功力的显现,也是长期深入现实生活的生活经验和艺术体验的积累,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对作家的一种要求。
  
  作者简介:刘海洲,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
  
  ①②张平:《国家干部》,作家出版社,2004年,第18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