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古典的理性背叛与感性因袭中的生命之花
作者:徐伯鸿
关键词:胡适 兰花草 背叛 因袭
胡适先生是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首倡者。早在一九一七年一月,他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文中所提出的“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这八个观点,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胡适先生进行文学改良的纲领性意见,也是他要进行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正式宣言,在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震荡影响。但从内容上看,他所提出的这八点实际上更主要的是侧重于在文学形式上的改良,所以,落实在新诗创作上,就又形成了他著名的“诗体解放”的观点。所谓“诗体的解放”,按照胡适的说法就是:“我们做白话诗的大宗旨,在于‘诗体的解放’。有什么材料,做什么诗;有什么话,说什么话,把从前的一切束缚诗神的自由的枷锁镣铐,拢统推翻,这便是‘诗体的解放’。”①胡适先生的主张,对推进当时的诗歌改良和新诗创作,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而自己的新诗创作,则由于他“历史癖太深”②,所以,他总是一方面清醒地知道要对古典诗歌进行断裂性的背叛,而另一方面在创作实践中却又不由自主地被古典诗歌的内部规律所束缚限制,呈现出理性认知与感性创作之间明显背离的特点。
胡适先生写于一九二一年十月的《兰花草》一诗,自台湾的庄奴先生把它谱成曲子后,亲切轻松活泼的曲调旋律与自然朴实的语言和具有多重解释版本的深层话语结合起来,迅速传唱、风靡于整个华语世界。然而,这首诗在貌似背叛古典诗歌传统的形式中,却浸透了古典诗歌文化特质的熏染。
这首共有两个自然段的诗歌,总体上看,语言通俗自然容易接受,具有较强的现代新诗的外显特征;从表层话语上看,这首诗的选材跟其他的诗歌一样,选取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充满高雅情趣的细节片段,来述说自己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情感。诗的第一段交代了兰花的来历,描述并表达了自己对它的钟爱行为和失望之情: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诗人,什么都没有携带,只是随身携带着一些情有独钟的兰花。他把兰花种在自家的小花园里,希望这兰花能够尽可能早的开花。为了见到这兰花开花,他每天都要去看望多少次,但兰花却依然如故,连花苞也没有打上一个。诗的第二段紧承第一段而来,继续描述自己钟爱兰花的行为,着重表达自己钟爱兰花的缘故:失望但不绝望的诗人,看到让万物凋零的秋天到来,就把兰花转移到暖房中保护起来。就是这样,诗人仍不放心兰花,一天到晚地牵挂并看顾着兰花;他心中唯一的希望就是兰花能够尽早的开放,好满足自己满园鲜花、芬芳袭人的夙愿。
这样的一首诗,就其立意和采用何种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而言,显然是以“兰花”这个意象作为诗人思想情感的触发点的。既然如此,依照阅读规律,我们完全可以把诗中的兰花当成一种具有深层话语意义的比喻或象征来看。它既可以比喻象征的是诗人对完美道德操守的坚守和维护,也可以比喻象征着诗人的才华和抱负的实现,更可以比喻象征着诗人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的实现,等等。然而,以兰花意象来作为一种深层话语意义的表达,并不是胡适的首创,这实际上既是开始于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比德说”的体现,也是古典诗歌中自楚辞以来开创的“香草美人”的传统的体现。被认为是盛唐诗歌揭幕人的诗人陈子昂,他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一云:“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诗中,兰若具有遗世独立、卓荦不群的独特风姿,但却不被世人赏识,只能随风而逝、芳意无成;兰若的不幸正是诗人怀才不遇世无知音遭遇的真实写照。把它与《兰花草》结合起来比照读来,显然《兰花草》的第一段跟它的立意近似,《兰花草》所采用的意象及表达方式跟它一样,都是借兰花和杜衡这两种香草来自况的。所以,就此而言,胡适先生的《兰花草》一诗仍明显带着古代文人思想、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上的深深的烙印,未能挣脱出古典诗歌背后凝集着的如同血脉一般的“束缚诗神的自由的枷锁镣铐”。
胡适先生“诗体解放”所反对的“束缚诗神的自由的枷锁镣铐”,结合他文学改良的“八大”主张来看,主要针对的是近体诗的结构形式、格律、对仗和用典这几点而言的。然而,就是他所反对的这几点,从《兰花草》一诗来看,虽然对仗和用典他已经完全舍弃,但诗的结构、用韵和语言上却仍旧有着很强的传统因袭性。
先说《兰花草》的结构。在唐代确立并达到成熟顶峰的近体诗,其诗体结构形成了具有“起、承、转、合”这种“四段论”的模式。一般情况下,律诗的首联要围绕诗歌的题目破题、点题,称为“起”,颔联紧承首联意思而来进一步展开,叫做“承”,颈联转换意思或写作角度,叫做“转”,尾联收束全诗的内容,叫做“合”(绝句一般以一句为单位构成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胡适的《兰花草》虽然是新诗,但句式整齐,每句五个字,每一自然段也是八句,且每两句也构成一个自足的意义单位:第一自然段中,“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交代兰花草的来历,是“起”;“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写从山中带回的兰花草的去处和愿望,是“承”;“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写自己对待兰花草的行为,是“转”;“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从兰花的最终表现这个角度写出自己的失望进行收束,是“合”。第二自然段中,“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另开一个特定时间,写对兰花的爱惜,是“起”;“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进一步写对兰花的眷顾,是“承”;“但愿花开早,能将夙愿偿”,交代顾惜兰花的原因,是“转”;“满庭花簇簇,开得许多香”,不仅补充交代了“夙愿”的具体内容,而且交代了诗人眷顾兰花草的根本原因,同时对全诗也进行了总的收束,是“合”。所以,在《兰花草》两个自然段每段诗的构思和结构上,胡适先生没有挣脱古代近体诗的影响和局限。
再看用韵。近体诗自初唐沈佺期和宋之问两人出现在诗坛并将之定型之后,其一般情况下的用韵规则是:偶数句子的末字都要求用平声字押韵,奇数句子的末字用仄声字不押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要押就用平声字。《兰花草》第一自然段的偶数句子的末字“草”、“早”、“过”、“个”都是用仄声字来押韵的,而偶数句子末字“来”、“中”、“回”、“然”都是平声字不押韵。这反映出胡适先生的确是在自觉地努力“把从前的一切束缚诗神的自由的枷锁镣铐,拢统推翻”。然而,第二自然段中,偶数句子押韵的末字分别是“房”、“忘”、“偿”、“香”,属于用平声字押韵;而奇数句子的末字分别是“到”、“惜”(“惜”古属入声字)、“早”、“簇”则又属于仄声字。这样,传统的“束缚诗神的自由的枷锁镣铐”又将他牢牢地捆绑了起来。
再说语言。《兰花草》的第一自然段,确实做到了他所提倡的“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的要求,语言在口语化的通俗自然中显示出精练和洗净。但第二自然段中,胡适先生就又不自觉地偶尔露峥嵘,出现了“朝朝”、“频”、“顾惜”、“夙愿”、“偿”、“满庭”、“簇簇”这些古典词语。细心的读者只要将两个自然段的语言对照一下,就可以看出,《兰花草》第二自然段的语言要比第一自然段典雅、书面了许多。
用现代语言来表达自己因为一时的生活情景的触发、兴会所致的思想情感,这确实实现了胡适先生自己所提倡的“言之有物”,但他兴会出的思想情感和表达这种思想情感所采用的意象却出现了对古典诗歌的因袭性。这固然可以解释为是胡适先生和古人之间的一种心有灵犀,但归根结底,却是诗人“历史癖太深”,以至于在不自觉中将深入到自己骨髓和血液的历史文化素养显现了出来。虽然这种因袭性,属于诗人在构思和思维方式上的一种外现,是一种隐含于作品文本深层话语中的问题,且从古往今来的文学创作实践上看,是根本无法规避的现象,也不完全属于胡适“诗体解放”所要反对的主要对象,但它却表明了诗人的一种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而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在文学创作中决定了其他因素的走向和选择取舍等诸多问题。正是因为这一点,也就决定了胡适先生的“诗体解放”具有了不彻底性和妥协性。
胡适先生曾在《尝试集四版自序》中说:“我现在回头看我这五年来的诗,很像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了的妇人回头看他一年一年的放脚鞋样,虽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的鞋样上总还带着缠脚时代的血腥气。”③这的确是他的大实话。今天看起来,他的文学改良和“诗体解放”理论,只是反形式上的“贪官”,却不反能够决定形式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制度”,本身就有着先天的不足,因而,他新诗创作中所出现的“缠脚时代的血腥气”是无论如何也免除不了的。不过,我们也不能就此来抹杀胡适先生为新诗在理论倡导和实践探索两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的《兰花草》诗在这种夹缝中显露出的顽强求生的意志和愿望,恰恰一方面印证了创新的艰难性,另一方面,从这首诗能得到直到今天的人们的喜爱和讽诵的事实看,也印证了创新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打破传统因子进行重组的特定内涵。
作者简介:徐伯鸿(1964-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①胡适:胡适文存(卷1)[M].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9.119.
②胡适: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A].胡适文存二集(卷2)[M].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9.
③胡适:胡适文存二集(卷4)[M].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 .1929.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