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写于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中点

作者:王 颖




  因为对贞贞的表现太过真实,所以贞贞的一些思想大概连丁玲也觉得难以把握,毕竟没有一个人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贞贞的苦难,所以也就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地完全把握她的心。因此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我”,所能做的也只是理解,和理解之后抑制不住的欣赏和感叹。
  王蒙曾经说:“少年时代我读了《我在霞村的时候》,贞贞的形象让我看傻了,原来一个女性可以是那么屈辱、苦难、英勇、善良、无助、热烈,尊严而且光明。”这么多有着强烈情感意义的形容词赠与一个短篇中的人物,已经说明了丁玲的胜利。
  也许是出于篇幅的考虑,夏大宝始终是个或隐或露的人物。但是作为贞贞曾经刻骨铭心的恋人,一个影响了贞贞一生命运的人,他在这个情感漩涡中,是最为激荡不安的一个。刚开始时,读者对他没有直观的了解,我们只知道他原来是磨坊里的一个小伙计,和贞贞相好,可是因为贫穷无法和贞贞结合,又没有勇气私奔,贞贞被掳走后,他经常来看贞贞的父母,后来当上了自卫队的小排长,贞贞回来后,他马上赶过来求亲。这仅仅是平面的夏大宝,而我们是在小说的最后才突然得以深入他的精神世界的。我们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处于绝望的深渊、赎罪无望的小伙子。他在文中所说的短短的几句话全是无望的质询:“你说,我那时不过是一个穷小子,我能拐着她逃跑么?是不是我的罪?是么?”“是我不好,还能说是我对么,难道不是我害了她么?……”一个想要被饶恕、却又明知毫无希望的沉甸甸的灵魂。丁玲在这里用不多的语言忠实地表现了一种歉疚感和爱情纠缠在一起的精神状态。
  在这个情感漩涡里,贞贞的爹娘、阿桂、村民都扮演了自己的角色,甚至连 “我”的修养计划和平静的思绪也被打乱,身不由己地卷入到这个漩涡之中。如果我们整体地来看的话,会发现这是个很复杂、很难表现的过程,但丁玲在很短的篇幅里,让每个人的语言与行动都到位而且真实,从而游刃有余地表现了这个完整的情感漩涡。
  
  三、丁玲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微妙变化
  
  回想一下《莎菲女士的日记》,我们会发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相比,这已经是两个有着巨大差异的文本。它们对阅读者的心灵都会有巨大的冲击,然而这冲击带来的感觉是非常不同的,当然也并非是完全不同。从青年的张扬到中年的含蓄、冷静、丰富和深刻,每一个人都在劫难逃的生理规律也在丁玲身上显示了它的力量。
  《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语言是淋漓痛快的,大有“豁出一切”的气势,好像是只图说个痛快,才不要管听者是怎样地被骇得睁大了双眼。在整个行文上,也没有什么章法,只管将汹涌的情感铺天盖地地压来。但是《我在霞村的时候》的语言却是极为平实的,凝练而且含蓄;在叙事上,丁玲也更为成功地把握住了各种因素之间微妙的张力,行文不疾不徐,张弛有度。
  与《莎菲女士的日记》里直截了当的第一人称叙述不同,丁玲在《我在霞村的时候》中选择了一个可进可退、可远可近的视角,由此丁玲不再仅仅是钻到人物的心里去,越深越好,越纠缠不休越好,她还要不时地跳出来,客观地、冷静地审视一下她的创造。尽管她还是控制不住地想要表现她对她的人物的热爱,然而她终于和他们有了界限,有了距离,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主动权。
  在写作这个故事的时候,丁玲已经处在一个隐隐的阴影之下。她在南京的那一段历史被一些人捏在手中,仿佛随时都可以拿出来作为一个洗刷不清的罪名。丁玲选择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与自己的人生际遇有类似之处的故事,也许就和她此时的心态有关。她给女主角起名叫“贞贞”,似乎是微妙而又含蓄的抗议。同时,她给贞贞设计了一个为我方送情报的细节,为贞贞设计了一个似乎是无限光明的未来。也许细节的东西最能体现作者的苦心,最能泄漏作者的微妙心态。“虽在很浓厚的阴影之下的眼睛,那眼珠却被灯光和火光照得很明亮,就像两扇在夏天的野外屋宇里洞开的窗子,是那么坦白,没有尘垢。”丁玲在这里用了一个很有意味的比喻。她有着明显的意图,希望这个比喻能够把贞贞的状态明白地表示出来——她的确在蒙受着屈辱,而她的确有着洁白的灵魂。
  出于年轻的唯美和决绝,丁玲早期创作中的女性往往有着一个很绝对的结局——梦珂的自暴自弃,莎菲的南下“浪费生命的剩余”以及阿毛的自杀。而在这个故事的结尾之处,丁玲着重于突出贞贞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新的东西,她为这个可怜的女孩子充满爱心地设计了一个似乎是一尘不染的好地方——延安。丁玲年轻时的决绝没有了,她变得更为现实一些,更为温和和世故一些。
  在丁玲的创作历程中,《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中点站,她将要开始她无可选择的转折,她有着淡淡的预感,她已经开始了强烈的对于过去情绪和精神世界的留恋,然而一切都不可阻止她的脚步,一半是她的力量,一半是时代的力量。
  鉴于此,在这个微妙的时间点上成就的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终于成为丁玲作品中况味最为复杂和深刻的一个。
  
  作者简介:王颖,文学博士,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系副教授。
  
  ①蔡传桂:《丁玲的创作道路》,见《丁玲作品评论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21页。
  ②夏康达:《重评〈我在霞村的时候〉》,见《丁玲作品评论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203页。
  ③钱荫榆:《丁玲小说的心理描写试析》,见《丁玲作品评论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70页。
  ④王蒙:《我心目中的丁玲》,见《三八节有感——关于丁玲》,郜元宝、孙洁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15-316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