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悲剧背后的思考
作者:刘志广
关键词:教子方式 教子失败 梦幻破灭 人生悲剧
一、概述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著名戏剧作家阿瑟·密勒的代表作。该剧于一九四九年首次在纽约百老汇大街上演时,立即引起了轰动,连续演出七百二十四场,是百老汇舞台上演记录最长的五十个剧目之一,曾获得纽约剧评界奖和普利策奖,阿瑟·密勒也因此赢得了国际声誉。
“《推销员之死》描写了小人物威利·洛曼的梦想和毁灭,并由此抨击了重表象不重实质,以金钱为尺度,诱使人们不择手段去出人头地的美国梦。”主人公威利·洛曼,是个六十三岁的老推销员,他一家四口:妻子(林达),长子(比夫),次子(哈皮),他们生活在刚刚度过经济大萧条,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美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当时有着美妙憧憬的“‘只要努力,人人都有成功机会,都有发财致富的可能’的美国梦框架里,客观因素只是些可望不可及的美丽诱惑,主观因素又是一些自诩的前程与心造的幻影”。该剧家庭矛盾冲突的焦点集中在威利和两个儿子(尤其是大儿子比夫)身上。比夫三十岁仍一事无成,工作没有着落;比他小两岁的弟弟哈皮是个乱搞女人的浪荡子。兄弟俩在事业无成、前途无望的情况下所经历的苦闷、彷徨最终使他们认识到:他们的不幸遭遇归罪于老爸自幼对他们实行的错误的教育方式。因此,父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以至于后来反目成仇,甚至互相对骂。大儿子比夫违背了老爸的梦想与愿望,这对于年迈失意、心力交瘁的威利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环境压抑、经济压力、儿子不争气等一连串不幸的打击下,威利·洛曼最终撞车自杀了。“这是他犯的错误所付出的代价,这种过错就是全心全意献身于虚假的尊严,献身于他那种对成功的想法所包含的虚假的一面,认为只有花费‘力量’在后代身上,才能证实自身的存在,而这种力量则是来自他最后一笔财产的出卖,也就是出售他自己,以换取他的一笔保险费。”
在对威利的悲惨命运深表同情之余,我们禁不住对悲剧发生的背后产生深度的思考,并从中感受到极大的震撼与启悟。
造成威利·洛曼人生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社会原因。在当时美国那个商品社会里,人情冷漠,竞争激烈得叫人发疯,所谓“人人都有成功机会”的“美国梦”,只不过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美好幻想。和很多人一样,威利·洛曼是“美国梦”的失败者。他违反了美国当时“弱肉强食”的社会法则,“这条法则表明一个人在社会和事业上如果失败了,就没有了生存的权利”。因此,威利的死是一个社会悲剧。其次是家庭原因。由于威利错误的教子方式使两个儿子误入歧途并违背了他的初衷,引发了父子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使威利陷入绝望的境地。
二、人生观念
威利·洛曼遇见了八十四岁的推销员——戴夫·辛格曼,“明白了,当推销员是一个人要求的最了不起的前途。八十四岁了,还有二十个、三十个城市可去,不管到哪儿,拿起电话,就有那么多人记得你,喜欢你,愿意帮你的忙!”“那年月这一行里讲的是人品……讲的是尊敬、义气,有恩必报”,这是威利走上推销员之路的原因。可惜的是他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戴夫·辛格曼八十四岁高龄,还在奔波操劳,自谋生路。
邻居查利的儿子伯纳德——比夫中学时代的同学,是个忠心耿耿,遇事爱操心的孩子。一天他跑来抱怨比夫不温课,并对比夫说,“我听见比恩鲍姆老师说,你要是再不学数学,他就要给你不及格,你就毕不了业啦”,“光在球鞋上印上弗吉尼亚大学的字样也不一定能毕业”。听到这话,作为父亲的威利非但不以为然,还生气地责怪伯纳德:“你胡说什么?现在摆着三个大学愿意出奖学金收他,他们会给他不及格?”伯纳德离开后,威利就问比夫:“伯纳德这孩子没人缘吧?”接着,威利教育孩子:“伯纳德在学校可能分数最高,……可是到了社会上,做生意,明白吗?你们会比他强五倍!所以,我感谢上帝,你们俩都长得美男子似的。因为要说做生意,谁能出人头地呢,就得是那种仪表堂堂,叫人一看就喜欢的人,只要大家喜欢你,你就不会倒霉。”他曾嘱咐前去会见奥利弗的比夫,“去的时候别穿牛仔裤、花格上衣”,“穿规规矩矩的成套衣服”。“进门的时候要春风满面,别一脑门子心事。要紧的不在你说什么,在你的风度——因为决定成败的总是靠人头儿。”威利还告诉孩子们,他有朋友,有人缘,走到哪儿都很受欢迎。上述这些就是威利几十年推销员生涯中奉行的做人原则。
威利上了年纪,不想跑外销了,想在公司找个活儿干,自认为是他给少老板霍华德起的名字,说成这事没有问题,结果被霍华德像扔桔子皮一样给解雇了。邻居查利为此批评他说:“到哪年哪月你才明白,这种事屁钱都不值!你给他起名字叫霍华德,可这件事你卖不出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卖得出去的东西才是你的。奇怪的是,你是推销员,可是你不懂这个。”这番话揭示了那个社会的本质,也击中了威利价值观念的要害。当听到威利说,“我一向觉得,一个人只要仪表堂堂,招人喜欢,那就什么也——”时,查利进一步指出,“人家凭什么喜欢你?谁又喜欢银行大王摩根来着?他难道仪表堂堂?在澡堂子里他模样就像个宰猪的,可是穿上衣服,口袋里有钱,谁都喜欢他”。查利曾真诚地想帮威利一把,给他提供个差事,可威利由于强烈的虚荣心作怪,却拒绝道:“我——我就是不能在你手下干,就这么回事,别问我为什么。”直到年老体衰,被公司解雇,想到人寿保险金时威利才感叹道:“怪事,你知道吗?一辈子在公路上,火车上,赴约会,这么多年,结果是死了比活着值钱。”可惜,他梦醒命尽,为时已晚。
三、教子方式
教养方式是有形的塑造。“家庭教养方式,指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中所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主要是父母的教育动机、教育内容,更主要的取决于教育方式。”
“一对农民夫妇教他们的女儿穿针引线,或者教儿子锄草犁田,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孩子将来生活必要的本领。”威利·洛曼教孩子的是将来出人头地,把所有的人都震趴下,因为他认为自己在商界没能实现所谓人人都有成功机会的“美国梦”,就把对未来美好憧憬的实现,寄托在孩子身上。他曾看着两个儿子得意地说:“征服全世界!你们两个家伙在一块儿,保险征服整个文明世界!”由于盲目乐观,威利忽视了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1.对孩子偷盗行为的态度
养不教,父之过。威利父子下面这段对话,清楚地表明他对孩子偷盗行为的态度:比夫:“(对威利)您看见我的新橄榄球了吗?”威利:“(仔细看球)你哪儿弄来的?”比夫:“教练叫我练传球。”威利:“是吗?他给你的球,是吗?”比夫:“嗨,我从更衣室里借出来的(他会心地笑起来)。”威利:“(对他偷东西也笑着)我可是要求你还回去哟。”哈皮:“我告诉你了,爸准不喜欢你这么干!”比夫:“(生气)那怎么着,我本来要还的嘛!”威利:“(拦住一场刚要开始的争吵,对哈皮)本来,他是得用正规的球练嘛,对不对?(对比夫)教练大概还会表扬你的积极性哩!”比夫:“噢,他老是表扬我的积极性,爸爸。”威利:“那是因为他喜欢你,要是别人拿了球,非得大闹一场不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