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再论《威尼斯商人》的艺术情节
作者:冯 华
安东尼奥等人和夏洛克矛盾的激化,把剧情推向法庭审判的高潮,集中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鲍西娅以律师的身份出庭为安东尼奥辩护,她热情慷慨,谈吐文雅,绵里藏针,一举斗败了夏洛克,表现出巾裞英雄的风采。审判时,她从容不迫,有条不紊,成竹在胸,使用“欲擒故纵”、三退三进,使局面突然转递的策略,解决了“堂堂须眉”都解决不了的难题,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夏洛克一败涂地。她首先肯定控案成立,同时力图用仁义之道说服夏洛克,宣传着慈悲,调剂着公道,“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于的人”,劝他接受几倍金钱的赔偿,免安东尼奥一死,但夏洛克丝毫不为所动,一口回绝。鲍西娅暂退一步,建议在割肉时找外科医生,免得安东尼奥流血太多而死。夏洛克仍旧寸步不让,反问:“约上有这样的规定吗?”鲍西娅随机顺水推舟,强调契约受法律保护,法律高于特权,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法律,随即代表法庭宣布割肉合法。而就在把夏洛克推向好似胜利的高峰之时,她郑重地提出割肉的分量问题:“这契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要是你割下来的肉,比一磅略微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即使相差只有一丝一毫,或者仅仅一根汗毛之微,就要把你抵命,你的财产全部充公。”于是情势急转直下,胜券在握。磨刀霍霍的夏洛克一瞬间面临灭顶之灾,不但得不到“一磅肉”或金钱的赔偿,而且由于“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任何公民”的性命,其财产充公,生死须由威尼斯公爵裁定。鲍西娅对根据契约击败夏洛克早已胸有成竹,但她从人道主义出发,力求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斗争,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一磅肉”诉讼的胜利,最终取得了圆满的结局。全剧通过对鲍西娅与夏洛克之间唇枪舌剑的交锋,使剧情穿过悲剧性的云雾,迎着戏剧的朝阳顺利发展,台上的正面人物满脸喜悦,台下的观众喜笑颜开,喜剧气氛顿时升到顶点。
四、戒指闹婚
“戒指闹婚”是此剧又一奇妙的故事情节,西方人结婚有送戒指的习俗,作家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习俗。
根据父亲的遗嘱,鲍西娅没有独立自主地为自己选择配偶的权利,抱怨说:“我的命运由抽签决定,自己也没有任意取舍的权利。”她惟一能做的就是祈祷上帝给她美满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鲍西娅在赠送指环时对巴萨尼奥说:“凭着这个指环,我把一切完全呈现给您,要是您让这个指环离开您的身边,或者把它丢了,或者把它送给别人,那就预示着您的爱情的毁灭,我可以因此责备您的。”巴萨尼奥则信誓旦旦地做了保证。于是在威尼斯法庭上,乔装成年轻博士的鲍西娅设计战胜了夏洛克,并戏谑般地硬是从不明真相的巴萨尼奥那里拿走了那个结婚指环。经过如此铺垫,她抢去信物的行动本就成为一场无伤大雅的玩笑,既然是玩笑,必然有虚张声势的一面,她郑重地宣布:“我对天发誓,除非等我见了指环,我再也不跟您同床共枕。”“凭着我尚未失去的贞操,要是您让我一个人在家里,我一定要跟这个博士睡在一起的。”她取走信物时对巴萨尼奥说,尊夫人不是疯婆子,一定不会跟您长久反目的。巴萨尼奥感到非常困惑,后来安东尼奥出面从中缓解,风波很快平息,谜底解开,大家自然更加高兴,全剧也就在音乐声中拉上了帷幕。
作者正是运用这一争吵,引用反语,来表现一对热恋情人间“爱之极”的真挚情感,从而展示给读者一种浓郁的意境:浓厚的感情正是在这貌似反目的生活场景中尽情显露,生活情趣也是在无风起浪的行为中奔涌翻滚,鲍西娅正是在这个生活琐事中淋漓尽致地表露了她机智、聪慧、风趣的个性。她是作者理想中的新女性,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光彩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女性形象。她不但具有优雅的外表,高尚的感情,坚强的秉性,更为突出的是她那超群的才华。德国诗人海涅在《莎士比亚笔下的女角》中赞扬:“鲍西娅似乎应当作为那朵希腊精神的后开之花——文艺复兴的代表了,这朵娇艳的鲜花在十六世纪时,从意大利向全世界喷发可爱的芳香,这朵娇艳的鲜花,直至今天我们还珍惜她、高度评价她。”是啊,正是沙翁的大手笔,我们今天仍然感到这位洋溢着青春气息、闪耀着聪明才华的可爱女子笑盈盈地向我们走来,从她那顽强的生命之杯中泼洒出来的欢乐笑声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
(责任编辑:水涓)
作者简介:冯华(1953-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与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定华等.世界文学名著[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2]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方洲.世界文学名著精华[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4]邱梦雷.世界文学名著大观[M].作家出版社,1987年.
[5]王立道.中外文学人物荟萃[M].重庆出版社,1983年.
[6]匡兴等.外国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