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论文学评论中的读者缺席问题

作者:瓦韵青




  朱自强先生谈到文化浸染问题时说:“我总是在想,儿童文学创作也好,批评也好,它的发达程度、繁荣的程度,绝对和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有关系。比如,英国为什么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发祥地,而且英语圈儿童文学现在可以支起世界儿童文学的半壁江山?这么一个地位就和英国人对儿童的尊重是离不开的。”
  尊重儿童,体现在评论工作中,就是文学评论者应该刻意寻求小读者的事实参与,并把这种意识贯穿在研究的始终。从确定评论的对象来看,就是想儿童所想,急儿童所急;从评论的目的来看,就是尽可能地解决儿童的现实存在问题。只有立足于儿童、围绕着儿童这个“本”,把儿童的文学阅读当作评论者关注的焦点,儿童文学评论才不至于成为建在沙滩上的楼房,也才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以《哈利·波特》的研究为例,我们很想知道:究竟有多少儿童阅读过《哈利·波特》系列?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得知这套丛书的?阅读过《哈利·波特》系列丛书中的哪几本?有多少儿童还想继续读,为什么?阅读一本大概花了多少时间,是否感到吃力?从《哈利·波特》书中学到了什么?记住了哪些有趣的情节?不喜欢书中的哪些描写?阅读后有哪些问题?喜欢《哈利·波特》的哪些后续产品等等。这样的研究往往从调查开始入手。调查的对象可以是一群孩子、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座城市,甚至数座城市、地区的儿童,涉及面越广,结论越具普遍意义,也就越有说服力、越有学术参考价值。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再来谈《哈利·波特》对我国儿童的影响、当代儿童的阅读审美与需求、我国儿童文学的创作方向等问题,就会务实得多、深入得多。这样有凭有据、有的放矢的研究令人无法等闲视之,也只有这样包含了儿童声音的评论才有可能成为“读者的向导、作家的知音、出版工作者的良师”。
  综上所述,在文学评论中,尤其是儿童文学评论中,我们既要肯定小读者对儿童文学的积极意义,将儿童读者的阅读活动视为实现作品意义的决定性环节,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里的“儿童”是中国的儿童,更是中国已经接受作品影响、或应该受到优秀作品影响的儿童。只有从这个根本点出发,我们的儿童文学评论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才会有针对性、有指导意义,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儿童文学评论才能够对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发挥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瓦韵青,文学硕士,贵州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儿童文学和比较文学;代表性成果有《中小学语文教师与儿童文学素养》《试谈可比性的形式、实质及其组成部分》等。
  
  参考文献:
  [1]J.K. 罗琳:《我和哈利·波特 de 真实故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
  [2]王泉根:《哈利·波特》的双重解读,载《中国图书评论》6 ( 2003 )。
  [3]束沛德、高洪波主编:《 2001 中国儿童文学年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8月.
  [4]刘国庆:你是否感受到了魔力——《语文世界》(高中版),2002年第11期.
  [5]《哈利·波特》走进课堂,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2000).
  [6]叶舒宪:巫术思维与文学的复生——《哈利·波特》现象的文化阐释,载《文艺研究》3(2002).
  [7]叶舒宪:《哈利·波特》与后现代文化寻根,载《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2002).
  [8]张淑玲:“《哈利·波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载《青岛教育学院学报》 ( 2001 ):32-35 。
  [9]杨茜:“真实与虚幻的结合少年自我形象的体现——评《哈利·波特》”,载《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2003)。
  [10]梁燕:“当代‘丑小鸭’及《丑小鸭》之后——《哈利·波特》故事解读”,载《中国图书评论》6(2001).
  [11]李双伍:“《哈利·波特》的美国”,载《21世纪》4(2001):29-31.
  [12]柳乔:“千帆过处走来哈利·波特——评儿童读物《哈利·波特》”,载《福建艺术》3(2002).
  [13]王泉根评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14]陈洁:“喜欢什么样的书让孩子们自己说”,载《中华读书报》,2001年,5月30日( 9 ).
  [15]梅子涵等:《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天津:新蕾出版社,2001年1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