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切近而深远 诚挚而博大

作者:周吉国




  有时,史铁生的散文是以经历的某种情景或幻想的某种情景来象征哲思。但这些情景都基于现实生活的细节,因而朴素动人。他在《外国及其他》一文中,写到了他去瑞典参加的一个研讨会的情景,特别写到了帕尔梅国际中心亚洲部主任,这个主任是那次会议的组织者之一,也是那次会上唯一不懂汉语的人。可是当一群中国作家和瑞典的汉学家在热烈讨论时,他却默守一旁,积极服务,别人偶尔给他译一点内容,他就点头含笑。最后,大家请他说几句时,他说:他很高兴,因为他看到大家讨论得认真、激烈,却自始至终地坚持,没有人因为话不投机就跑出去。“看见一群素昧平生的人渴望相互沟通,便是那位亚洲部主任快乐的理由!”史铁生认为这个主任的表现便是沟通的一个最动人的象征,这个象征是在这次研讨会的情景中突出出来的,这个主任于研讨会中表现出来的欢乐神情和心态是其中的一个亮点。由此,史铁生说明,沟通并不见得非有圆满的结果,关键在于真诚的渴望。有了它,人就能在沟通过程中得到快乐。这种快乐的情景和意蕴,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缺乏真诚的“虚拟”性会议形成鲜明的对照,启迪之意义就更大了。有时,史铁生以基于现实生活而假设的情形来营造哲思意蕴,他多次以自己的生死情形相比。如为了酿造生命不死的意蕴,他设想了史铁生之死与“我”之不死的情景。他在《说死说活》中说:“要是史铁生死了,并不就是我死了。”史铁生死后,关于史铁生死的消息会日夜兼程,由许多人传播,“但那时我还在”。假设谁有一天在史铁生的坟前悼念他或唾弃他,是因为“我”之不死,而与“史铁生”无关。这样,作者以假设的情形形象通俗地表明了生命之永存,让读者由此情形进入到一种人生的哲理体验。
  史铁生的散文中用了大量的物象来比喻、象征或暗示,让意蕴更平易、丰富和深刻,也更具有美感。如以唢呐声象征命运之曲,以膨胀着的花蕾暗示生命的活力和欲望,以浪与水的关系喻个体生命与人类群体的关系,等等。其中,形成了许多基于墙的意蕴。在《墙下短记》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经历中的几道墙,也写了现实生活中的墙,并形象化地表现了人们的心灵之墙:有少年时经过的一段碎砖墙,有少年心灵中那段迷茫荒凉的长墙,有那面曾被儿时的“我们”做过球门的红砖短墙,有幼儿园那让“我”泪眼望天的青灰色高墙,有残疾的“我”曾愤对和祈求的那面古园围墙,有现在窗前远近峭壁林立一般的高墙和矮墙,有用人的肚皮、眼光、假笑和伪哭造成的墙。这篇短文从幼时之墙写到今日之墙,从客观之墙写到主观之墙,以墙的阻隔喻现实对人欲的局限,从而虚化到人为的心灵之墙,因此文中之墙是客观实存之墙,也是主观虚幻之墙,是他者而砌的墙,也是自身而造的墙。文中用墙与欲望的关系暗示出了生命的困境与动因,表现了生命的悖论和意义。人接受墙,就意味着你要接受现实,接受逃不脱的限制、残缺和苦难。“查阅亿万种心灵秘史,看见破墙而出的梦想都在墙的封护中徘徊。”“墙”让生命具有强烈的拆墙欲望,“墙”却又阻碍、局限着生命之欲。现实之墙和心灵之墙,看不见的墙和看得见的墙,同样阻碍着生命之欲求。人不该相互悲悯,减少些生命之墙吗?史铁生深情地呼唤:“不要熄灭破墙而出的欲望,否则鼾声又起。”但要接受墙,要辩证地看待墙。虽然心和水、天和地、时间和空间都是墙,命运对人有着无穷的限制,但“上帝所有的很可能就是造墙的智慧。真若把所有的墙都拆除……满地球都怕要因为失去趣味而响起昏睡的鼾声”。史铁生以他的生命体验和智慧赋予墙丰富而深刻的人生意蕴。“墙”成为他哲思的一种象征。所以,品读史铁生散文的意蕴,要注重品味和研究他寄寓深意的物象。
  分析史铁生散文的意蕴,于我们的身心和文学素养,都会有深远的裨益。但要真正理解史铁生的散文内涵,最好是多读几篇他的散文,甚至和他的小说参照着看,这样才会慢慢对他散文的内蕴有比较全面而透彻的领悟,尤其是关于他倾诉人生哲思的散文。否则,仅看其中一篇,或其中一篇中的某几节,就难免偏颇,甚至对个别语句还可能有所误解,而产生歧义,这正是因为史铁生的散文内涵相对有自己的整体意蕴,不可割裂。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周吉国(1956- ),河南焦作师专中文系副教授。
  
  ① 张振金著:《中国当代散文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249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