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重生安死的生态老年

作者:邓天中




  人是一个生态的自然体,由于自我意识的逐渐强化而导致了自我异化,才有了“第二自然”之说。每一个生命作为生态系统中普通的一环,本身又是一个自足的生态系统,不奇怪人们会经常将生命喻之为“树”,然而作为生态系统的“生命之树”的个体,却只能以其自身规律变化发展,无暇顾及人们对“生命之树常青”的期盼。
  在福柯看来,“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恐惧死亡,这是现代性的矛盾性、吊诡性和危机所造成的。”死亡是对生命意义的彻底颠覆与否定。而在老年,随着生命体征逐步丧失,死亡的脚步清晰可辨,青壮年在忙着各自的生计与事业,鲜有闲暇来顾及老人的生存状态。老年的最终出路似乎还是在老人本身,因此老年作为人生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必须建立重生安死的生态老年观。“重生”与“安死”,这是一对互为条件的因果命题。如果未能重生,安死则很困难。同样,不安于死者也不会重生。海明威的饮弹自尽,与他壮年期生活(尤其是性生活)的放荡不检点的享乐主义人生有直接的联系。回避肉体痛苦而选择自行了结生命,从生命美学的角度是有一定的市场,这也是为什么“安乐死”会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我们希望人人都能颐养天年,但对于那些无法享受老年生活的人,未曾设计、准备好自己老年生活的人,我们再从伦理的角度来要求他们去忍受病痛与衰弱的折磨,在人道上又充满了矛盾。社会的未完全进步匆忙实行安乐死的做法,会对这个社会的伦理、道德甚至法律形成挑战;但同样是由于社会经济的不发展,拒绝安乐死又对社会的物质承受能力形成挑战。一个发展中的社会是无法走出这种两难的境地。
  韦勒克等在分析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象征意义时特别地“把某种死亡看作一个人负责的表现的审美的沉思”的过程,海明威在作品中经历了这样的历程,即人虽然拒斥、敬畏死亡,却不是一味地害怕、回避死亡,自然而合乎意义的死亡过程是人生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也正是这种终极的悲剧性矛盾,产生出人生意义的张力,一如理查兹所说:“比起悲剧来,我们还能找到什么既使‘相反与不和谐的性质达到平衡或和解’又更清楚的例子呢?”在生与死的对立碰撞中,生命的终极意义才得到彰显,“不知生,焉知死”,生态的健康老年即是在生的体验中感悟死亡的特殊丧失美,这种美本身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震撼性必将冲破全部的压抑:“心灵不会躲避任何事物,它不会以幻觉保护自己,它无需安慰,不受胁迫,孤独而自立。”
  作为艺术家的海明威成功地阐释了死生的辩证关系,而作为普通人的海明威却走不出对死亡的恐惧:他因害怕死亡而选择死亡,这是一个现代人的悖论。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邓天中(1966- ),安徽宿松人,浙江林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批评理论。
  
  参考文献:
  [1]Bache,William B.“Craftsmanship in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J].Personalist 37 (Winter 1956): pp 60-64.
  [2]Dreese, Donelle N. Ecocriticism : creating self and place in environmental and American Indian literatures[M].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3]Green, Gregory.“The Old Superman and the Sea:Nietzsche,the Lions,and the Will to Power”[J].
  Hemingway Notes 5.1(1979): pp 14-19.
  [4]Leonard, John.‘A man of the world’and‘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Hemingway’s unified view of old age[J].Hemingway Review, Spring94, pp. 62-73.
  [5]Waggoner,Eric.Inside the current:A Taoist reading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J].Hemingway Review,Spring98,Vol.17 Issue 2,pp88-105.
  [6]Watson,William Braasch.‘Old Man at the Bridge’:The Making of a Short Story[J].Hemingway Review,Spring88,Vol.7 Issue 2,pp 152-165.
  [7]曹明伦.海明威死亡意识中的宗教因素[J].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第82-88页.
  [8]陈明瑶.海明威死亡主题的意义[J].天津:天津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44-46页.
  [9]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海明威.桥边的老人[M].宗白译,http://www.mypcera.com/book/2003new/wai/hmw/duan-pian/004.html.
  [11]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曹庸译,http://www.mypcera.com/book/2003new/wai/hmw/duan-pian/053.html.
  [12]海明威.老人与海[M].http://www.mypcera.com/book/wai/no/001.htm.
  [13][德]黑格尔.美学(1)[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4]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5]卡西尔.现代西方学术文库,语言与神话[M].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1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7][英]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拉曼编.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8][美]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M]. 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
  [19][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0]伍建华.海明威死亡意识论[J].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1期,第74-78页.
  [21]徐劲.《老人与海》与海明威之死[J].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第113-115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