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从《小二黑结婚》看赵树理小说内容的创新
作者:吴延生
持正义而不馁。具有先进农民意识的一代青年,他们认为自由恋爱是合理合法的事情,追求婚姻自主是个人的权利,相信新政府会支持他们。因此,在斗争中据理不让步,表现得英勇顽强,毫不气馁。如武委会斗争小二黑,小二黑认为“自己没有错,当然不承认,嘴硬到底”。妇救会斗争小芹,小芹“拉着妇救会主席也来找村长。她一进门,就说:‘村长!捉贼要赃,捉奸要双,当了妇救会主席就不说理了?’”在强恶势力面前,他们理直气壮,即使被“捉双”,受到“军法处理”的恫吓,仍坚信在民主政权下,“送到哪里也不犯法”。他们在法律观念与平等意识方面有了自信,所以他们的态度就很坚定,对封建传统观念的反驳更为彻底、痛快。
视威严而不顾。面对父母之命,小二黑、小芹坚决反对,反对旧的婚姻制度。小芹敢于抵制其母包办代替和买卖婚姻,声言:“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家去。”面对长辈的威严,小二黑坚决抗争。由于“不宜栽种”的教训,早就不相信他爹的“鬼八卦”。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不仅把爱情当作自身幸福生活的追求,而且和反霸反封建社会的斗争结合起来,由于他们生活在抗日民主根据地,阻碍爱情自由的封建意识和封建势力已经失去了支配生活、为所欲为的地位,代之而起的是支持和鼓励新生事物成长的共产党和民主政权。因而他们的斗争与《家》中“温和派”觉民的“逃婚”、《雷雨》中“间色人物”周冲的“求婚”都不同,充满高度的自觉性和必胜的信心,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里也可看出人物性格的变化。
赵树理的小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沉的农民文化心理积淀及其精神意蕴。作者扣住这样的“素材”,进行文本内容的创新。一方面是因自身的修养。赵树理是“五四”以来新文学传统的异端,他早年曾接受过新文学的影响,但很快就发现新文学传统的圈子过于狭小,无法真正提供农民所需要的精神食粮。由于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素养,使他不但通晓农业生产和北方农村生活的习俗,也熟悉农民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及艺术爱好。这对他后来形成民族化、群众化的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是文学改革之必须。由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在一九四二年以后,中国的文艺创作,无论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有了和以前截然不同的重大的改变”。从古以来,在数量上是很多的,但当我们研究它们的思想性时,都必须从人物、情节透视到作者所企图反映的当时的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了解作者的思想和立场。安东诺夫在《论短篇小说》中写道:“爱情线索,应当同短篇小说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应当像短篇小说的其他成分一样,帮助把短篇的思想表达出来。”这是我们在研究《小二黑结婚》的内容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的一点。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吴延生,江苏淮阴工学院人文系副教授,从事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联芬.中国现代小说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306-307.
[2] 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516.
[3] 田仲济.中国现代文学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460.
[4] 李计谋.中国现当代文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46.
[5]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82.
[6] 万曼.现代作品选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1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