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时代感悟 情之所至

作者:秦其良




  摘 要:《二月河语》是作者的一些人生经历和感悟,往往从社会生活中挖掘出隐藏在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用历史来观照现实,关心现实社会,关心政治,情系平民百姓,任意而为,率性而谈,自由洒脱,朴实无华,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对历史、文化等的独特见解。
  关键词:二月河 情系百姓 率性洒脱 朴实无华
  二月河因为创作“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而扬名海内外,他不仅是写历史小说的大家,也是写散文、随笔的高手。他的散文、随笔集《二月河语》二零零四年初一上市,很快就成为畅销书。他的散文,自由洒脱,没有固定章法,任意而为,率性而谈,由现实到历史,从社会政治到文化现象,纵横恣肆又收放自如,像他的小说一样精彩耐读,感人肺腑,发人深思。
  
  一、心系百姓 平民情结
  
  进入新世纪,散文创作进入“平民化”时代,二月河虽然是当代名人、历史小说大家,但他的散文创作完全是“平民化”的,收入《二月河语》中的文章,许多是融哲理性、思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时尚休闲类散文。他的眼光始终盯着社会现实,关心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处处想着平民百姓。当得知有的城市制订交通法规,在道上司机遵纪而行,行人违规,行人要负全责,“撞了白撞”,他为此大抱不平。在《撞了永不能“白撞”》一文中,他气愤地说:“人命关天,永远是任何文明国家的法度最高原则,我还没有听说过车命关天的话头,坐在汽车里制定这规矩的先生们,我想你们也是长着一个人头,里头应该是脑汁子而不是尿或水,是用来想事情的吧。”“我不免为一些老人,残疾人、病弱人、色盲人和儿童捏一把汗。”他为平民而想,为弱者而呼。在《人命至重》中,他说“许多贵人高官,出入警跸森严”,“他们也懂这道理”,可却“鼓励平民百姓勇斗歹徒”,“气焰要靠警察去杀灭”,“凭什么要手无寸铁的人和武装到牙齿的凶徒做无谓的性命相搏?”“首先要硬起来的不是弱小个体的平民”,而是“国家机器”。任何一个平民百姓,读到这些文字,都将激动不已,拍案叫绝。在他的散文中把目光投向平民,书写平民生活,反映弱势人群心声的很多。他说:“弱势人群无望的期盼,永远是我关注的焦点。”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所论及的大多是普通百姓生存所遇到的小事。
  前些年,盗版书盛行,屡禁不止,人们对盗版书颇多非议。二月河的书被疯狂盗版。作为自家著作被屡盗不止的二月河来说,却在《对盗版的回答》一文中说:“就我看,应该是极度憎恶痛恨盗版商的。”“我自己是盗版的深受损者,倘若心里还夸盗版那我就需要看心理病了。”他接着写道“然而我对盗版商恨不起来”,“其实我的心思也很简单,盗版书对穷读者有利”,“一般下岗工人,贩夫走卒,推车卖浆者……花三成的钱买一套回去看看你的书,我不好意思剥夺掉他的这一点权利”。在这些平常字句中,感动人的就是作家那与平民百姓寒暖相通的心。字里行间跳动的是作者一颗炽热之心,表明的是作者强烈的爱民之心。
  
  二、巧借历史 观照现实
  
  二月河的散文关注现实又具重要的历史内涵。从历史到现实,又从现实到历史,在时空的隧道中来往穿行。众所周知,二月河是以历史小说而闻名海内外的,但他是一个将创作的根基深深扎在现实土壤中的作家。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着现实中所发生的一切,大到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小到普通百姓中的生活琐事。二月河观察现实有一个独特的视角,那就是历史。在二月河的笔下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以历史作为借鉴,由历史观照现实,照出了现实中的一切不合理之处,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意蕴。在散文随笔中,二月河将他在历史小说中无法表达的对现实的观感洋洋洒洒地表现了出来,又将他丰富的历史知识运用到散文创作中。他说古论今,说的论的都是对现世现实的警戒和启示。在他的作品中,他把腐败比作糖尿病。在《腐败症与糖尿病》一文中,作者列举惩治从中央到地方大量腐败分子后,没有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随即引用了《庄子》里庄子惠子河梁之对,“乐哉鱼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形象地说明了不幸被钓者,写检讨骗人,没有吃到饵的偷着乐,贪官污吏,腐败之猖,大有前赴后继,宁死不屈的劲头。犹如患了糖尿病。他指出“糖尿病是慢性病,腐败一般不会导致国家速亡,怕的就是蔓延严重,导致并发症爆发。”他又联想到历史,告诫“汉亡于斯,唐亡于斯,宋元明清莫非斯”。言又未尽,他又写了《再谈腐败症与糖尿病》《社会糖尿病的延伸》两文,联想到建国初期杀掉张子善、刘青山,看到的现实是“债多不愁,虱多不痒”,发现一个揪一个,越揪越多,越揪越大。他强调:“法治自古就是主体”,“不论什么历史时代,执法的永远是人”。这不值得人们深思吗?在二月河身上既有历代书生忧国忧民的传统,又有现代知识分子对体制的诸般弊端的深切关注与思考。他了解国情和世情,从官场到市井,从做人到为文,他都想得相当透。二月河有着深厚的历史功底,他的散文和随笔从不就事论事、泛泛而谈,而是常常借助一个独特的历史视角切入现实。《古今卖友记》一文,由金庸与王朔之事,联想到了《诗经》《孟子》《史记》中的人物,“三国”、清朝的人事,“文革”中的所见,还有自己的遭遇等,涉及到古今众多朋友与卖友之事。
  还有《马屁永恒》《文人无行》《“跳梁”文人》《说偏心眼儿》等,或是由眼前之事,当今之事切入,运用大量古今事例加以阐述,或者由古及今,引起读者深思。在《二月河语》一书中,有一部分文章是与小说创作有关的,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的感想、感悟,如《雍正与术士》《儿子与位子》《崇祯辞庙录》《我认识纪晓岚》等,从文章表面看似乎在写历史上的人物、事件,但细细体味,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着眼点并不在历史,而在于现实,是借历史之酒杯,浇现实之块垒。只有慢慢读,细细想,多琢磨,才能体悟到他文中的思想、意思,才能体悟到他论辩的理、剖析的义,才能体悟到他藏在字面下面的那一腔忧患,表现出了他对历史与现实的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三、率性而为 真情表露
  
  二月河的散文短小精练而又真实深刻,没有矫情,随心所欲,率性而为,看似平淡无奇,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真诚、朴实,是真心的流露。近年各种评奖繁多,文学评奖也不例外。人们对文学圈的评奖及评论家多有看法,却不敢直接明说,二月河就不怕权威,敢于直陈。在《随想走笔》中,他说:评论家不过是“高级读者”,“不知道是谁选的,也不晓得是谁派的,因他能指手画脚说一通苏格拉第如何,莎士比亚怎样——每隔一段日子,他们便就聚在一起,吃吃,谈谈,也顺便玩玩,新的一届什么奖也就诞生了”,“吃饱了,玩美了……擦着油光光的嘴讲‘文学界’的是非,决定他人作品文野高下粗细等等,总而言之,是‘执手再主骚坛’”。这些话正是“入木三分骂亦精”。
  二月河不愿当官,与老百姓一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气做人”,“率性敢言少忌讳”。他的《马屁永恒》《礼之困惑》《散说名利场》以及上面提到的《腐败症与糖尿病》等文章,仗义执言,直面人生,入木三分地抨击了时弊,揭示了当今社会的腐败情景,说出了官场中很多人明知而不愿或不敢说的事实。他在《说自律》一文中,对励志倡廉,提倡自律提出异议,说:“自律有点用处,但基本无用。……他律愈严,问题愈少,没有他律世界崩溃”,“在历史现实的实践上,我没见过一个伟人活佛圣贤是靠‘自律’立起身来的。我也没有见过一个杰士廉吏是‘自律’培养出来的。”不难看出,人们自律的根源都是他律的结果。二月河的这些言论真是剔骨见髓之论,言别人不敢言之语,论人们不敢论之事。在《随口一句的结局》里,作者对儒文化糟粕的否定,不落前人窠臼且智慧幽默。孔子随口一句“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被学生录下来,便成了“万世师表”的经典。这句话与孔子的学说体系没有必然联系,他认为很可能是“昨夜夫子遭了师母的白眼欺凌,睡了一夜仍旧气愤不平,无处发泄,在课堂上牢骚了起来”,“这么轻轻一句,两千多年间把所有妇女变成了‘黑咕隆咚的苦井’中‘最底层’的人。倘真的追究责任竟是应该问问孔师母‘是怎么回事’?”就在这轻松诙谐中,作者笔锋一转,得出结论是:“中国男人们的性心理不健全”,“除了性虐待狂这个文化心理,潜在隐藏的,竟是对中国女人的妒忌与恐惧”,“但这性压抑性虐待的起源,推溯回去,要从孔夫子身上找找由来”。二月河不是与孔夫子论理长短,而是像鲁迅一样,另辟蹊径,敲到痛处,奇想玄思,风趣幽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