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爱情与宗教禁忌的搏击
作者:周亚明
亲却不能采取任何行动去阻止那事件的发生,因为她尚未真正把自己的想法证实,一切都只是她的内心猜测而已。由此可见,不同视角的叙述话语,会使故事的内容产生极大差异。这种叙述,表面看来是用第三人称在叙述,但它实际上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而是带着极强的心理内容和情感倾向。这里运用的是一种称为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的叙述,二十世纪初以来,随着共同标准的消失、展示人物自我这一需要的增强以及对逼真性的追求,传统的全知叙述逐渐让位于采用人物眼光聚焦的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这种叙述与第一人称叙述在视角上极为相似,故而它也带上了第一人称叙述的许多优点,如它直接生动、能让读者直接接触人物的内心世界,容易造成悬念等。这种叙述手法,对于揭示人物的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是极为有力的,对此,《母亲》中有极为典型的展示:
母亲已经将门紧闭,并用两根十字铁棍牢牢抵住,为的是把风夜中四处游荡寻找灵魂的恶魔堵住。其实,她知道,恶魔早已进了这小小的神父之家,舔了保罗的杯子,飘荡在他靠窗挂着的镜前。
这是一段充满神秘恐怖色彩的文字,在表层话语中,我们依据自身经验能够建构出来的故事情节只是房间外面夜黑风大,在黑暗中有某种不可知的可怕因素存在着,母亲把门关死抵牢,为的是使自己和儿子都处于安全之中。但我们却无法构建出黑夜中真的有魔鬼到处寻找灵魂,甚至这恶魔已闯入他们家中的故事。我们的自身经验告诉我们这是根本不可能符合现实的。事物本身与人物的“眼光所看到”的事物(人物的心理图景)出现了错位,这种叙述当然是叙述者有意为之,那么叙述者用这样的话语到底想表达什么呢?“叙述者正是通过人物眼光与事物的不一致来微妙而有力地刻画人物的心情,作品的艺术性正蕴含于人物眼光与事实的相左之处。人物的视角可反映出人物的心情、价值观、认识事物的特定方式等等。”母亲的行为——把门紧闭、抵牢,正是其内心高度紧张、恐惧的反映。在她的心里,已经意识到儿子的心已被某种可怕的东西俘虏,正是由于那把儿子的心俘获的东西令她恐惧、害怕,所以在她的潜意识里把它视为恶魔,恶魔的力量是她难以抵御的,因此她企图通过把门关死这样的行为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同时也透露出母亲的一种无言的愿望:“儿子,天已经黑了,外面又有大风,我已经把门关上了,就别出去了”,而更令母亲痛苦的是,她知道她的行为和愿望是自欺欺人的,因为她早已了解儿子要出去的决心是无法阻挡的。儿子是一个二十八岁的神父,他可以有各种借口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文本中,作者并不是一直以母亲的视角进行叙述,而是在几个人物之间视角交替转换,即转用故事内数位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小说的第一至第十自然段从母亲的视角来叙述,而第十一至第十九自然段叙述的聚焦转到了保罗那里:
保罗从那女人的宅子里出来的时候,有一种怪异的感觉,好像风中有一种鬼魂般的东西把他从爱的甜梦中惊醒,身子感到阵阵刺冷。他清楚地意识到体内产生了一种可怕却伟大的力量,有生以来第一次,他爱上了一个女人,这是一种尘世之爱,数小时前,他还认定他的爱是纯精神的,但……他感到体内静静地流动已久的血液,像是岩浆似的在血脉中汹涌……他……回到家里,看见母亲像具尸体一样守着灶中的死灰:一阵绞痛的悲哀,一种永远派出步调的悲伤,使他立刻明白了真相。……痛苦过去之后,他开始反省,一切都看清晰了。他是一个神父,信仰上帝,与教会成了婚,也发过誓永不变心。他像一个已婚的男人,没权利背弃妻子,他怎么会爱上这个女人而且仍然爱着她,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显然叙述者在这里是从保罗的内视角来观察事物,感受外界的一切。此后,叙述的视角又几次加以转换(在母亲、保罗、保罗的情人艾葛娜丝之间),随着叙述角度的转换,叙述者把故事中几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状态与活动都作了相当深刻的揭示,尤其是对保罗及其母亲的心理构建有十分准确的把握。“叙述者一方面尽量转用聚焦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另一方面又保留了用第三人称指涉聚焦人物以及对其进行一定描写的自由。”事实上这一文本在叙述故事时视角显得极复杂多变,除了借用人物的内视角来叙述故事,在其中的相当一些段落,也采用了传统小说的全知叙述。对于《母亲》的叙述视角的这种变化,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视角越界”现象。这种情形,在文学史上不乏其例,如亨利·詹姆斯的《黛茜·米勒》的开头部分,就是从全知视角侵入内视角。但是,根据《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的作者申丹的看法:“在采用全知视角的作品中,如果出现了较长篇幅的(第三人称)内视角,我们应当将其视为这两种模式之间的转换。”因此,对于《母亲》这一文本,应当说,叙述者是较好地处理了视角的转换问题,而这种叙述手段归根结底是为挖掘人物深层心理,揭示人物心理内涵的复杂性、丰富性服务的。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周亚明,文学硕士,河北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读万志为《破静》
小屋
坐着
小路
躺着
小小的人
走着
风声也听不到
更何况落叶
直到一缕炊烟,娜娜
刀样升起
无声的“静”又被无声地“破”了。闲情所致,只得闲景。诗人在静得出奇的静态中发现了“破”的动态。“刀样升起”的炊烟是全景的升华,也是精华。无深情厚意可谈。但字词精确,排列讲究,不失为小诗佳作。
(杨 然)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