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学如不及 好之乐之

作者:黄 艳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可见颜回之所以可以“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是因为他已经超越了“知之”“好之”,达到了“乐之”境界,他所学习的“道”已经与其灵魂合二为一,他早已超越了生命的物质享受,一竹筐饭,一瓢清水,住在陋巷里忍受着一般人无法忍受的困苦忧愁,乐其所乐之事。孔子在谈到自己的生活态度时也明确表达了安贫乐道的思想,即使是在吃粗粮,喝凉水,弯起胳膊当枕头的艰苦条件下,也依然不改其乐,以至于在齐闻《韶》,沉浸其中,“三月不知肉味”。“知之者”多是以功利为目的,当发现新的东西更能满足自己的欲望,立马就会见风使舵,抛弃原来所学,正所由此可见,“乐之者”远比“知之者”靠得住。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为学者应提高自己的境界,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所致力的“道”。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知之”是这三种境界中的第一种就轻视它,“知之”是实现由“不知”到“知”的跨越,是达到“好之”“乐之”的基础和前提。
  在如何对待求知的问题上,孔子曾这样说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
  孔子强调以诚恳、谦逊的态度求知,无论有知、无知、多知、少知都应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人类认识事物本来就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深浅之别是很自然的事情,不知者只有实事求是,虚心请教,才能变不知为知,变知之不多为知之较多。否则,只会使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孔子很有自知之明:“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孔子 说自己不是不知而妄为的人,他是多听多看,选择好的方面跟着学,把应该记的记下来,从而达到 “知之次”的层面。在谈及夏礼、殷礼之事时,因资料和熟悉两国礼仪的贤才不够,孔子便不信口开河,胡诌一气。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对宇宙万物之理早已了然于胸,然而他却说自己对鄙夫所问一无所知,只是从问题的正反两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然后将所知道的告诉他而已。孔子在太庙当助祭时本是精通于礼,而他却“入太庙,每事问”(《八佾》)。博学多才的孔子尚且如此实诚、谦逊,我们还有何道理,死要面子,不懂装懂呢?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黄艳,本科,讲师,杭州师范学院教务处,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①幺峻洲:《论语说解》,齐鲁出版社,2003年版 ,第1页。
  ②徐中玉:《文艺理论研究·今天我们还能从〈论语〉中择取到哪些教益》,2001年第5期。
  ③幺峻洲:《论语说解》,齐鲁出版社,2003年版, 第178页。
  ④张立斌:《中国文化研究·“乐”的超越与“仁”爱之美》,2004年第4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