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硝烟已散尽 鲜血岂无痕
作者:欣 愚
故事采用参军报国与入学深造的矛盾冲突方式进入尾声,虽然有点落入窠臼之感,但我还是为方明身上的男儿血性激动了一番。毕竟他延续的不只是他那位老八路爷爷的理想,还寄托着石老师,还有作者李汲锐先生以及读者如我的许许多多中国人的情感。
青春荡漾的校园,当然少不得师生情、同学情、同事情、父子情的参与。除了石老师与方明的师生情,描写比较成功的还有魏老师与范聪的师生情,范聪、慕婷与方明的同学情,方明与方老师的父子情,石老师与魏老师的同事情。有了他们的喜、怒、哀、愁、爱、恶、欲,校园才更生动活泼起来。
《长城岭下》的沟口中学和雄宏凝重的古老军事要塞,为李汲锐先生丰富的军事地理学知识提供了用武之地,他的史学方志研究心得和文学修养,尤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书卷儒雅气息。人物举手投足之间用典自如,信手拈来的诗词、谣谚、民间传说,彰显了中华民族古老灿烂的文明底蕴,也使作品充满了厚重的文化张力;让人对北地边塞苍凉古朴的风貌、战马嘶鸣的征伐场面充满遐想。作者扎实的学养、浓郁的人文品质和驾驭多层面知识融会贯通的超群能力尽显其中。
为了印证作者笔下的边塞风情,也为了了却我作为一个雁门关外土生土长的塞北人一睹故乡雄关的心愿,我于动笔之前去了雁门关。我是在霭霭薄雾、蒙蒙细雨中登上那座雄险之塞——雁门东陉关城楼的。霎时边塞气象,尽收[底,千杆松柏挺立雾中,万壑风云扑面而来。用“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来形容此天险关隘,真是名副其实。等到雾开日出,已是午后时光,但见碧宇澄清,群山苍翠,幽幽峡谷,雄关飞峙。巍巍长城尽染黄尘,蜿蜒起伏,静卧峰岭。却丝毫感受不到,升腾的狼烟,蔽日的旌帜,连天的鼓角,嘶鸣的战骑,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气势;反倒是觉得,这座号称“中华第一雄关”的军事防御体系在颓废之中显得出奇地肃穆宁静。它坦然面对“暗淡的刀光剑影,远去的鼓角争鸣”的胸襟,恰好为我苦苦寻找的硝烟已散尽,热血怎留痕的疑问,提供了最好的答案。我愈加相信,倘无雄关伫立的昭示,倘无《炮车的辙印》的提醒,我们内心的记忆一样不会消失,胸腔的热血也一样不会冷却。只是少了许多撩人遐思的美感和动人魂魄的刺激。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欣愚,原名吕兴宇。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