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在二元中游走的《天瓢》

作者:齐亚敏




  所以,从审美这个角度来看,曹文轩似乎有着矛盾的情结,一面是在作品中反复地书写属于农村的自然风光,一面却又希冀着他所热爱的人物“出淤泥而不染”,尽可能地不沾染上泥土和大地的气息,而他小说过于理想化的缺失也正体现在这点上。
  
  三、极致的纯美与疯狂的性爱
  
  当代文坛的小说创作充满了暴力色情和绝望的氛围,正如摩罗所形容的那样,当代作家那里所共有的一种文本特征和人生情绪:冷酷、严峻、荒寒,叫人越读越感到心灵发冷、发硬、发麻、发木。他认为,这样的气质绝不是某几位作家某几部作品所独有的气质,而是当代文学的整体气质。“久而久之,你简直不知道温馨是什么,灵慧是什么,简直不知道文学可以带给你慰藉,带给你滋润。”曹文轩无疑是一片“破”声中的“立”者。他所坚持的“美的力量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也一直是他创作和批评的重要依据。所以他的小说一直以纯美而独步于文坛,他用他独特的文字表达感染着读者,如雨后优雅的清风吹进了文坛。《天瓢》的发表,成为这位纯美作家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在小说中依然具有着山水画般的风景描写,依然有着诗意一般的女性和深刻的情感,但是更多批评者却看到了小说中所充斥的大量赤裸裸的性爱的描写。于是质疑便开始了。但是细读文本,你会发现曹文轩小说中的性爱有着超越于很多小说的地方,或者说,性爱没有削弱其小说纯美的境界,反而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首先因为一个贯穿始终的意象:雨。小说中很多有关于男女性爱的描写都与“雨”的背景紧密相连。杜元潮与采芹小时候在雨中树下赤裸裸的一幕,采芹第一次向杜元潮展露自己的身体,油麻地人在雨天里所生出的风月之事,还有杜元潮后来与采芹在雨中的船上约会的场景等,在雨的这种清凉而带着忧伤的背景之下,性爱的画面已经被作者在对雨反复的描摹中隔离了,就如烟雨图中朦胧了的身影,带着净化和沉闷的气息,还有一丝的忧伤。雨不仅落在小说中的人物身上,也落在了读者的心上,同时也淡化了传统小说中涉及性的问题的低级和卑俗。而另一点便是小说中出现的大量的对于动物交媾场面的精细的描写:老鼠、牛、鸽子,无名的小鸟,还有嬉戏的萤火虫甚至是受粉时的南瓜花,我们几乎很难在别的小说中看到如此频繁的生物交媾的场景了。而在这个时时充满了性与繁衍的大自然面前,性不再是一个关于低级的字[,它成为了一种自然的常态,于是身处期间的人也因这点而更突出了其作为生物的自然性的一面,一切都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所以,因了雨和动物这些背景的设置,人便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而性,也在这个过程中,因自然而自然了。在笔者看来,《天瓢》中所充斥的性的描写不仅没有败坏曹文轩纯美作家的名分,反而是他美文的代表,因为他将性描写得如此美丽动人,摆脱了低级与丑陋,]绎出了一番新的境界。所以,纯美和性爱有时候并不是矛盾的,他们共存的关键在于作家的一双[睛,看这双[睛是否是带着爱与美去绘画的。
  
   四、个人力量与命运的碰撞
  
  《天瓢》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极具个性力量的人物杜元潮,他极强的毅力和心思与他瘦弱的外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同时也让这个人物的形象更为鲜明。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来衬托这个人物的深不可测的城府,他常常在一个事件尚未有任何预兆的时候就能够充分地把握住未来的走向,比如他在朱荻洼尚未表态之时就将揭露李长望的材料念给他听;他在两村将要械斗之时就有预见地让先行去处理的邱子东成为了他后来果敢的陪衬;他巧妙地借邻村妇人之手毁了邱子东的新房从而让他无法脱身……在这样一个不动声色就能轻易掌握另外一个人物命运的人面前,我们似乎能够体会到作者所赋予他身上的某些自我理想和认同的情感。但是小说在渲染一种个人力量之外,却在更高的层面上暗示了一种命运的力量,而这种命运的力量在小说中是以无数次出现的神秘现象和事物透露出来的。比如出现无数次的那匹小白驹,比如李长望在出事之夜莫名地感到的不安,比如那口漂过来又漂走的棺材;还有那暗示着不安和凶险的漫天遍野的螃蟹,包括小说的题目和对各种各样的雨淋漓尽致的描绘都让整个文本弥漫着一种莫名的神秘之气。而小说中一次次被这些预兆所印证的事实更加重了个人的无力感。即使是如杜元潮般可以改变一个地方历史、左右他人命运的人,也没能逃脱这种命运之手的安排。于是,强大如杜元潮般的个人力量在这种命运之力面前,也显得如此脆弱和渺小。或者说,正是这样一个具有个人力量的人物的对照,才更加深了文本所渲染的对于命运的敬畏感。
  在曹文轩的笔下,丝毫不掩盖对于杜元潮这样一个充满了多元性格的人物形象的喜爱,而这种喜爱,带着一点自恋,又带着一点自我理想的投射。于是,作品所渲染的人力和命运之力的碰撞在某种程度上就流露出作者的一种人生情绪:一面是渴望自我实现的个性的张扬,陶醉于一种自我形象与气质的独特定位,而另一方面,又时刻警醒着自我意志的过度泛滥,一面是飞扬,一面是约束。如果说前者是作者的一种浪漫情怀的话,那么后者就是作者的一种深刻而冷静的人生感受。在作者坚持采用“天瓢”这个书名的同时,我们其实可以领会到他的小说在整个叙述上的一种俯视的姿态,在万物被天地笼罩的空间中,随处可见的命运之手的显现,让小说充满了一种类似于宗教的氛围。而这种对神秘现象和命运之力的渲染和敬畏,也提供了重读和想象的空间,并没有用严谨的现实将整个文本填充得密密实实,这样也提升了小说在其他层面解读的可能。
  作为一部长篇力作,《天瓢》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着可以深入思考和挖掘的潜质。而从“二元性”的角度来说,小说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它丰富的可资探讨的一些话题。不管是作品在这种“二元性”中展露的得失,还是其中所暗示出的创作者的心态,都足以证明《天瓢》作为当代有特色的一部长篇小说所具有的价值。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齐亚敏,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天瓢》,曹文轩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 《冷硬与荒寒:当代中国文学的根本特征》,摩罗著,《南方文坛》,1999年第1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