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司马迁功名心态简论
作者:王 双
2.先父的重托。元封元年,其父司马谈临终前将完成《史记》的重任交给司马迁,“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⑥。马迁接受遗命就是接受了父亲让他通过修史立身扬名,以显父母的心愿。因此,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为了使老父能安息地下,也要不屈不挠,再度愤起。
3.前贤的激励。作为史学家,司马迁太熟悉历史上身处逆境又能忍辱奋起的英雄豪杰。“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仲尼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⑦司马迁敬佩先贤们与现实抗争的决心和不屈意志,同时也从他们身上吸取了无穷的奋发向上的力量。
4、个人的理想,司马迁是个有着远大理想与抱负的人,他的一生都在通过自己努力来成就自己的功名。在《报任安书》中他写道:“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由此可看出司马迁是将立名看成自己人生的理想和终生奋斗的目标。可现在,立功之路不通,立言之路又遭堵塞,如果不顶住困难,轻易放弃,不但会因理想不能实现而抱憾终生,而且还会遭世人耻笑。
经过以上反复激烈的思想斗争,司马迁颠倒杂乱的内心渐趋平衡,郁闷、焦虑、迷惘、苦涩的心情也渐趋平复。备受精神炼狱的烈火炙烤的司马迁终于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走出炼狱之门,重新踏上一条虽布满荆棘、但更为宽广的再筑功名之路,那就是:不计生死,不畏人言,以忍辱含愤精神继续完成修史大业。
三、青史留功名
古今艺术实践表明,生活在诗意盎然、一帆风顺的情境中,对于艺术家来说也许并不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艺术若想伟大不朽,就必须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震撼人心的力量。而这种内涵与力量则是来自于社会压力情境下产生的伟大人格。黑格尔曾经说过:“一般人类生活也是一种冲突、斗争和烦恼的生活,在矛盾冲突中产生出来的紧张情境是理想性格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因为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心灵从这种对立矛盾中挣扎出来,才能使自己回到统一,环境的互相冲突愈众多,愈艰巨,矛盾的破坏力就愈大,而心灵仍能坚持自己的性格,也就愈显得主体性格的坚定。”⑧经过了人生重大变故的司马迁由于尝尽了人生的辛酸苦辣,饱受了心灵的痛苦和煎熬,对世态人生的认识更加深刻,主体的个性意识也更加增强。因此,我们可以说痛苦、磨难、挫折对司马迁来说既是一个打击,又是一种拯救。打击的是他那政治上的抱负与理想,而拯救的却是他思想家和文学家的灵魂。磨难把司马迁从仕途上挤走,却把一个具有坚强意志与伟大人格的文学家还给自己。从此,司马迁心中再也没有自我的患得患失,再也没有虚荣的屈颜媚上,而只有《史记》的著述。他要用饱经磨难之人深邃的目光重新审视这个世界,重新制订评价人物的标准,他要用自己的笔惩恶扬善,昭示公理,写出一个没有虚伪和假象的真实世界。因此,这时候再次走上立言之路的司马迁已不再是仅为修史而修史的太史公,而是要用自己全部的感情写出对历史深刻的认识和真实的评价,写出一本能成一家言,能“传之其人,通邑大都”的史书。
太史公的心血没有白费,他倾其生命写就的《史记》,不仅在形式上首开纪传体先河,而且由于有了痛苦的浇灌、血泪的滋养,其内涵更加深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更加卓著。而更为可贵的是,他及他所记载的历史人物所传达出来的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永远给人以鼓舞和激励,永远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总之,司马迁穷其毕生都在追求功名,但由于他特殊的人生阅历,其功名心态也随着生命进程的流动而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幼稚简单的入仕为官,成就功业,到为官受挫后转向立言,再到生命理想遭到毁灭性打击后再度走上立言与立德统一起来的功名之路,其心态的转折变化可谓一波三折。我们从他艰难曲折的功名之路,可以看到一个昂扬向上的司马迁,一个以顽强的毅力与多舛命运抗争的司马迁,一个靠自己的努力将立德与立言统一起来的功名卓著的司马迁。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王双,文学硕士,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①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5年版,第64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6页。
③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5页。
④司马迁:《遗挚峻书》。
⑤⑥⑦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9页,第3295页,第3300页。
⑧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28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