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秦观性格及与秦观词之关系

作者:杜立新




  关键词:秦观 性格 词 关系
  摘要:作家创作时,总是选择那些与作家的个性气质相契合的对象来进行描绘和表现,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秦观的性格,除《宋史》外少有人提及。本文以秦观词作和有关史料为依托,寻绎出秦观三方面的性格特征,并阐述了与秦观词作的关系。
  作家创作时,总是选择那些与作家的个性气质相契合的对象来进行描绘和表现,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观秦观词作,其轻柔委婉的词风,除去婉约词体本身的传统和要求外,最根本的恐怕还是与他自身独特的性格气质和人生经历有关。秦观的性格,除《宋史·秦观传》外少有人提及。《宋史·秦观传》谓其“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辞”,又说他“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以为与己意合”。但这并不是秦观的本质性格。古代文人的人生都是典型的政治化人生,受儒家入世思想和传统价值观念影响,因此,秦观的豪隽慷慨,是古代文人的一种集体和共同心态,并不能反映秦观的本质性格。秦观在元丰元年科举失意后陡然变为伤感,慷慨之气便随之烟消云散。那么,秦观的本质性格是怎样的呢?所谓“文如其人”,让我们回归到秦观作品,参之以有关史料,探讨一下秦观性格及与秦观词之关系。
  
  一、秦观的性格气质主要表现在:
  
  1.郾多愁善感,而且感受敏锐细致,具有女性化的气质。
  秦观词的确有些是无忧的闲愁。无论是自然界的春花秋叶,抑或生活中的大小挫折,都会触动他敏感的神经。生活中一点小小的挫折,诸如朋友零落,一场疾病都可以使他产生“人世良可悲”①(《与参寥大师简》)的感叹,甚至与友人别离,也会使他发出“送君去,何时回,世间如此令人哀”②(《送乔希圣》)的感慨。即使是早年的两首豪放词,也无法压抑他内心的伤感。这正表明他多愁善感的质素。秦观具有女性化的气质,这使他具有敏锐细腻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这正是女性审美的优长,难怪元好问讥其诗为“女郎诗”。从心理学角度看,“妇女在审美实践活动中,一般能对审美对象进行细致观察,能够保持稳定集中的注意力。这种静观默察,就可以收集有关审美对象的大量信息,就会把握审美对象的一些细微末节”③。正是由于秦观纤柔细腻的“词心”,在他体验和感受客观外物时便富有非同一般的精细感,对生命的愁、恨、悲、怨一类感情心绪,也就更具有超出常人的感知力,如《浣溪沙》:
  漠漠清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首词完全把我们带入了感觉的世界。全篇无一处用重笔,通篇都是作者极为纤细敏感的心灵感受,这种感受由心间流溢而出,细腻入微,传达出一种极微妙的情思。
  
  2.性格的软弱和脆弱。
  有几件事情能够说明秦观性格的软弱和脆弱。首次科考落第,秦观便写了《掩关铭》,其词曰:“门有衡衢兮蹄踵联,世不我谋兮地自偏。勿应其术兮衔深冤,掩关自娱兮解忧患。”④集中体现了科场失意的痛苦,一扫当年的慷慨盛气。三十七岁时因慕马少游的为人,改字少游,年轻时的“太虚”之志已荡然无存。《王直方诗话》载有一事:“秦少游始作蔡州教授,意谓朝夕便当入馆,步青云之上,故作《东风解冻诗》云:‘更作舟楫外,从此百川通。’已而久不召用,作《送张和叔》云:‘大梁豪英海,故人满青云;为谢黄叔度,鬓毛今白纷。’谓山谷也。说者以为意气之盛衰一何容易。”⑤上述种种正体现了他性格上的脆弱。由于党争的影响,秦观不愿卷进新旧两党斗争之中,因此处处小心谨慎。他在《进策·序论》中说:“颇知当时利病之所以然者,尝欲输肝胆,效情素,上书于北阙之下,则又念身非谏官,职非御史,出位犯分,重烦有司之诛,隐忍逡巡而不散发。”⑥这正体现出他性格的软弱性。正由于上述原因,使得秦观遭遇人生的打击和起伏时,缺乏应变的能力,心胸不够开阔,终不能解脱。与苏轼相比,秦观受的迫害并不算重,而东坡却有“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的豪放旷达,少游却是“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的另一种境界,陷入痛苦的深渊不能自拔。
  
  3.秦观是个悲观主义者。
  秦观的悲观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窥之一二。秦观谪处州时,作《千秋岁》词,末句云:“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此词被时人视为挽词。据宋人曾敏形《独醒杂志》记载,当时孔平仲读罢此词,不禁惊诧道:“少游盛年,何为言语悲怆如此?”并称:“秦少游气貌,大不类平时,殆不久于世矣。”曾布也说:“秦七必不久于世,岂有‘愁如海’而可存乎?”⑦谪徙郴州时,写了凄楚欲绝的《踏莎行》,充满了似将走向生命尽头的幻灭感。编管雷州,自作《挽词》,序云:“昔鲍照、陶渊明自作挽词,其词哀。读余此章,乃知前作之未哀也。”诗云:“婴衅徙穷荒,茹哀与世辞;官来录我橐,吏来检我尸。”“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昔忝柱下史,通籍黄金闺。一朝奇祸作,飘零至于斯!”⑧哀痛至极,无出其右。元符三年元月东坡量移廉州,秦观与之相会于海康作《江城子》: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即使在重聚之时,词中也没有难得相逢一见的快乐,取而代之的是对再次别离和相见无期的恐惧和忧伤。
  
  二、秦观的性格对秦观词作的影响。
  
  秦观柔弱的女性气质,使他的婉约词更加柔婉醇正,当行本色。秦观作词与他幽柔精微的“词心”相吻合,极少刻肌入骨之重笔,不着力,不使气。秦观擅长借景抒情,在景物的选择上,秦观常常选择与自己幽微善感的“词心”相谐的客观景物与细美幽约的情感相呼应。秦观词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偏重于轻淡、纤柔,不会给人感官带来强烈的冲击力,如落红、流水、芳草、垂柳、飞絮、残月、烟霭、碧云、丝雨等,在词中都成了他意志和情感的外在表现。翻开《淮海词》,比比皆是这种当行本色语。就上述《浣溪沙》来看,此词写一位思妇在春阴细雨的日子里生发的淡淡的闲愁。纵观全词,几乎都是浅语、淡语,选用的都是“轻”、“小”、“细”、“微”、“淡”的字眼,没有痛苦的渲染,没有深情的倾诉,给人以柔婉的美感。《淮海词》中“柔”字出现了八次,“轻”字二十五次,“小”字二十五次,“淡”、“幽”、“丝”、“细”、“微”等轻柔的字眼共计出现五十八次。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评秦观词:“然犹以气格为病。”⑨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少游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⑩此评恐未允当。确实,秦观词并没有描写什么社会性的内容,题材狭窄,格力绵软,情感低沉,但这正是婉约词的要求,是秦观不自觉的诗词分野,体现了秦观的尊体意识。正因为此,秦观词才有“词人之词”、“和婉醇正”、“词家正音”等高评。因此,格力弱不是他的缺点,而恰恰是他的特点。
  秦观性格的软弱和脆弱,体现在词便是浓厚的感伤与忧愁。纵观八十余首秦观词,“只写了一个‘愁’字和一个‘情’字。”纵观秦观词作,几乎篇篇有愁,有春愁秋愁、闺怨思愁、怀古之愁、追忆之愁、相思之愁、离别之愁、身世之愁、贬谪之愁。据统计,在北宋词人中,秦观使用“泪”字的频率相当高,仅次于晏几道。宋刻本《淮海词》七十七首,含“泪”字的十三首,频率为16.8%,如果将有哭泣的句子也计算在内,则共有十九首含有泪,使用频率为24.7%。难怪冯煦称之为“古之伤心人也”。
  秦观的悲观,使他总不能忘掉过去。观秦观词作,其大多的忧伤悲愁来自他对过去的追忆怀旧。如绍圣元年(1094)秦观离京之前旧地重游,作《望海潮·洛阳怀古》,通过当年游赏京洛园的美好情景及“飞盖妨花”的繁闹,以反衬今日坐党籍而贬的凄凉情怀。爱情上的追忆怀旧更是比比皆是。“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满庭芳》)“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江城子》)“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鼓笛慢》)“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水龙吟》)“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梦扬州》)等等不胜枚举。由于这种对旧情的失落感、眷恋感过分强烈,更加重了其作品的感伤基调。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杜立新(1970-),山东省泰安市人。福建师大文学硕士,现为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文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诗词。
  
  ①②④⑥⑧ 《秦观集编年校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③ 任平安等.《妇女心理学》[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
  ④⑤郭绍虞.《宋诗话辑佚》[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⑦曾季貍.艇斋诗话[M] .宋元词话{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⑨⑩[11][14] 孙克强.唐宋人词话[M]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
  [12]中国文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