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情新因意胜,意胜逐情新

作者:侯小宝 李寅生




  关键词:文彦博 枋口作 赏析
  摘要:文彦博是北宋西昆派后期的重要作家,他的山水纪游诗《枋口作》突破昆体繁缛浓妩诗风的局限,注重抒情和写意,诗句不假雕琢而丰神秀逸,于清隽恬淡中见真情,充满了清新自然的气息。
  下马入枋口,漾舟缘碧溪。
  雪消山骨瘦,风定浪头低。
  数里复登岸,群贤俱杖藜。
  徘徊岩石畔,寻觅退之题。
  ——文彦博《枋口作》
  《山西通志》卷三十二云:“沁河在怀庆府城北二里,枋口泉在济源县东北三十里,两山之间沁水经焉。旧以枋为门,故名。”①枋口,又名沁口,是沁水的出山口。秦朝时在这里开凿渠口,引水南流,建成了当时与蜀地都江堰齐名的水利枢纽工程,又因以枋木为水闸而得名枋口堰。枋口地处风景秀丽的太行山南麓,这里峰峦叠嶂、泉瀑争流,济源庙、龙潭寺、盘谷寺等众多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掩映在翠谷丛林之中。历代文人墨客到此寻幽览胜者很多,并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题咏诗文,文彦博这首《枋口作》便是其中的佳作。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北宋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仁宗天圣五年进士,历监察御史、河东转运副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拜太尉,封潞国公。其间还曾出任太原、大名府、秦州、益州等地知府,后以太师致仕洛阳,元祐初任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一生更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居官近七十年,政绩卓著,《宋史》列传第七十二评价他“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立朝端重,顾盼有威……功成退居,朝野倚重”②。文彦博书法、诗文赋俱佳,苏轼评其诗“世犹未知其工妙如此”③。叶梦得赞其文“操笔立成,简质重厚,经纬错出……舞百兽而谐八风”④。
  熙宁六年癸丑(1073年)冬季腊月的一天,一场纷纷扬扬的瑞雪初霁,文彦博与秘书监刘几、光禄卿直史馆张靖等大臣奉旨前往济源庙谢雪祭祀,祭祀仪式结束后的归途中,他们一同游览了枋口。诗人同随行官员泛舟沁水至岘石而登岸至盘谷,吟赏自然山水美景,历观岩壁上前贤之题名,诗人触景生情而挥笔写下了这首清新别致的山水纪游诗。
  诗歌的首联以流水对发端,“下马入枋口,漾舟缘碧溪。”开门见山,笔路清晰。诗人采用移步换景的笔法在叙述行程中穿插描写,为读者交代了此次的出行工具、游览路线,并将枋口秀丽的山光水色一并呈现在读者眼前。诗中写到,雪后的晴日,诗人一行数人骑马来到久负盛名的枋口,滔滔沁河水从巍巍太行山的深处奔流而下,在这里受枋口堰的阻挡,水势渐缓渐弱而汇聚成了清澈透亮的一泓碧溪。早在唐代,诗人孟郊就在其《游枋口》一诗中发出了“太行青巅高,枋口碧照浮。明明无底镜,泛泛忘机鸥”⑤的感慨,赞美了枋口迷人的风景。诗人和同僚一起下马来到碧水之畔,换乘一叶轻舟荡漾于碧波涟漪的沁水之上。在短短十个字的诗行中,诗人采用了“下”、“入”、“漾”、“缘”四个动词,生动准确地勾勒出了他们的旅程。“枋口”二字点题,交代了游览地点,“碧”字凸现了溪水的灵气与生机,又为雪后的寒冬平添几分绿意,诗句文笔自然高妙,随意吐属,笔墨简淡而意境鲜明。当读者还在陶醉在“漾舟碧溪”的恬淡优雅之境时,颔联笔锋一转,出句“雪消山骨瘦”把读者的目光由近处的碧溪引向远方雪后的苍茫的群山。对山水景观的欣赏品鉴,既源于山水景物的自然特质,也深受观赏者自身审美能力的影响。诗人在这里就展现了他所具备的对大自然精深细微的观察能力和对审美意象高超的捕捉感悟水平。“山骨”一词原本为古代画家对山的内在神韵的一种表述,诗人将其引入到诗句当中,生动贴切地描绘出了正在消融的冰雪覆盖下的山之貌。诗中的“消”字展现了冰雪消融的动态之景:山上的积雪渐渐融化,逐渐露出山体原本的肌肤,清冽的雪水由山间潺潺流下,汇入涧水之中,叮咚的水声似乎已在人们耳畔作响。这样一来,虽然诗人在诗中把主要的表现手段诉诸视觉感官,但就读者的角度而言,听觉似乎也并不匮乏,富于表现力的诗语为读者插上了想象力的翅膀。接下来“瘦”字的使用更为精当,充分展现了深入血脉的山峦的品质,山峰的高峻与山石的嶙峋之态跃然纸上。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云:“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⑥,优秀的山水创作,画中可以悟出诗的神韵,诗中可以体出画的性情。这两句诗将大自然的色与声、静和动错杂而和谐地交织在一起,用语意境清俊峭拔,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了一幅淡墨勾染而成的写意山水画卷,生命里最原始的淡远宁静的景致一览无余。颔联对句“风定浪头低”中用了“定”和“低”两个字,准确地展现了“风”和“浪”两个动感十足的审美意象,引导尚沉浸于远山美景中的读者把注意力转向在舟边相逐嬉戏的微风细浪,诗歌由写意渲染转向直叙所感。枋口位于山谷之中,其万壑清风历来就是一道独特的游赏景观,清代诗人汪价有《枋口》诗云:“风遏水为号,水冲石共走”,讲的是起风时枋口风急浪涌的壮观景象。而此时诗人所描写的却是在雪后晴冬朗日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别样风光。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云:“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⑦,山水诗素来是以自然山水名胜为主要审美意象,山水意象的勾勒和塑造直接关系到之后抒情的成功与否和诗歌的整体表现效果。在这首诗歌中,诗人尤其善于捕捉不同意象在特定环境中所呈现出的独特的色调和形态,他以“碧”绘染溪流,以“瘦”勾描山体,把雪后山水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风定”与“浪低”这对因果联系密切的意象的动态完美组合,进一步彰显了诗人在意象塑造与运用方面的娴熟。这两句诗歌对仗妍练工稳,意脉通畅,诗语明白如话却不显单薄乏味,自然的和谐静穆之景与游者的冲淡自适的襟怀志趣妙合神契,蕴含了悠然不尽的意味。
  诗的颈联“数里复登岸,群贤俱仗藜”句,叙写了诗人和同行者行至盘谷寻访题刻的经过。他们乘舟沿沁水行数里后下船登岸,来到位置幽僻而地势险阻的盘谷。这里山崖陡峭,面壁如削、下临沁流,岩壁上多有历代文人墨客游览枋口的题刻。唐代诗人白居易游枋口时曾题诗于石岩之上云:“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危磴上悬泉,澄湾转坊口”,我们从白诗中也可以领略到盘谷的险峭之景。“群贤俱杖藜”句既是对前人登岩题刻的回想,也是对诗人及同僚行动的描述。他们一行几人手持质轻而坚实的藜杖,攀上高陡的石岩,前代先贤们游览枋口、杖藜而行、勒石纪行的情形不时地在眼前浮现。几经攀援后,诗人一行终于来到了题刻先贤诗文的山崖之下。关于这段旅途的险峻,文彦博同期所作的另一首诗《过燕川渡》中也有描述:“手拭苍藓脚踏泥”、“冒寒履险不惮辞”,对于年近古稀的诗人来讲,这段历程之艰险可想而知。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冒寒履险、不辞辛劳地去攀岩呢?诗人在诗歌的尾联将笔锋宕开,卒章显志:“徘徊岩石畔,寻觅退之题”,原来他们登岩的主要目的是寻觅岩壁上所留的韩愈等人的题刻。韩愈是与枋口结下不解之缘的唐代诗人之一,他所创作的流传千古的散文名篇《送李愿归盘谷序》和诗歌《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都与枋口和盘谷密切相关。欧阳修《集古录》跋云:“盘谷在孟州济源县,贞元中县令刻石于其侧,令姓崔,其名浃。今已磨灭。其后书云:‘昌黎韩愈,知名士也。’当时退之官尚未显,其道未为当世所宗师,故但云知名士也。” 文彦博在另一首诗《盘谷作》中也说“韩文传已久,合在翠岩刊”,韩愈的诗文曾经题刻在岩壁之上,但“旧有石记今已失之”,到北宋时,由于岩层的风化剥落等原因,大多已消磨而不可见,所以诗人在尾联中用了“徘徊”、“寻觅”二词,描述寻访先贤石崖题刻时的情状,历史与时空的交织凸现了立体生动的美,烘托出诗人在情感上的多层次变化。前代题诗的不乏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诗人在此又为什么要单单写寻觅韩愈的题刻呢?结合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和文彦博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来分析,我们似乎能够悟到一些缘由。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冬,韩愈在洛阳无官闲居,因仕途不顺,心情抑郁,故借李愿归隐盘谷事,吐露心中郁抑不平之情。《孟子·尽心上》云:“古人之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韩愈用极富韵味的诗歌来唱叹李愿隐居的盘谷,歌辞极言隐居之乐,充分表达了他对李愿“独善其身”的隐居生活企慕向往之情。再来看文彦博创作这首诗歌的背景,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卷八记载,熙宁六年癸丑四月己亥,由于文彦博主张采取传统与稳健的改革政策,对新法持有异议,当时受到了主持熙宁变法的王安石与韩绛的极力排挤,罢去了自治平二年以来担任了整整八年的枢密使一职,出判河阳(今河南孟县,为韩愈故里)。罢相外任的诗人暂时避开了新法实施指挥中心东京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漩涡,这对于在党争斗争中保全自身而言无疑是有益之举,却有悖于他的政治理想。文彦博受北宋理学泰山学派孙复的思想学说影响较深,赞同其做人不能仅仅独善其身,无论穷达都应努力去兼济天下的主张。他是怀着一种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又不忍退隐的矛盾心情离开东京汴梁的。经历了朝中激烈的党争变革,备受自己曾经极为赏识而一手举荐的官员的排挤打击,已为官四十多年的诗人又一次深深感到了世事的多变、宦海的沉浮,隐居优游的出世思想与济世救民的入世思想不时地相互碰撞,诗人处于了“兼济”与“独善”的矛盾境地。文彦博并不完全赞同韩愈对李愿归隐所做的无以复加的高度评价,他在《盘谷作》一诗中曾评论:“愿也乖真隐,韩文旨趣深。本非逃富贵,岂是爱云林。已失豪华望,方萌退缩心。归来老穷谷,村叟共浮沉”,对李愿隐居这番极为理性的分析实际也暗含了诗人自己对消极出世与积极入世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的态度。政治上失意后的诗人虽以寄情山水、优游唱和来消弭失落的心绪,但其内心匡世报国之念并未就此而泯灭,尾联“徘徊”、“寻觅”等字眼,在纪游叙事的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人生道路抉择上的复杂矛盾心情,短短数语,言近旨远,兴象深微。
  “文潞公身都将相,功名盖世,而其诗歌婉丽浓妩,绝似西昆”⑨,这是王士祯在《居易录》中对文彦博诗歌创作的总结性评价。文彦博诗学西昆,他的创作大多格律严整,属对工巧,用典缜密,凸现了宋诗学问化倾向。但这首游诗所展现的不是诗人的才学之博和考据之功,其亮点更多是集中在风神兴象的塑造和尚淡朴而去繁缛的艺术表达之上。诗歌充分汲取了山水游记的特点,按照行旅的顺序逐层叙写游踪。全诗没有什么高深之语、惊险之笔,诗人只是将自己的游览枋口的行程迤逦写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变化,把行程中的一个又一个画面为读者次第展现,可谓豪华落尽见真淳。宋无名氏《漫斋语录》云:“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⑩,这首诗歌充分证明了诗人创作中在下语平淡与用意精深之间高超的掌控能力。全诗通篇造境含蓄深远,物象栩栩如生,充满了古朴省净、隽美淡远的水墨韵味,为当时以重藻饰华彩、穷极工巧为特征并日益走向衰微的西昆体诗坛吹进了一股鲜活自然的气息。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侯小宝(1977-),山西介休人,山西医科大学教师,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李寅生(1962-),内蒙古临河人,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①[清]王轩,骈宇骞.《山西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0.
  ②[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③[清]王士礻真 撰,靳斯仁点校.《池北偶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2.
  ④[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⑤[唐]孟郊.《孟东野诗集》卷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⑥[宋]苏轼著,陈迩冬选注.《苏轼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
  ⑦[唐]司空图撰,杜黎均注析.《二十四诗品译注评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⑧[宋]欧阳修著.《欧阳文忠公集》[M].上海:上海书店,1989.
  ⑨[清]王士祯.《居易录》卷十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⑩徐中玉主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