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恋嫂、恋母、殉情及谶语

作者:侯 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无鸾。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号称发生在五代十国的《夜宴》故事,也没有逃脱篡权、乱伦、复仇的窠臼。太子无鸾的形象似曾相识,仔细瞅瞅,与哈姆雷特惊人相似。准确地说是克隆的哈姆雷特。
  有句广告词:人类失去了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试问:作家失去了联想,作品将会怎样?但《夜宴》的大师没有失去联想——由太子无鸾联想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由杀兄娶嫂篡位的厉帝联想到杀兄娶嫂篡位的克劳狄斯;由无鸾的恋人青女(情女)联想到哈姆雷特的恋人奥菲莉亚;由青女之父(太常卿)兄(殷隼)联想到奥菲莉亚之父(御前大臣)兄(雷欧提斯);由无父寝宫午觉时被毒蝎子咬死(其实是用鹅毛管将毒粉末吹送入耳)联想到哈父花园午休时被一条毒蛇咬死(其实是将一触即死的毒液滴进耳朵);由无父的面罩流血、神降漫画联想到哈父冤魂再现、揭露真相;由无鸾排演了“吹毒入耳”的小节目联想到哈姆雷特排演了“滴毒入耳”的小戏剧;由暗杀太子在去契丹的路上联想到暗杀王子在去英国的海船上;由无鸾剑术表演死于(青女兄)毒剑联想到哈姆雷特剑术比赛死于(奥菲莉亚兄)毒剑;由新册封的皇后婉儿联想到丹麦新王后嘉杰特……如有雷同,也许纯属巧合吧。
  还将《哈》剧中“脆弱,你的名字就是女人”换成了“你是个歹毒的女人”。这句台词可不是联想,应视为创作。
  “比这更毒的是人心!”这是《夜宴》的台词。其实,《夜宴》诠释的是:比这更毒的是女人心!不是吗?给无鸾准备的毒品,无鸾没拿。为什么?无鸾“不够狠”。婉儿却拿了,还留下一句话:“这是给你的报酬(砒霜),虽说不多,也够你一个人享用的。”毒死卖药人以灭口。是想应验那句话:再毒不过妇人心。
  这是《夜宴》创作的亮点,但婉儿“毒”得不可理喻,厉帝“死”得莫名其妙。
  《夜宴》还有创作的特点,那就是幽州节度使裴洪的死,死得惨烈。再者,《越人歌》有几分凄婉。越女剑有几分神秘。面具有几分怪异。打斗像舞蹈,有几分呆滞。无鸾的母后是自己青梅竹马曾经暗恋的情人,于是,厉帝、太子、母后及青女,陷入了错综复杂的情场厮杀。
  
  厉帝的恋嫂情结
  
  不爱江山爱美人,或者既爱江山又爱美人,但唯独不爱自己。慷慨轻巧地拿掉“朕”之天命。江山没了,美人没了,生命也没了。厉帝百般算计得来的这一切,瞬间全没了。于情于理似乎都说不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厉帝也许是潇洒走一回。因为拥有过婉儿,不管有爱没爱,只要曾经占有过,按俗语的说法:超值。更何况死在美人的怀抱里,“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
  借助一个虚假的前提,推出一个荒诞的结论:杀兄是手段,夺江山是条件,占有嫂嫂才是目的。一旦拥有,别无他求。若为爱情故,江山、生命都可抛。厉帝为何对嫂嫂如此痴情?只能解释为“爱情”的穿透力。爱嫂之深,爱得无私无畏,爱得天崩地陷。不是吗?以剧情为证:
  “岂止是卸妆的顺序,嫂嫂沐浴的顺序我都清楚。”蓄谋已久,垂涎欲滴。
  “今夜之前不困惑,因为我心里惟有江山。今夜之后困惑了,有了嫂嫂还要江山做什么?”嫂嫂至上,江山可抛。
  “嫂嫂想要朕的命吗?……要命也认了!”爱情至上,生命可抛。
  棍刑杖击裴洪时:“皇后如后悔,朕现在就赦了他。”察言观色,百依百顺。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从此江山无颜色,嫂嫂抵过江山社稷,抵过家国天下。
  “就是一块冰朕也能把它含烫了……含在嘴里的火,那朕就把它咽了,暖心。”诗情画意,信誓旦旦。如此爱情,可使高山低头、河水让路、冰川融化,惊天地泣鬼神。
  “你敬的(毒)酒,我怎么能不喝呢?”这就是一位帝王的临终遗言。言毕,摘掉皇冠,安详地躺在文婉皇后的裙边。感人肺腑,这不就是一首“爱情”赞美诗吗?这不就是一曲“殉情”交响乐吗?为了魅力光鲜的嫂嫂,面对死神,泰然自若,痴情不改,九死不悔。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
  
  无鸾的恋母情结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演绎了一个古老而惊心动魄的故事。忒拜国王拉伊俄斯从神那里得知,他的儿子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因此,他抛弃了自己的婴儿——俄狄浦斯。不料,这婴儿被人收养了。俄狄浦斯长大后,在逃往忒拜的路上一时动怒,打死了一位老人,正巧就是自己的父亲。后来,俄狄浦斯被忒拜人拥戴为王,娶了前王的寡后,正是自己的生母。
  《精神分析引论》:“男孩早就对他的母亲产生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这就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即俄狄浦斯情结。
  杀父娶母!这不是乱伦吗?这是个意外,也是命运的惩罚。其实,娶(前)王后是帝制和风俗,这跟一般意义的乱伦没有直接的联系。反而被文艺批评家视为“恋母情结”的典型个例。
  《哈》剧中哈姆雷特也有恋母情结。哈对母亲的爱,则加剧了对叔叔的恨。哈试图说服缺乏辨别力的母亲去疏远国王,鼓励母后不要被利用成为牺牲品。
  而《夜》剧中无鸾也有恋母情结,并且恋得有理——
  婉儿“身份微薄,她是生长在这宫中却没有皇家血脉的一个特例。……骠骑将军为抵御契丹最疯狂的一次入侵而战死沙场。将军夫人殉情自缢前,拼死用快马送出了唯一的女儿”。那就是屠城后唯一的幸存者——婉儿。明帝念及婉儿年仅七岁,孤苦伶仃,便把她带回宫中。由于太子无鸾与婉儿年龄相仿,从小便一起读书、弹琴、习剑。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纯洁的感情,深深的恋情。十多年过去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婉儿已被明帝册封为皇贵妃。父皇已是横刀夺爱,叔叔篡权后,婉儿又被册封为皇后。这就是婉儿从先帝那里想得到而没得到的“东西”。但婉儿一直暗恋着太子无鸾。无鸾也深深眷恋着儿时心目中的婉儿——如今的母后。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后,暗恋在心口难开。于是,太子无鸾隐逸吴越,寄情山水,习剑行歌,逃避尘世,闲云野鹤,厌恶朝政,成为“只会唱戏”的江湖艺人。
  婉儿对太子的失望以及暗中保护,不能说不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太子失意时又想得到婉儿的呵护!这种呵护就是母爱加情爱。为保护母后以身挡住殷隼的毒剑,太子死了,为深爱的婉后去死,这不是殉情吗!太子的恋母情结无可厚非,有别于周萍与繁漪的乱伦关系,更有别于多尔衮与孝庄的乱情交易。
  
  青女的殉情情结
  
  “一个人不懂另一个人,懂了就不寂寞。”即将成为太子妃的青女,也没有消除太子的寂寞。为什么?太子恋恋不忘的是婉后。青女只是先父与太常卿权柄交易的筹码。明帝死后这门亲事就是殷氏家族的祸害。为了争夺太子的爱,婉后与青女展开角力。“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太子误解青女,婉后倾轧青女。青女痴情,怕太子寂寞愿陪太子上路前往契丹,遭鞭笞后又排演太子生前最喜欢的《越人歌》,以示纪念。误以为太子不在人世:“即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抛弃他,我不会,爱情不会。”当太子意外出现,终被感动“不再寂寞”时,厉帝赐的御酒夺走了青女的卿卿性命。殉情,好一个殉情的青女。“百般算计不如一颗单纯的心。”这是厉帝对青女“厚葬”的理由。
  《哈》剧中王子的恋人奥菲莉亚,见王子疯疯癫癫,又听说王子在海上遭海盗劫杀,于是,悲伤抑郁过度,终于精神错乱。她唱着古老的情歌,编织着花环,死于溪水之中。奥菲莉亚就是一首漂浮在梦幻中的甜蜜而忧伤的歌。痴情的女子大多难逃殉情之结局。殉情的奥菲利亚与殉情的青女,演绎着相同的悲剧命运,谱写着爱情的挽歌。
  
  谶语的应验情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