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家”的焦虑

作者:赵 彬 苏克军




  关键词:鲁迅 《狂人日记》 家 焦虑
  摘 要:众所周知《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然而多年来,人们过多地纠葛于作品中“狂人”是否真狂等显性层面上的问题,而忽略了鲁迅真正所要言说的“家”的隐性而核心的主题。鲁迅的《狂人日记》从家庭、家族、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三个层面上揭示了“家”的“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地狱般的惨苦状态,鲁迅为家庭的毁灭、家族的吃人和没落,为没有可以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而深感痛苦和绝望,表现出了极度深广的忧愤和焦虑,这种对“家”的焦虑一直贯穿于小说的始终。本文正是要详细地解读这种“家”的焦虑,揭示鲁迅对传统家庭制度的最全面最彻底的批判。
  
  《狂人日记》如作者自己所说:“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①,这一点似乎人人皆知,然而由于“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②的失语的焦虑,由于小说所要表达的是一个即将令举世震惊的空前激烈的主题,也由于作者对于自己“呐喊”的效果的怀疑及“听将令”的犹豫,《狂人日记》实际上采取了对主题的真实意图进行层层包裹的叙事策略,用疯人的疯言疯语起到《红楼梦》中的“假语充(贾雨村)言”的效果,因而《狂人日记》的意义与真实并不是直接呈现在世人面前,而是以多层面的开放的动态的方式存在于其中,相互交织纠葛在一起,形成复调的含有召唤结构的现代性文本,需要人们以同样开放的动态的多维的方式深入文本的内部去思考、解读。多年来,人们过多地纠葛于作品中“狂人”是否真狂等显性层面上的问题,而忽略了鲁迅真正所要言说的“家”的隐性而核心的主题。
  鲁迅认为,“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家庭为中国之基本”③,家庭确实是社会的细胞,尤其是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整个社会更是以家庭单位为核心的,家庭和家族意识代替了西方人的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因此,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从“家”或“家族”这样的视角观察人生、社会,剖析历史,借助于家族隐喻来表达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表现作者对历史的感受,就成了一个普遍的主题,中国现代小说也不例外。
  《狂人日记》既然“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那么我们来看鲁迅是如何表现描写“家族”的。“家族”,《新华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它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形成,我国古代长期存留父系大家族制或父系家长制。家长对家族成员和经济生活享有很大权力。”④按这个定义,《狂人日记》中并没有较多的明显的家族方面的描写,更谈不上如《红楼梦》《家》《春》《秋》之类对家族的宏大叙事。不过仔细阅读之后,会发现鲁迅这里使用的“家族”其实是个既具体又抽象的宽泛的概念,指家庭、家族、国家(或称社会、人类的精神家园之类)三个层次上的“家”。家庭是“小家”,在它的基础上形成家族,是较大的家;在家族的基础上再形成国家,形成每个人生存的大环境(或精神家园),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放大与延伸,由家及国,国家和社会的体制就浓缩在家的体制和原理之中,“古之人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于其国,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⑤,所谓“家国一体”“家国同构”是也。鲁迅对家族制度罪恶的批判也正是在这三个层次上进行的。
  
  一、 处于死亡和疯狂阴影下的家庭
  
  翻开《狂人日记》,一种浓重的死亡与疯狂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死亡与疯狂的阴影笼盖着“狂人”的家庭,尽管鲁迅并没有详细地叙述和交待这种死亡的详情和疯狂的原因,留下了许多空白和不确定性,但是通过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本上下文的分析,大致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
  1.失去父亲:家庭的残缺。作为一个完整的家庭,父亲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父亲是家庭的支柱,是“天”,整个旧中国的家族制度实行的父权制,整个家庭和家族是围绕父系血统建立起来的,文学作品在描写家庭与家族时无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父亲。而在文学作品中如何表现父亲的形象,以什么样的感情和观念去描写父亲,包含着作者对家庭和家族制度的深刻体验和褒贬评价。因此,在《狂人日记》中父亲的缺席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
  鲁迅同时代的“五四”思想文化先驱们从宏观层面上发现了封建父权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血脉关系,并对父权进行了猛烈地攻击,因为批判父权即批判君权,抨击父权即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否定父权即否定了封建家族制度和整个专制制度。
  对于鲁迅来说,作为“五四”时代的思想先锋,从理性上是排斥父权,非议父亲,他曾指出中国的父亲都“不是‘人’的父亲”⑥,但在感情上鲁迅对自己的父亲又是非常敬爱的,从《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中,我们可以见到鲁迅为了给自己的父亲治病,不断和医生打交道,对于那些奇特的药方已达耳熟能详的地步。鲁迅是一个不爱直接表达自己感情的人,但在《父亲的病》中却直言“我很爱我的父亲”,父子情深,可见一斑。所于对于鲁迅来说,“父亲”是一个充满痛苦、依恋、悲伤而又从理性上排斥的百感交集的复杂的、矛盾的概念。对“父亲”的复杂情感意识已深入到鲁迅的无意识层面,影响着他的创作。
  《狂人日记》中父亲的缺席,正是鲁迅本能地、无意识地回避这种矛盾的产物。而父亲的缺席还反映了鲁迅内心深处因父亲的早逝而带来的心灵创伤与隐痛,如果不是父亲的病逝,鲁迅的人生可能会完全不同。父亲的早逝,使少年鲁迅的家庭生活不仅仅是遭受了经济上的巨大打击,更重要的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他的“走异路,逃异地”,父亲的病逝还最终造成他的精神、心灵上的深深的终生难以抚平的创伤。父亲的病逝给尚是少年的鲁迅带来的心灵创伤和隐痛是极深的,其影响伴随终生,改变着他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左右着他情感世界与心理状态,并最终影响到作为作家的鲁迅的艺术创作。父亲病逝的阴影不可避免地在鲁迅的作品中若隐若现,没有父亲的家庭是不完整的家庭,是充满了不幸和痛苦的家庭,是随时都会进一步走向毁灭的家庭。《狂人日记》中父亲的缺席,使作品笼罩上了一层阴影,气氛极度压抑,使整个家如地狱一般的窒息。
  2.“吃人”的长兄。鲁迅回避了父亲,但作为一篇要“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小说,不能不涉及父权。父亲的缺席并不等于父权的不存在。其他的家庭成员,特别是兄长则代行着父亲的职责和权威,父权仍然高悬于子女头上,所谓“长兄如父”是也。鲁迅同样采取了这一策略,在《狂人日记》中,“大哥”其实就是父亲, “狂人”与其“大哥”的关系,实际上是传统“父子”关系的变形, “大哥”对“狂人”的严厉管制完全是父亲行为的体现,完全没有兄弟如手足的平等关系和兄弟怡怡的温情。
  “大哥”是“吃人”的,正是封建专制和父权制的代表,文中频频出现这样的话:“吃人的是我的哥哥”, “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他也毫不奇怪,不住的点头。可见心思是同从前一样狠”, “当初,他还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一到说破他们的隐情,那就满脸都变成青色了”, “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 “妹子是被大哥吃了”,“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
  “大哥”是冷酷的,他对遭灾的佃户没有任何同情心,对自己的弟弟“凶狠”,又“吃”了自己的妹子,他“吃人”,又赞同维护吃人的观念和意识,宣扬吃人有理。可以说他是一个从实践上和理论上双重吃人的残暴的父权制的代表,是一个冷酷的吃人的封建专制者。综观全文,这个“大哥”形象并不是很清晰和具体,可以认为是鲁迅有意创作的一个具有抽象的普遍的含义的封建父权制的代表。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