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刚柔相济 光彩照人

作者:孙廷忠 孙喜梅




  关键词:赵太后 民本思想 德刑结合 术势并用 政治家
  摘 要:从政治学、伦理学和军事学的角度,剖析《战国策》中,赵太后“问齐使”和“新用事”所展示的治国方略和内政、外交才干,通过与孔、孟、刘邦等人的比较,驳斥了当今学术界对她的歪曲和误解。证明赵太后是我国封建社会早期具有民本思想,注重德刑结合,术势并用,从善如流的政治家。
  
  赵太后——战国时期赵惠文王的妻子,孝成王的母亲,时称赵威后、孝威太后。四十多年前,因政治需要,她曾被国人广为谈论,并被某些人说成了“顽固、任性、昏聩无知”①的代名词。而记载她事迹的文章,却一直被选作中学、大学语文教材,时至今日,她仍被人说成“自私和任性”,“顽固和专横”②,“溺爱子女、甚至蛮不讲理,完全不像一个开明君主的样子”③。甚至最近还有人在指责她“溺爱少子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④。在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对其认真加以研究,对于我们正确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很有必要。
  赵国自公元前四〇八年,烈侯赵籍立国,至公元前二二八年赵迁丧国,历经十二世,享国最久的就是她的丈夫赵惠文王,在位三十三年。其间,赵太后发挥作用了吗?没有文字记载,她没有发挥作用吗?赵惠文王临终,为什么偏要让她这个“女流之辈”“新用事”,辅佐孝成王执政呢?仅此,我们就可推断,赵惠文王在位时,她可能为赵惠文王执政理国,做了一些贡献,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受到赵惠文王赏识,才让她辅国。她并不是像当今某些人认为的那样“顽固、任性、昏聩无知”。
  可惜,合理的想象,不等于历史的铁证。
  但《战国策》中《齐策四•齐王使者问赵威后》《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两篇文章却为我们比较全面、正确地认识赵威后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公元前二七八年,秦攻陷楚郢都,对东方六国威胁更紧了。赵惠文王死后,威后替孝成王执政。齐王为巩固两国友邻关系就派使者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到赵国聘问,新老交替,危难之秋,威后当然要隆重接待。
  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有拆,威后便问:“农业收成好吗?人民安乐吗?齐王健康吗?”开诚相见,要言不烦,阐明了自己“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以若愚的大智,犀利的谈锋表达了“君子相赠以言”这至高无上的礼节。致使专负外交使命的齐使竟不摸头脑,误认为轻视了他们齐王,并因此而很不高兴。仅此,就足以反衬赵太后见地之卓越。
  为消除齐使的误解,太后以反问作回答:“如果没有好收成,怎么会有人民的安乐?不先问年成和人民生活,反而有向人问事,竟舍本问末的吗?”这三个反问更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进一步阐释了她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指导的“以农立国,保民而王”的基本思想。接着,她又是一连九问,把话题引向深入:
  
  “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予无恙耶?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不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仲子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这一席问话,她既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坦荡的胸襟里憎爱分明,赏罚有据的政治态度和重视人心向背的政治远见,又高度概括了赵国德刑结合,术势并用的治国之策。这不仅委婉含蓄地批评了齐国赏罚不明的政策失误,而且设身处地为齐国提供了治国安民的大计。良言,药也。对于齐国,哪里还能找到比这更诚挚的友谊和亲善呢?他们当然应该以敬重赵太后,尊重赵国而报答了。
  赵太后对齐使的十五问铺张扬厉,气势磅礴,雄健而豪迈,生动的排比带锋芒,挟雷电;有力的诘问于貌似零散中蕴含着丰富的逻辑和哲理,主次分明而淋漓酣畅,一派阳刚之美,光芒四射,浩然之气如江河奔腾。这闪光的语言,实乃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之结晶。考其思想实质,乍看同孔孟如出一辙。但孔孟各自奔波一生,只是高谈阔论,并没有太多的执政实践。而赵太后虽比孔子晚了一百多年,中青年时期却和孟子同处一个时代,而且比孟子多了执政的实践,使她能够洞明世事。如果说“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王齐国,子万民”是儒家思想,那“业二士”“朝一女”“杀於陵仲子”则表明她已经吸收法家申不害、慎到等人的学说,要张帝王之威势,施赏罚严明之法,展“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⑤的治世之术,从而融儒法之学于治国大政。说其政治思想比孔孟过无不及,至少不无道理。
  因此,后来南宋人鲍彪为《战国策》重定次序时,加注赞曰;“威后贤矣,其是非不诡于圣!齐有数士不能察,致使邻国老女子愧之,王建不足道也。……鲍因《策》言谓后为贤智。”⑥
  《赵太后新用事》本来是她实施治国才华的闪光点,却被人当成了“顽固、任性、昏聩无知”的证据,这岂不更可笑?
  公元前二六五年,赵太后替孝成王执政,秦国乘人之危加兵于赵。自春秋以来,各诸侯国素有几国联合用兵,或几国联合防守的规矩,《孙子兵法》不止一次说:“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⑦面对秦国的进攻,赵氏君臣向谁求救?韩国已自顾不暇,赵燕虽是姻亲,但齐燕为世仇,赵燕合兵抗秦,将给齐人发难于燕提供了机会,不但赵人无救,反而给燕国惹了麻烦。齐赵两国于抗秦则唇齿相依,赵氏求救于齐,理所当然。可是齐王却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才肯出兵。“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⑧怜爱儿子,是人的天性,老人疼爱自己的小儿子是中国人的传统心理,古代帝王家国一体,争权夺势,哪个不是为了妻子儿女?赵惠文王新丧,太后替孝成王执政,孤儿寡母,内忧外患,老少同舟共济,相依为命,人之常情。大敌当前,未交兵就骨肉分离,小儿子出质异国,不要说老太后于心不忍,即使是男子汉大丈夫也未必忍心吧?至今仍被人说成这是“溺爱”,其实这是母爱。这比刘邦为逃命,几次将一双儿女推弃车下,不知要高尚多少倍!
  再者,赵惠文王执政三十三年,秦赵屡次交战,各有胜败。虽然赵惠文王新丧,仍有廉颇镇守边疆,蔺相如和平原君辅佐内政,这一次即使齐人不助,赵国也未必危在旦夕——这些,赵太后肯定比别人清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两军对阵,兵不厌诈,斗智为先。“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⑨作为一国之主,统军之帅,不仅要善于谋势、造势,很多情况下要虚张声势,出奇制胜。赵太后不轻易让爱子到心怀叵测的齐国作人质,正是她临大事不惊慌,谋势、造势、用势以维护赵国尊严,显示赵国力量,稳定国内人心,鼓舞赵军士气的重要策略。“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⑩。秦兵来犯之时,赵国的大臣们不是众志成城,舍生报国,却畏秦如虎,“强谏”赵太后忍痛割爱,让长安君作为人质以换齐兵,保自身苟安。所谓“强谏”似有强加于君,“欺君太甚”之嫌。早在赵太后之前就有“君为臣纲,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之礼法。国难当头之时,赵臣竟强烈要求自己的国君,用她最疼爱的小儿子作人质来保全臣下,这岂不又是个本末倒置吗?赵太后自然要对这些人予以严责和教育。她明确告诉左右:“再有说让长安君作人质的,老妇我一定唾他脸上。”要说这是一种威严,这正是她凭高远视,虽为女流之辈,一旦临政,不乏君临万众的威严。“唾其面”要说是处罚,也算是所有的君王对臣下处罚中最轻的一种了。这不正体现了她处事宽而有度,严而有节吗?怎么能说她是“任性”呢?
  

[2]